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专题
 
代表委员谈文化大繁荣:让人民更好感受文化魅力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3月15日   来源:新华社

让人民更好地感受文化魅力
——代表委员谈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新华社北京3月15日电(记者 邬焕庆、周英峰、刘刚)“加强文化建设,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引起代表委员的共鸣。

    天津东丽区委书记张有会代表认为,大力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和全面进步,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一些代表委员认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发展层面,是要通过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品的创新创造和市场繁荣;繁荣层面是要以丰富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不断增强优秀文化的影响力,提升民族文化对世界文化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贡献度。

    大发展大繁荣要让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很欢迎”

    3月10日,上海免费开放4家公益性博物馆、纪念馆。一天之内,仅上海博物馆就迎来了近6千名观众。而在此之前,北京、天津、浙江等地的部分博物馆、纪念馆已经免费向公众开放。

    “观众人数猛增的现象,说明广大群众对丰富文化生活是多么渴望。”上海市长宁区虹储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朱国萍代表说,“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深得民心。”

    “我们讲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让百姓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要让这句话落实,让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并且很欢迎。”来自湖南的王阳娟代表这样说。

    近年来,我国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构建起以大中城市为骨干、县级城市为基础、辐射乡镇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十五”期间,我国基本实现了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的建设目标。同时,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也得到扎实推进。

    “硬件设施是基础,但要让百姓‘看到更多、看得更好、更加喜爱’,就必须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文化体制改革政策措施,加强文化建设。”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邹建平代表说,“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要增强文化事业的活力,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多出优秀作品,多出优秀人才,繁荣文艺事业。这是文化事业繁荣和发展的根本出路。”

    文化行政管理体制上的交叠、缺位现象仍需改革;社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投入还应加大;创作机制、经营机制、用人机制、分配机制等亟待改进……围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代表委员们各抒己见,建言献策。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文化关切。”江苏省文联副主席陶思炎代表说,“我们必须以深化改革促进文化的大发展,让百姓分享由此带来的文化繁荣的硕果。”

    大发展大繁荣要提升文化产品的影响力感染力

    2000多年前的孔子,在1年前成为美国《新闻周刊》的封面人物。该周刊称,中国在世界各地建设的孔子学院,向世界展现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思想,这能够帮助中国在海外赢得更多的朋友,进一步扩大影响。

    “现在,全球各地出现了100多所孔子学院,成为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渠道。”朱树豪委员说,“文化交流与传播需要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大实力为后盾。我们要像当年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样,重视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加紧研究如何让文化产业成为我们建设强大国家的重要支柱。这项工作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共同来担当推动。”

    针对一些文化产品叫好不叫座的现象,李延声委员说:“文化创作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随着文化产品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和繁荣,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选择,无论是公益性的还是商业性的,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传播都要尊重文化市场规律。”

    坚持正确的文化导向,为人民群众提供清新、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产品,就要丰富内容和形式,提高感染力、吸引力。一些代表委员认为,这关键在于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国家创新体系不仅包括科技创新,也包括文化创新。

    李延声委员说:“提升国家文化实力,不仅要借鉴、吸收、创新国外优秀的文化艺术,更要重视文化的民族性和原创性。国家应制订相应政策和法律,保护、扶持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并不断提升文化产品的原创性。”

    “金山农民画就是民间绘画艺术的创新,作品远销海外,还被各大美术馆、艺术院所作为研究对象,形成了欣欣向荣的文化创意产业。”上海东华大学教授严诚忠代表认为,在新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目前在电影、出版、演出、动漫等文化产业的核心领域,一批创新型文化企业迅速崛起。如湖南三辰卡通集团通过“蓝猫”卡通形象走上国际舞台,蓝猫系列品牌已先后向韩国、美国、印度尼西亚等15个国家和地区输出了版权。

    “一部‘走出去’的优秀作品,就是一张中国递给世界的新名片。而一系列优秀作品的产生,就会给中华文化增添新的活力,使中华文化万涓成流,生生不息。”王阳娟代表说。

    大发展大繁荣不等于“大场面、大工程、大投资”

    在今年的两会上,一项耗资巨大的“中华文化标志城”建设项目,成为一些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这说明我们在何谓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如何才能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上,仍需要认真检讨、充分论证,以免使我们这个时代迫切需要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初衷,迷失在大工程、大项目、大投资、大花钱之中。”邹建平代表说。

    一些代表委员指出,文化的发展繁荣有其自身的规律,思想层面的提升绝不是用金钱垒起来的,需要在解决当前现实问题中潜移默化完成。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的是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孙萍委员说,“我们必须要避免文化建设在大发展大繁荣的道路上进入误区。”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不能搞成大基建、大项目,二不能空洞化不落到实处。”言恭达委员说,“我们的繁荣是要满足1亿多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需求、满足9亿农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满足13亿中国人的基本文化权益。”

    张有会代表说,只有当亿万人民都能享受文化的滋养、感受文化的魅力,文化的大发展才有基石,文化的大繁荣才有保证。而这才是各级政府、企业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上所要下的心思。

    关峡委员说:“国家应给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更多的扶持政策,可以借鉴一些国家采取政府补贴、购买的方式,对文化事业进行扶持;企业在对公益性文化事业提供赞助后,就可以享受税收减免优惠。”

 
 
 相关链接
· 上海世博会文化演艺活动筹备工作正如火如荼展开
· 周和平委员:公共文化服务工作重点将向农村倾斜
· 茅永红:为民营文化企业提供一个公平的“舞台”
· 人大代表建议应出台《网络文化产业促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