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小峰:提升气象服务水平 建设美好生活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6-03-28 09:48 来源: 人民网
【字体: 打印本页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关注人民网视频访谈,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中国气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许小峰作客人民网,欢迎许局长。[16:24]

[许小峰]:各位网友大家好![16:24]

[主持人]:今天其实是非常特别的日子,每年的3月23号都是世界气象日,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气候变化也是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说到气象部门,我们可能平常人最先想到的就是天气预报,您能给我们简单科普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吗?[16:24]

[许小峰]:现在因为技术发展了,我们做天气预报的手段也提高了,好像觉得天气预报挺神秘的。但是如果传统一点,比如回归到几十年前或者几百年前都可以,一般的老百姓看天气做预报这都是本能希望了解的一种事情,就是今天早上一看天气会发生什么变化,我觉得自古以来都有这种欲望,因为要安排你的生产生活,特别是农耕时代,比如今天我们去田里作业,去种地,都不希望下雨、刮风,或者天气冷热,都要做预判,这个自古以来都有的。但是靠什么预测呢?实际上从原理上来讲,我们今天和古人也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都是首先要了解实况,我们就说做气象观测,我们现在叫温度、气压、风向、风速,其实那时候就看看天气,通过直觉了解一下气象,比如说我们现在有非常精确的温度测量,那个时候就感觉一下冷热就可以了,现在有精确的湿度测量,那时候就感觉是不是闷啊,是不是湿热啊,不舒服啊,气压可能感受也不是那么明显,但是实际上气压低了不舒服,或者气压高了就气爽。这都是凭直觉。我们最早看到乌云滚滚,那就是要下雨了,如果天气晴朗就安全了。[16:25]

[主持人]:而且各种云带来的天气现象不一样。[16:25]

[许小峰]:对,也是通过观测一些现象来做他的判断,这个我觉得从原理来讲跟现在一样。现在因为技术发展了,通过现代化的手段建立一套观测系统,在全国各地、全球各地,不同层次,甚至从太空上的卫星观测地球,把所有的地球从地表的大气到空中空间的信息都可以捕捉到,把基本信息以前还通过人进行分析,在天气图上看高压系统、低压系统,我们叫风面、槽线这些专业术语进行判断。现在技术进步可以通过计算机计算,把数据放在计算机里通过数学的物理方程来把它算出来,到底未来的一小时、一天、三天、五天,甚至更长的时间,甚至上半年气候的预测,但是从它的本质来讲,是不是跟古人一样呢?其实都是观测一个实况,根据这个实况初始的天气来预测未来,这个道理是一样的,只不过现在的手段更先进,我们观测先进了,我们技术手段先进了,我们对大气规律认识更先进了,所以我们做起来比以前更准确了,而且探测手段提高了,对实际的情况了解更多,对未来的预测也更准,当然对它的规律也把握得更好,我觉得这就是我们现在预测天气的手段,就是从观测、数据的收集手段,还有对数学物理过程的认识都提高了,所以我们现在预报比以前更准确一点了。[16:29]

[许小峰]:但是从以后的发展来讲,大家可以注意到现在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将来气象预测更智慧,我们现在也有这种概念叫智慧气象。比如最近我们看到的围棋比赛,为什么机器可以战胜人?其实也是机器学习了人,或者说人把你的一些思维方式、你的逻辑思考方式放到机器里了,这实际上跟我们做气象预报也一样,我们可以把对大气的认知,还有它的物理数学的过程,还有它之间的逻辑,让机器学,学完了之后做预报,可能会比现在的人更准确一些,这都是未来发展的方向。[16:32]

[主持人]:感谢您的介绍。咱们也说了,现在的预报越来越准确,越来越精准,在经济发展的生活过程当中,咱们气象对老百姓的生产生活会产生哪些具体的影响?因为咱们知道靠天吃饭的这种事情是自古以来一直都有的。[16:32]

[许小峰]:人实际上离不开天气,离不开大自然的,我们就生活在大自然里,每天感受到大气,阴晴冷暖,如果没有自然的环境人生存不了,那你生存在这样的环境里,你就需要怎么能够更加适应这个环境,那么就是它的变化,比如冷了加衣服,热了就减少一些衣服,刮风了可能要戴帽子或者怎么来防护一下,我们下雨打伞,实际上就是人去适应自然,来使自己生活得更加舒适或者说避免一些灾害,我觉得这是最直接的影响。那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知道天气,为什么做天气预报,为什么天气预报每次播出以后收视率很高,大家都很关心,就是说他有这个需求,它对他的生活有直接的影响,包括他的工作,比如今天哪怕开个汽车你在汽车里可以防雨,哪交通会堵塞,也觉得我们就很通常的到达我们要去的地点。[16:32]

