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的发展理念,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11-11 10:33 来源: 中国经济新闻网
【字体: 打印本页

——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态势、挑战和政策”国际研讨会上的致辞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李伟 

  (2015年11月7日,海口)各位来宾、各位专家、各位朋友:

  很高兴来到风光秀丽的海口,参加“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态势、挑战和政策”国际研讨会。在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刚刚结束、中国将很快开 启新的五年发展进程之际,召开这样一个研讨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我代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向研讨会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专家、学者的 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为此次研讨会提供的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在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特别是在后者的作用下,增长速度呈现了逐年下滑的态势。GDP增速从2010年的 10.6%逐渐下降到2014年的7.3%;从今年前三季度GDP增速降至6.9%的情况看,明年增速不无可能进一步下降。但对中国经济发展也不用过于悲 观。事实上,一是从中国GDP的总体量来说,这个增长速度并不低;二是从横向看,在国际上可以说仍位于前列;三是中国经济在增速下滑的同时,已开始显露出 良性发展态势:

  第一,经济结构呈现出优化的趋势。从今年前三季度看,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继续上升,达到51.4%;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促进了新产业、 新业态的发展,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4%,增速比工业高4.2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上升,最终消费的贡献率达到58.4%,比去年同 期提高9.3个百分点。

  第二,劳动就业形势较好。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66万人,提前完成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全年就业增长目标。9月份,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5.2%左右;劳动力市场求人倍率继续超过1,延续了五年以来的态势。

  第三,经济进一步增长的基础日渐巩固。从2013年开始,中国研发(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超过2%,已成为全球研发投入第二大 国,科技创新能力日益增强,从供给侧为现在尤其是未来的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2011—2014年,扣除价格因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达到 10.1%,比GDP增速高两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年均增长7.9%,与GDP增长速度基本一致,从需求侧为经济增长提供重要动力。

  当然,我们也不否认,中国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短期风险和长期挑战。主要表现为:经济结构不够优化,调整升级缓慢,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科 技创新能力不足,新旧增长动力迟迟难于完成接替;发展不协调、不平衡问题突出,公共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明显落差。在上述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情况 下,经济运行的风险还在不断积聚,如企业亏损面扩大,债务杠杆率高企,银行不良贷款增长过快,等等。

  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应该冷静分析、沉着应对,这就需要有正确的发展理念和正确的发展思路,指导我们克服困难,战胜挑战,抓住机遇,实现新的发展。

  刚刚闭幕的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一《建议》的最大亮点,就是系统地提出 了指导和统领中国未来发展的新思想和新理念。概括起来说,这些新思想、新理念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 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具体说来,有以下特征:

  这些新思想、新理念体现了时代进步的要求。今年9月,联合国正式发布了由各会员国共同达成的《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 程》。与十五年前发布的《联合国千年宣言》所提出的“千年发展目标”相比,“新的发展议程”更充分地体现了发展的本质要求。按照我的理解,“千年发展目 标”的内涵具有生存、绿色、合作等三个基本要素;“新的发展议程”的内涵增加了三个基本要素,即健康、平等和尊严。前者体现的是发展的底线要求,主要目的 在于解决贫困特别是绝对贫困问题。后者在重申保证人的生存、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全球伙伴关系重要性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不仅要确保人类的生存,而且要保证 人类以健康的方式生存;不仅要促进人类福祉的普遍增长,而且要保证人们以更加公平的方式分享发展成果;不仅要推动就业增长,而且要保证人人有获得体面工作 的机会。

  《建议》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五大发展理念,在很多方面与“新的发展议程”是一致的。新思想、新理念清楚地回答了发展为了谁 的问题,强调发展应服务于全体人民,而不是服务于少数群体;明确了发展的本质要求,强调发展是为了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指明了发展的科学路 径,强调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

  这些新思想、新理念契合了中国发展的现实需要。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国民收入由1978年不足200 美元跃升到2014年的7380美元。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有两大问题。一是生态环境问题。这一问题已严重影 响到当代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甚至已影响到中国未来发展的基本条件,引起了国内国际的广泛关注。二是社会公平问题。当前,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居民收入差 距,业已成为影响社会公正性的重要因素。能否解决好“三大差距”问题,不仅关系到现阶段的社会稳定,而且关系到能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关系到中国能 否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高收入的现代化国家。只有坚持绿色发展,中国才能赢得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只有坚持协调发展,才能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城乡协调发展;只有坚持共享发展,中国才能赢得一个和谐发展的未来。

  这些新思想、新理念明确了适应未来发展要求的基本路径。未来是不确定的,但可以确定的是,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快于 以往任何时候,只有以更快的速度创新,才能跟上时代进步的潮流;在国家间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各国都把创新作为制胜的法宝,只有以更大的力度创新,才能 抢占发展的制高点;在中国由上中等收入阶段迈向高收入阶段的过程中,人们对于发展的新诉求不断涌现,只有以不懈追求的精神和更主动的态度创新,才能真正把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建议》指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可以说,《建议》把创新在经济 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正是为了在复杂多变的未来,更好地应对发展的不确定性。

  “十三五”时期,中国将以这些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理念,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各项工作,完成《建议》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发展总体目标,使中国发展迈上新的更高阶段。

  各位专家!

  中国未来的发展蓝图已经绘就,新的发展理念业已形成,下一步的关键在于落实。中国是发展中大国,有着十三亿多人口和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 土,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存在的矛盾更加复杂。落实《建议》,就需要充分调动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统筹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同时还要 充分发挥智库和专业机构等各方力量主动参与发展的作用。智库应加强对《建议》落实过程中一些重大问题的前瞻性研究。在此,我认为,以下三个问题值得深入研 究。

  一是如何更有力、更有效地推动创新。《建议》提出的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领域。不同领域的创新,政府和市场所 起到的作用应当是不一样的;在同样的领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也应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在让市场 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前提下,有区别、有针对性地研究政府和市场在不同领域、不同时期,对于推动创新中的作用;还要求研究如何 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如何促进创新要素优化配置,如何培养创新意识,等等。

  二是如何推动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有效匹配。当前,中国的问题既有总需求不足的问题,也有需求得不到满足的问题;既有产能普遍过剩的问题, 也有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市场没有能够提供人们满意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有一个数据可以说明这一点:2014年中国居民出境人数 达1.17亿人次,据不完全统计,境外消费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说,中国内需不足,存在一定程度的假象。这就需要研究如何通过完善收入分 配和消费政策扩大总需求;还要研究如何通过产业政策引导、财税政策调整和知识产权保护,切实提高中国产品的质量和品牌价值,提供有效供给。

  三是如何使开放更加深入。这次论坛专设一节讨论高水平开放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议题。过去几十年来,各国市场的相互开放、经济全球 化的深入推进,对各国经济发展、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以及优化全球资源要素配置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作为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选择,不 仅会影响中国人民的福祉,也会影响到其他国家人民的福祉。这就需要研究如何使中国经济更深入地融入全球化,如何使中国更好地参与全球治理。

  各位专家!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各国之间交往日益频繁,新情况、新挑战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问题跨越国界、洲界而成为全球性问题。这不仅对政 策的决策者,也对政策研究者、理论研究者提出了许多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同时这对智库、高校以及各专业机构的合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 心是中国政府的高端智库,在重大政策研究方面有独特优势。哈佛大学是世界上享有盛名的高等学府,在理论研究上也具有独特优势。此次研讨会为国务院发展研究 中心与哈佛大学展开合作创造了新的良好开端。我们应以此次研讨会为起点,把合作推向深入,共同为中美两国和全球经济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最后,祝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 白宛松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