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24日15时,工商总局市场司司长王晋杰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副局长卢艳刚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抓好粮油等重要商品市场监管,努力维护良好市场秩序”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
[网友 我在4楼]现在城市的食品安全肯定好多了,但是农村好像没人管,那我们农民怎么办?是不是也应加强对农村食品安全的监管呢?
[王晋杰]农村食品市场监管是我们的工作重点。去年年初温家宝总理批示,要求全国工商系统要特别加强对农村食品市场的监管,工商总局党组高度重视,把2007年定为农村食品市场整治年。全国工商系统的同志,围绕总局的统一部署,认真开展了对农村食品市场的整治工作。
前几天我们刚刚开了整治工作总结会议,从整治情况来看,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不是就没有问题了?问题还是有,因为农村流动商贩比较多,商店规模小,购买力也小。首先,经营户资质要合法。第二,购进食品一定要建立进货台账,说明商品来源。第三,要建立索证索票制度。通过这次4个月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整治,都建立了进货台账和索证索票制度。
工商部门监管农村食品市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也得到了各个政府部门的支持,工作进展非常顺利。比如说陕西有一个市长跟我说,他说通过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整治,老百姓买东西放心了,对政府的信任度也提高了。但需要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我们正在总结2007年工作,制定2008年工作计划的时候,主要是围绕怎么建立农村市场监管的长效机制,从制度上来保证。经营者一定要守法经营,承担起社会责任来,对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负责,2008年我们还将继续加大农村食品市场整治力度。
[卢艳刚]去年全国工商系统开展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年活动,我补充一下相关的数字。在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年活动中,全国工商机关共检查重点食品市场24568个,检查食品经营主体298万次,取缔无照经营4.78万户,吊销营业执照3796户,查出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案件3.28万件,捣毁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窝点2856个,对2.06万吨不合格食品实施了退市。
成果看起来很辉煌,但问题还不少。农村食品市场具有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点多就是农村幅员辽阔,到处都是经营点。面广,有的甚至一个自然村就有好几个食品经营户。线长就是有的山高路远,监管不便。但是这几年我们已经把注意力放在了农村市场,2008在总结以前对农村市场监管的经验基础上,尤其是要借鉴对城市监管的一些措施,把一些有效的方式用在农村食品市场监管,进一步加大执法监管力度。
今年有针对性的要抓好三件事:第一,在农村当中要实行农村食品示范店建设活动。这几年我们已经有基础了,全国已经有十多万家食品安全的示范店,但是要在农村开展这个活动,把农村食品示范店成为带动农村食品经营者守法诚信经营的标杆,要起到示范作用,要实现在每个行政村里都有一个农村食品示范店的目标。
第二,大力引导、鼓励和提倡县城里有一定规模的食品企业,尤其是一些超市、商场,到农村进行连锁经营,开展连锁配送业务,管住向农村里卖商品的主渠道,把配送行为管住了,农村里的食品,尤其是带包装的食品,假冒伪劣食品会大量减少。
第三,对一些重点对象的监管。比如说一些小的摊点、小的餐馆、小的食杂店,正因为小,有些东西不规范。尤其要加强对于流动摊贩,走村串户摊贩的监管,使他们的经营行为能够符合法律的基本要求。
点击进入本次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