[许小峰]:另外,你觉得天气很好,那明天风和日丽没有什么问题,那也人希望下点雪,为什么?他去旅游,看看雪景、雾凇,有风的时候看看波浪,有很多活动跟天气有关系,有的地方你觉得下雨洪涝不好,但有的地方干旱缺水需要下雨,这些都是天气跟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所以我们了解天气适应自然是对我们生产生活合理安排是必然的。[16:33]

[许小峰]:另外,刚才你讲到一个观点,这个也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靠天吃饭的问题。[16:33]

[主持人]:就是在农业生产过程当中,很多情况下都是靠天吃饭。[16:33]

[许小峰]:对,现在有两种观点,一种是靠天吃饭是必须的,如果没有天气,没有雨露阳光农作物不能生产,这个必须靠天吃饭,这个我觉得有道理,大自然赋予了我们这么好的条件,我们干嘛不利用它干嘛不靠它呢,这个我们几百年来都是这么做的。现在技术发展了,有人提出来我们不一定完全靠天了,我们可以自己创造一个环境,来通过我们的手段改变依赖大自然的条件,比如搞大棚,外面再怎么冷怎么刮风,我大棚里没有事儿,这就是人可以为我们的农作物,农业生产创造一些好的条件,可以抵御大自然的一些灾害变化、天气变化,但实际上这本质上也是一个利用自然,只不过你的防护能力更强了。[16:42]

[主持人]:咱们气象的预报或者精准的预测,在指导农作物生产或者是其他生活当中,都是很有重大的作用。[16:42]

[许小峰]:对,不管你怎么想方设法的适应自然也好、抗御自然也好,实际上自然赋予我们的自然我们要很好的合理的利用它,这就是我们既要了解自然的实际情况,又要预测它未来怎么变化,这是我们做气象工作的人每天都要做的事情。[16:43]

[主持人]:回到今天3.23的世界气象日的主题上来,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直面更热、更旱、更涝的未来”,我国幅员辽阔,气象环境特别复杂多变,很多时候旱、涝,甚至旱涝同期的情况经常同时发生,气候恶劣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您看在应对这种复杂的现象的时候,咱们气象部门会有怎样的举措?[16:43]

[许小峰]:我们今年的气象日主题要特别注意到什么,你刚才讲到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天气气候很复杂,变化也很大,这是我们自然的条件,就是你这个国家大,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不一样,山区、平原不一样,南方北方也不一样,这是正常的,任何一个国家,从经纬度很高的,南海地区0度以上的,10度到北纬40几度,这么大的范围,温度变化是很大的,但是你注意用词,是“更旱”、“更涝”、“更热”,为什么会“更”,你说是由于时间变化就“更”吗?不是这样的。不是说今年是2016年,2017、2018、2020年、2030年就一定是更热更旱更涝,并不是随着时间一定会这样,但是之所以会出现一个“更”,实际上有个潜台词就是气候在变化,而且这个变化不是自然的变化,不是自然地随着时间变化,而是这里有人为的影响,人为的因素起到了负面的作用,使我们的气候变暖了,使它更涝、更旱、更热了。它用了这三个词,其实按照我的理解就是更加多变了,变得更加复杂了,实际上不但是旱、涝、热,实际上今年1月份我们都体会过一次更冷,1月份北京零下十几度,南方广东都下雪,这种是不多见的,这种多变的天气其实背后就是由于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以增暖为特征的,所以就用了更旱、更涝、更热,但实际上气候变化还有另外一个特征,就是它更加不稳定了。更加不稳定会使你在整体增暖的情况下,在局部的时间、局部的地方更冷,就是你瞬间会更冷,也使你很难受,而且在更冷的时期,对农作物、自然环境、生态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这是我们要注意的。[16:43]

[许小峰]:我们要理解今年世界气象日主题语的时候,除了这三个更之外我们要了解背后气候变化的因素,而且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它会使我们气候变得更复杂,更难以预测、更难以应对,使我们更不适应,这个是我们从世界上,包括去年12月巴黎大会各国首脑达成共识,我们要共同的抵御可能进一步恶化的气候,我们要采取措施共同的保护我们美丽的地球家园。[16:43]

[主持人]:您刚刚也说到了,现在气候变化也是更加不稳定了,我觉得就涉及到精准预测的问题,精准的气象预测是一个前沿的学科,重要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咱们怎么把精准气象预测运用到我们具体的生活当中,比如说我们一些气象数据和互联网的结合现在越来越紧密,很多这样的应用,比如每天出门的时候都会拿出来看一下,今天是刮风下雨还是晴朗,我想请教许局长的是,我们国家现在在精准预测这方面属于什么样的水平?[16:44]

