2008年1月22日15时,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朱小良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提高保障能力,稳定市场供应”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
[网友 清风]猪肉价格上涨以来经常在新闻里听到“加强产销衔接”的说法。请问目前产销衔接方面情况如何?商务部在促进猪肉的产销衔接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朱小良]从我们的工作实践来看,加强产销衔接是保障市场供应,维护市场稳定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2007年我们协调北京和吉林、天津和山东、上海和河南、广东和湖南、江苏和安徽、浙江和湖北、深圳和江西等14个生猪主销区和主产区签订了产销衔接合作意向书。去年中秋、国庆期间,上海市场的河南猪肉份额一度达到70%,很好地保障了市场的运行,北京市场来自吉林的猪肉占20%以上;福州、宁波、东莞等一些大中城市采取多种方式建立了稳定的生猪直供基地,为保障猪肉市场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
去年七月份我去厦门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建立了将近70多个供应厦门生猪市场基地,为保障生猪市场供应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东莞那边是和他的对口扶贫地区建立生猪基地,既可以扶贫又可以保证东莞地区的生猪供应,这些做法都是很好的。
除了建立区域间产销合作机制外,我部还积极推动产、销企业间建立稳定的购销渠道。比如,山西、陕西、江苏等地组织省内养殖、屠宰及零售企业签订购销合同;福建、宁波等地重点抓好节日市场供应,把每日猪肉上市量落实到各个养殖场和定点屠宰企业;北京巩固屠宰与养殖基地厂(屠宰厂)场(养殖场)挂钩机制,确保全市60%的活猪供应;重庆等地通过招标等方式将定点屠宰场与学校等集体伙食单位挂钩保供。这种供销上的合作和衔接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大大加强,对稳定市场也起了很好的作用。通过采取这些措施,紧密了产销关系,逐渐形成了养殖有计划,销售不囤积,供应有保障的局面;加快了“产供销”向“销供产”转变,对生猪生产恢复也起到了很好作用。
点击进入本次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