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形势,抓住机遇,携手同行,共创中印发展新天地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11-26 16:14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在首届“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印度国家转型委员会对话暨2015中印发展圆桌研讨会”上的致辞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李伟 

(2015年11月24日,北京)

尊敬的帕纳加里亚副主席,女士们、先生们: 

今年5月莫迪总理访华期间,在中印两国总理的共同见证下,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印度国家转型委员会签署 “关于建立对话机制的谅解备忘录”,作为“构建更加紧密发展伙伴关系的下一步规划”之一,纳入两国政府的联合声明。今年又是中印建交65周年。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上,我们联合举办首届“中印发展圆桌研讨会”,探讨全球经济深度调整背景下中印经济发展与未来合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在此,我谨代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首届研讨会的顺利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帕纳加里亚副主席以及印度转型委员会代表团成员表示诚挚的欢迎!对莅临研讨会的各位嘉宾,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还在持续,世界经济深陷结构性矛盾之中,增长持续低迷,国际社会普遍看淡全球经济增长的前景。IMF和OECD的最新报告分别将全球2015年增速预测值降至3.1%和2.9%。在转型压力和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全球发展正进入深度调整阶段。这既为包括中印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向这些国家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新技术革命的蓄势待发,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市场的同时,也在凸显先发国家的创新优势;发展中国家整体力量的增强,在扩大南北合作空间的同时,也在增加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产生摩擦的可能性;在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为发展中国家融入世界经济创造更多机会的同时,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治理体系和贸易规则重构有可能加大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化的成本。

女士们、先生们!

中印两国都处于中等收入阶段,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向高收入社会的过程中,面临许多共同的艰巨任务:

两国都面临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艰巨任务。在过去几十年中,作为现代化后起赶超国家,中印两国都创造了良好的增长绩效。这一绩效的取得,与全球市场的迅速扩大高度相关。未来,世界经济的持续低迷,必然制约贸易依存度都超过40%的中印两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两国都面临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艰巨任务。中印两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还都没有结束。2013年,中国和印度的人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只有2150美元和237美元,不足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2和1/9。2014年,两国的城镇化水平达到55%和32%,均与发达国家平均约80%的水平相差很多。

两国都面临落实联合国新的发展议程的艰巨任务。今年9月份,联合国发布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这一新的发展议程最鲜明的要求是,在2030年“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按照世界银行每天消费1.9美元(购买力平价,PPP)的标准,中印两国贫困人口规模仍然较大,脱贫任务十分艰巨。中印两国能否完成脱贫任务,关系到全球能否如期实现联合国新的发展议程。

两国都面临实现社会顺利转型的艰巨任务。中印两国都是人口大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两国各自所面临的利益摩擦、价值观冲突等矛盾,要多于和强于许多先发国家。顺利实现社会转型,需要付出超乎寻常的努力。

两国都面临体制转型的艰巨任务。中印两国尽管社会制度不一样,但都曾实行过计划经济。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开始,中印两国对旧的体制进行了30多年的改革,成绩斐然。但坦率地讲,两国体制转型的任务还没有完成。

当然,两国抓住机遇,战胜挑战,完成现代化的艰巨任务,也有不少有利条件。比较突出的有利条件,一是人口众多,潜在市场巨大。中国和印度是全球人口第一和第二大国,总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二是人才资源丰富,人力资本比较充足。根据OECD的一项研究预测,到2020年,在G20国家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中,将有40%来自中印两国,而来自美国和欧盟的可能只占到25%。三是两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有助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发展。2014年,中印两国GDP占全球GDP的比重分别达到13%和3%,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达到26%和8%。这为中印两国在全球治理中谋求应有的话语权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女士们、先生们!

面对艰巨的任务和严峻的挑战,要实现新阶段的新发展,毫无疑问,中印两国都需要建立适合自己国情的经济体制,都需要实行符合当前发展阶段的经济政策,都需要释放自身的发展潜能、形成内在的增长动力,也都需要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特别是需要深化中印两国的互利合作。

第一,两国应进一步相互开放市场。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增速最快的两大新兴经济体,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中印两国的双边贸易发展迅速。2000—2014年,中印双边贸易额增长了23倍,2014年达到716亿美元,中国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印度成为中国在南亚最大的贸易伙伴。这虽然令人欣慰,但是与中印两国巨大的经济体量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并不相称,需要双方共同努力,进一步扩大双边贸易。在市场开放方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双边相互投资还有极大潜力。

根据联合国贸发组织的数据,2014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FDI)达到1285亿美元,中国首次成为全球最大的FDI接收国;同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创下了1231.2亿美元的历史纪录,连续3年位列全球第三。近年来,印度也日渐成为FDI流入的热点国家,2014年进入印度的FDI达到350亿美元。遗憾的是,中印双方的相互投资规模还比较小。截止到2015年9月底,印度对中国累计实际投资仅5.92亿美元,中国对印度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存量34.69亿美元。这一方面说明,未来两国相互投资的空间巨大,但另一方面也表明两国相互开放市场的力度仍须加大。

第二,两国应加强在改革创新领域的合作。改革创新是经济持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核心动力和活力源泉。最近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科学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特别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中印两国都面临着艰巨的体制改革任务,也面临着艰巨的创新发展任务。尽管两国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不同,但两国相互学习改革经验的地方很多,共同推动创新发展的空间很大。对于体制改革,两国可以在国企改革、金融市场开放、中央地方关系调整等方面,相互学习借鉴。对于创新发展,两国合作的空间更是广阔无垠。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在制造业领域有着雄厚的创新基础;印度被誉为“世界办公室”,在服务业领域有着明显的创新优势。“世界工厂”和“世界办公室”的结合,能够大大提升两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使两国分享更多的全球化“红利”。

第三,两国应致力于共同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当前,新的区域自由贸易安排不断涌现,全球市场碎片化倾向不断加重。仅亚太地区,就有200多个自由贸易安排,这不利于深化各国间的经贸合作,在这种背景下,中印两国应该携起手来,一方面积极推进世界贸易组织(WTO)多哈回合谈判进程,进一步提高经济全球化的水平;另一方面积极落实今年5月中印联合声明的有关精神,努力促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框架内的合作进展,推动相关各方尽快达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为建成世界上人口最多、成员最多元、市场最具活力、竞争最公平的区域,创造前提和条件。

第四,两国应共同致力于优化全球治理体系。中国和印度都是对世界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7月在金砖国家会议期间,会见印度总理莫迪时曾经说过,“中印用一个声音说话,全世界都会倾听;中印携手合作,全世界都会关注”。中印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参与全球治理,将显著地影响着全球治理体系演变的方向。中印两国都是发展中国家,客观地说,现存的全球治理体系有失公平。在这一体系中,发展中国家的诉求没有得到充分表达,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对此,我们双方都深有体会。中印两国应共同努力,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更加开放、更加包容、更加公正合理。

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和印度都是世界文明古国,相互交往历史悠久。两国的先贤们为推动中印两国的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基础。“合则强,孤则弱”。当前中印两国的合作发展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们应抓住机遇,戮力同心,携手同行,共同推动两国各领域的交流合作。作为中国政府的高端智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非常愿意借助与印度国家转型委员会建立的对话机制,同印度有关部门和研究机构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开展务实而有效的合作,为两国开辟发展新天地做出积极的贡献!

最后,预祝首届“中印发展圆桌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 白宛松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