[许小峰]:首先谈精准预测这个问题一个是谈技术问题,就是你能不能报得准,能不能把我们的天气预报报准,比如在北京以前我们报天气预报时,都会报北京天气是15度啊、20度啊,就代表北京了,但实际上从现在的实际需求来讲,光报北京温度、风向、风力是不够的,因为天气局部变化很大,北京海淀区、昌平区、西城区是不一样的,有时候我们报天气,你说北京下雨了,你没有告诉在什么地方下,海淀区的人感受到雨了,西城区就没有了,他就感觉你报错了,这实际上就是精细化的需求问题,我明明活动在西城区,你报北京有雨,我这儿没雨,那你就报错了,我本来安排是带着雨伞或者是我准备要去的,我没出门,因为你报北京有雨,对他生活就有影响,这就是实际需求和你的能力问题,你能不能报那么大的范围,除了报北京之外,还告诉我海淀区,甚至告诉我海淀区。[16:44]

[主持人]:精准到什么街道。[16:47]

[许小峰]:精准到什么街道,或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你都给我报出来,到底哪天都是什么样的温度,有没有雨、有没有风,如果能报这么精准,那么你的技术上就解决了。这个我们在实际过程中,实际的技术操作上,现在也可以做到,因为我刚才讲到我们有数值预报,我们可以把这些资料精细地去观测,我在北大设一个点,在清华设一个点,或者在海淀镇里设一个点,那我就可以在这个附近能够观测它的实况甚至西城区某个公园我也可以观测,观测完了以后我做精细化的数值模式,输出很精细化的、连续的、时间变化的资料,我就可以做预测了。[16:47]

[主持人]:您说的就是基层的观测站。[16:47]

[许小峰]:对,而且是自动观测,并不是设一个观测站就是多少人在那,都可以自动观测,这是从技术层面解决,你精细化观测、精细化的预报,高速度的预算,最后拿出产品来。[16:48]

[许小峰]:你刚才还提到一个问题,是我们更需要注意它的发展,就是跟现在的技术要能够结合起来。比如我是可以预报了,随时告诉你,现在比如说4点多钟天气是什么,5点多是什么变化,7点多又是什么变化,时间尺度上可以把握住。空间尺度也可以告诉你人民网这块是什么天气,气象局那快是什么天气,也可以告诉你,但是你收不到,你要等晚上七点半去看一次电视或者拿一份人民日报才能看到,那你这些时间都过了,这个就是我们现在技术的传播,互联网也好,移动的手机也好,都可以承担这个载体。[16:48]

[主持人]:这种应用越来越多。[16:48]

[许小峰]:这也是载体技术的发展,我可以随时的通过各种媒体来及时传播到你手里面,比如说我们现在手里都有手机,我拿手机可以随时查,可以上网,可以看到我最新的气象信息。你看我们在电视台,在屏幕上如果有灾害性天气随时可以显示出,预警信号都可以,除了在我们预报观测技术上的提高,在我们媒体的技术发展也可以使我们的精细化预报得到实现,就是说不仅仅是气象这个分析预测这一点,而是有其他方面的技术进步,可以弥补这个不足,或者使它得以实现。[16:50]

[主持人]:您刚刚说的是气象数据和社会数据的结合,然后开发出这些应用,用于指导我们的生产生活。[16:51]

[许小峰]:我刚才还没有涉及到这个方面,刚才只涉及到我们预报怎么制作、怎么传播,这是从两方面的技术,一个是预报的观测和预测技术。还有就是传播的技术,你要有载体,比如说要有互联网,要有移动终端,要有手机,要有电脑,这个都是需要的。刚才你讲的另外一个问题,这些数据的应用问题,怎么把这些数据跟我们日常生活、生产、实际需求结合在一起,这个就是在应用领域里的开发问题了。同样的比如说温度,不同的人使用起来是不一样的,比如作为你,你希望穿得漂亮一点,你不要让我很热的天气还穿毛衣、大棉袄,我就要知道明天天气怎么样,会不会降温,降温我就穿多一点,如果风和日丽的我就穿少一点,多漂亮啊!但是这个背后还有另外一层意思,比如说天气变化了,你看商场里买衣服的人就不一样了,明天天热或者季节变冷就买棉衣,变热了就买单衣,那对于商场怎么运作是另外一种需求。那商场的变化又有产品制作的这端产生变化,所以它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需求、分析,到底我一个信息、一个温度、一个风力,甚至不同的天气会造成不同的后果。比如有一种叫静稳天气,没有风,气象平稳,没有太大的变化,就特别容易产生雾霾,雾霾出现以后就对人的健康出现影响,可能雾霾多了以后医院里看病的人也多了,或者呼吸道的疾病就会多,这个我们都统计过。[16:51]

