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研中心副主任王一鸣:十三五增长底线是6.5%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12-10 15:41 来源: 新浪财经
【字体: 打印本页

“中国经济增长何时能够确立回稳的态势?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投资要见底,投资要回稳;二、过剩的产能要得到有效的化解;三、新的动力成长能够替代传统的动力的衰竭。”12月6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在由平安银行(11.96, -0.03, -0.25%)举办的“第三届平安地产金融创新论坛”上演讲时这样指出。

在王一鸣看来,当前经济主要矛盾正在从需求端转向供给端。“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虽然还有需求端的因素,但是主要的已经是供给端的因素。供给结构已经不适应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市场需求正在从住和行为主导,逐步地转向多样化、高端化、服务化。而供给结构调整过程明显的滞后于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

投资是关键变量

他分析称,房地产投资2000年到2013年年均增长是24%,今年前三季度下降到2.6%,今年前10月下降到2%。9、10月当月都是负的增长。汽车过去十年年均增长是17.9%,到今年前三季度只有-0.9。到前10月汽车税收政策做了调整,小排量车做了调整,前10月还是-0.4。住行的需求在发生变化。再要像过去那样依靠产业的规模扩张,依靠资源和要素的投入来推动经济增长,这个条件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一些传统的制造业生产能力正在逐步地接近上限规模,以后很难再有新的扩张。所以制造业大规模扩张的阶段可能将要结束,产业发展的模式要从过去扩大规模铺摊子为主逐步地转向提升产业的价值链、产品的附加值,也就是说要转向上台阶为主。

短期而言,王一鸣预计,到2017年,出口增速会有明显的改善,但不会是一个强劲的反弹。消费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态势,经济放缓以后,对居民收入增长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消费可能是在相对稳定,可能还会有轻微的放缓。投资依然是一个关键的变量,房地产投资2016年可能会见底,或接近零增长,也可能是负增长。实物量的投资可能还会下行,随着投资的汇款,价值量可能还会有企稳的过程,价值量还会相对稳定。基础设施投资未来还会保持较高的增速,如果房地产回稳,基础设施投资能够相对比较高的增长,也会逐步地带动制造业投资的稳定。

供给侧改革六大领域

具体到外界讨论激烈的“供给侧”改革,王一鸣指出,主要有六大方面。第一、有效地化解过剩产能。过剩产能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地出清,盈利状况就很难改善。工业领域的价格通缩44个月了工业品出厂价负增长,什么原因呢?供大于求,产能过大,有些产能绝对量是过剩的,不是相对过剩,不会说经济以后回暖了又可以重新活起来。所以这块产能要下决心退出,在退出的过程中尽量鼓励兼并重组,当然也避免不了有些企业会面临破产,这个也是痛苦的过程,也是结构调整需要付出的代价。

第二、要加快清理僵尸企业,他沉淀了资源,没有多少产出,那么就要下决心清理,要逐步地停止对僵尸企业的输血。能够重组的,把资源盘活的尽量重组,不能重组的下决心退出。

第三、要消化房地产的存量,房地产现在存量超过6.8亿平方米,而且10月份还增加了2000多万平方米,怎么有效地化解这个存量,是需要进一步采取一些措施的。能不能加快推进农业人口转移的市民化,使他们能够稳定,对未来在城市的居住有一个稳定的预期,这里面有一部分人对住房是有需求,也是有购买力的。

第四、要采取措施来降低企业的成本。现在很多企业家说现在劳动力成本比发达国家还低,但是如果要考虑劳动生产力的因素可能低的也有限。用电成本明显要高,物流成本明显要高,融资成本明显要高,还有社保的缴费成本似乎也很高。所以怎么样使企业能够有一个更加宽松的环境来推进结构调整呢?要采取多种措施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第五、要通过改革来破除要素流动的障碍。要素要再配置,包括资金、土地、劳动力,怎么让他们能够流动,实现优化再配置,这些流动里面有哪些障碍,这个需要通过改革来加以清除。只有要素能够自由地流动起来才能更好地实现优化再配置。

第六、要下决心释放风险,包括银行、金融机构积累的风险怎么能得到有效地释放,要建立风险损失的隔离机制,要加快债务的重组,来逐步地释放风险,而不是让他继续积累。现在商业银行的坏账率普遍上升,市场的违约事件也有所增加。怎么样建立一个风险的有效释放机制,这个也是需要去解决的。

年增长6.5%底线与改革共识

王一鸣还谈到,“十三五”时期要实现2020年比2010年经济总量再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再翻一番,底线还是要保持年均6.5%以上的增速。“进入中高速增长的稳定平台,既面临挑战,也有很多有利条件。挑战方面,包括现在的负债水平还是很高,杠杆率很高,要继续保持更高的速度,就要增加杠杆率,要扩大负债规模。包括环境的约束也在加大。这些都是约束条件。有利方面,中国的市场的潜力还是很大的,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随着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国内市场的潜力还是很大。这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

他强调,改革往往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才会达成共识。现在说要推进供给侧改革,也就是说在供给侧调整方面正是遇到了困难,才迫使下决心来推进这个领域的改革。所以只要能够有效地推进改革,还能继续释放改革的红利。

责任编辑: 张倩倩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