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国际论坛2015年会”在马德里召开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10-29 15:03 来源: 光明网
【字体: 打印本页

“丝路国际智库网络”成立27国40多家智库发起

“丝路国际论坛2015年会”在马德里召开

10月28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中心、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共同主办的“丝路国际论坛2015年会”西班牙马德里开幕。论坛为期两天,旨在凝聚各国智库力量,推动陆海丝绸之路有关国家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促进与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对接,为共商共建“一带一路”搭建高端交流合作平台。来自“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的政府、智库与企业机构,相关国际组织负责人以及国际知名学者300多位高级别代表参会。外交部、发改委、财政部、国资委等部委代表,以及中国国电集团、中投公司、丝路基金等国内企业负责人与会。国际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耶雷米奇、联合国助理秘书长中满泉、克罗地亚前总统梅西奇、联合国贸发会议副秘书长雷特等分别致辞。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在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李伟指出,当今时代,各国既是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更是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是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合作倡议和构想,国际社会对此反响强烈。共建“一带一路”,是走出金融危机阴影、实现全球经济稳定复苏的重要途径,是冲破结构性矛盾的羁绊、迈向世界经济新一轮繁荣的重要途径,也是优化全球治理结构、形成世界发展新秩序的重要途径。历史证明,实施一味保护本国市场和本国企业,甚至对外排斥的政策,是一条走不通的道路。各国正在加强政策沟通,深化经济合作,通过合作走出困境。合作可以扩大产品的市场,拓宽资源要素配置的空间,更好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显著优化各国的经济结构,充分释放各国的增长潜力。面对不断涌现的全球治理新问题,以及发展中国家不断增强的参与全球治理的诉求,必须优化既有的全球治理结构,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建立发展新秩序。

  李伟认为,共建“一带一路”不仅是顺应现实需求的合作,而且是不断创造新机遇的合作。两年多来沿线国家真诚磋商,紧密协作,已取得了初步成效。随着相关各国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经济规模的扩大,新的合作机会将会不断地被创造出来,为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共建“一带一路”要不断培育为沿线国家和人民所广为认同和遵循的发展理念,着力把握好四大关系。

一是着眼长远和务实推进的关系。要在合作的大目标、大战略上谋篇布局,深入发掘和充分利用当前已经存在的机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深化各方各领域的合作。对各方接受、条件成熟的项目,要抓紧启动实施,为未来深化合作、长远合作取得成果积累能量、奠定基础。二是各国特有利益和区域共同利益的关系。深化区域合作必须强调共同利益,也必须正视合作各方都存在特有的利益。共建“一带一路”应区别于一些强国主导的区域合作框架,在推进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顾及小国、不发达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的利益,加快这些国家的发展步伐,使他们能够赶上时代进步的潮流,分享人类文明的成果。三是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有着巨大的合作潜力和空间。注重合作不避讳竞争,尤其是发展阶段相近的国家,他们之间产生竞争的可能性更大。良性的竞争能够促进相关各方的发展,更高水平的发展又要求有更多的区域合作。四是区域内合作与区域内外合作的关系。中国发布的《愿景与行动》明确告诉人们,“一带一路”合作理念不是封闭、排他的合作,而是欢迎区域内外所有国家公平参与、共谋发展、兼容并包的合作。目前正在推进的“一带一路”与欧盟投资计划的对接,正是这种理念的体现。

  会上举行了“丝路国际智库网络”启动仪式。来自27个国家的40多家智库和有关国际机构作为发起成员与合作伙伴,共同发表“丝路国际智库网络”成立宣言。宣言提出,要形成一个开放、包容的国际智库网络,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充分发挥网络成员优势,积极开展信息交流、知识共享与合作研究,加强政策研究与咨询能力建设,服务各国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推动构建全方位、高水平的合作体系,实现世界和平发展、繁荣稳定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全体会议环节,与会者分别就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国际产能合作、丝路建设与2015年后可持续发展议程三个议题进行深入探讨。10月29日,将继续举行智库合作圆桌会、企业合作圆桌会和金融合作圆桌会三个平行会议,分别就相关专题进行研讨。

  “丝路国际论坛”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外交部支持下于2014年创立的重要论坛品牌。首届论坛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今年是第二届。与会代表认为,加强智库交流合作对于共商共建丝绸之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坛有效促进了各方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和认同,为推动各国共商共建“一带一路”发挥了积极作用。据悉,论坛每年将在丝路沿线国家定期举办。(通讯员刘理晖)

责任编辑: 彭冰凝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