[许小峰]:你刚才讲了一个问题,我们一个气象信息提供预测预报是一回事,然后不同人拿到这个信息以后怎么去用又是另外的问题,这里又是很广阔、很值得开发的领域,包括涉及面也很广,包括比如说金融、保险,投保啊,到底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灾害,比如我们出现灾害因素,是因为天气因素、大雾产生,还是违章驾驶产生的,都要进行判断,这就产生了很多应用的链条,使我们气象信息在整个的社会、生产、生活中产生更广泛的应用。[16:51]

[主持人]:其实有很多这样的应用我们都觉察不出来是由气象数据演变而成的,但是确实在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您刚才说到的雾霾,我们想了解一下,目前为止,咱们中国气象局通过自身的努力,对治理雾霾有什么样比较好的对策?[16:55]

[许小峰]:我们气象部门对于治理雾霾本身“治”的角度我们做的工作并不多,因为这有环保部门、工业部门,比如说排放的炼钢厂怎么减少排放,怎么减少污染,这可能是他们的事儿,比如汽车制造部门,怎么使尾气排放符合标准。另外,从我们的环保部门,怎么通过法律,通过具体的监督监管进行管理。作为气象部门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对于可能产生雾霾的天气进行预判,这个是很重要的,明天假如说天气不好,很利于雾霾的聚集,在某一个地区,那么这个对于我们采取措施,比如说我们要发出黄色预警、红色的预警,它就采取手段,甚至去年还有停课,另外车要单双号,这个我们要根据天气变化调整我们生产生活的安排,这个可能对于气象部门是很重要的方面。[16:56]

[许小峰]:另外,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监测手段,对大气环境进行分析研判,比如到底雾霾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会到什么地方去,哪些地方会受到影响,哪些地方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这个从天气预报的角度来讲,我们对于监测预测的角度来讲可以做很多的工作,帮助相关的部门采取措施。另外,通过预警的方式提醒他采取这些措施。[16:56]

[主持人]:其实刚刚咱们也谈到要提醒公众去根据天气的情况安排生产生活,结合咱们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就是“直面更热、更旱、更涝的未来”,我们国家局在气象科普方面又做了怎么样的努力,或者是怎么安排了什么样的活动,来切实提高公众对气象知识的认知?[16:56]

[许小峰]:我们每年的气象日,都是我们进行气象科普知识的契机,这天全国的气象部门,大多数吧,都对社会开放,也包括中国气象局,当然不是今天,因为今天是3月23号是气象日,这是世界气象组织法定的日子,但是作为我们做科普宣传的可能不一定这一天是很好的科普活动的日子,因为今天是星期三,大家都不放假,你去宣传大家都忙着呢,学生也上学。所以我们一般采取在323的附近,前或后一个周末,星期六、星期天,我们找一天进行开放,对全社会开放,让他们到我们气象局也好,气象业务单位也好,气象台站也好,或者科普馆去参观,使他们有机会近距离的接触我们气象工作,包括观测、预报,包括一些影视制作,一些科普的产品,使他们能够带着问题,带着他们的疑问,带着他们的乐趣,带着他们的求知欲,来接触我们整个气象的业务2015年流程,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向他们宣传我们气象怎么做的,就像你刚才问我的问题,气象是怎么制作的,怎么获取信息,然后做完了以后怎么发布,然后包括节目的主持人,他们也当成明星与他们拍照。然后除了天气预报你们还干什么呀,其实我们做的事情很多,包括看看气象卫星,卫星怎么探测大气,它能够飞到什么地方去,是固定的位置还是围着地球转啊,他们有很多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了解了气象,也增加了跟气象相关的很多知识,这也是我们每年做的。但是我们不只是这一天,实际上作为中国气象局是把气象科普作为一个规划,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在做,有专门的机构进行科普,我们有科普的网站,网站有专门的栏目,也出版图书,专门有杂志,专门拍一些科普的片子,向社会、向公众进行传播,使他们更好的了解大自然的变化,为什么变化,原理是什么,特别是有兴趣的公众,他们了解的甚至比我们专业人还多,因为我们毕竟在某个领域里,比如对短期天气预报,你对天气很了解,他们有的知识面很宽,通过传播也好、互相影响也好,带动了许多的公众对气象知识的提升,甚至于通过他们的兴趣可以得到更广泛的传播。[16:57]

[主持人]:您刚刚说气象局在宣传科普方面做的工作,我事先查了一下,中国科协在2015年公布的十大科学传播事件当中,咱们气象就占了好几件,然后在接下来的国家局的工作规划当中,对气象科普还有什么样的计划呢?[17:00]

[许小峰]:你刚才讲的事件,其实也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我们气象对于社会的影响、对于经济的影响、对于人民生活的影响很大。比如去年我们记得在长江翻了一条船,这是很大的事件,引起社会很大的关注,包括媒体也很关注,包括国家领导人,政府、总理亲临现场,组织搜救,像类似这样的事情,本身说起来是长江航运的事故,但是引起的事故,当然我不能说没有人为的影响,肯定有操作上、组织上失误的地方,但是总体来讲我们调查是天气影响的事件,就是船遇到了非常强的局地的大风暴雨,这样的事件就很吸引大家的关注,将来谁都可能出差、旅游、外出,你开车也好、乘飞机也好、坐火车也好,他都非常担心我将来出行时会不会遇到这种事故,能不能得到及时的信息,能不能保证我们的出行安全,其实这是很自然受到大家关注,有些事件老百姓不关注都不可能,必然跟天气气候有关系。[17:00]

[许小峰]:比如说去年巴黎大会,各国首脑,包括我们总书记、主席,习主席也去,各国头脑在一起,干什么呢?讨论气候变化问题,那自然就跟气候有关系,那气候变化有什么关系呢?就是我们整个地球环境的变化,我们人类活动的影响,实际上自然就产生了这样的工作。所以这也进一步说明气象工作跟老百姓生活、跟未来的发展、跟生态环境,跟人类未来怎么发展、怎么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就像刚才你讲的有那么多的事件都跟气象有关系。[17:01]

[许小峰]:反过来再进一步回答你的问题,我们进一步应该怎么做?首先我们自己要做好工作,你要把天气预报尽量的报准,把气候分析尽量分析的透彻,为我们广大的公众、为我们决策者提供有益的信息,这是我们本职工作,但是光做好这样的工作还不够,显然你要让老百姓都了解,比如出行可能会遇到什么危险,你要做哪些防范,这些都是我们需要的。另外作为公众要了解到气候为什么变化,那么我能做什么?我们之所以生态环境会受到变化,实际上背后是人的行为,人的影响。这里面有的属于利益的因素,为了短期的利益不顾长远,我现在建一个厂子,对周围环境影响不管,我能赚钱就行了,但是长期的把环境破坏了。另外为了个人利益不顾别人的利益,你光顾着你赚钱了,把别人的利益都影响了这也是一方面。还有就是扭曲的利益,比如说没事儿能不能走走路,就是绿色生活,整天老开车干嘛,锻炼锻炼身体嘛,就是你的生活习惯。我们现在有些说法,我们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去开汽车,但是我们要花去时间锻炼。[17:01]

[主持人]:开着汽车上班,然后在单位或者下班之后进行健身。[17:01]

[许小峰]:有的时候比较近的地方,远的我们开车去,近的能不能走一走,能不能变成一种绿色生活方式,这都需要我们通过科学知识普及,让大家知道这个除了对身体好处,对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都有好处,这是一种绿色生活、绿色观念,这就是作为气象工作者需要广泛做的,包括我刚才讲到的,落实我们科普规划把它常态化、业务化,作为我们一项任务,利用各种机会,包括今天的气象日,也包括其他的,比如防灾减灾日也可以。[17:16]

[主持人]:5月12号。[17:16]

[许小峰]:还有世界水日,还有科技周,有各种方式。[17:16]

[主持人]:我记得昨天就是水日。[17:17]

[许小峰]:对,水跟气象是密切关系,没有雨就没有水,其实这些都是机会,利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各种各样的场合,各种各样的手段,包括互联网、手机、报纸,各种媒体去宣传普及科学知识,使它成为非常健康的、良性的文化,大家都能接受,大家要有保护环境的理念,不要雾霾来了都抱怨。[17:17]

[主持人]:还是自己开车上班。[17:17]

[许小峰]:在这个问题上要有一个正确的理念,当然这个要靠宣传了,靠普及了,我觉得我们作为气象工作者是责无旁贷,应该去做好这项工作。[17:17]

[主持人]:之前总书记提到要全面推行依法治国,在咱们气象部门来说,气象法治工作有没有统一的规划,目前还存在什么问题?[17:18]

[许小峰]:我们有气象法治建设的系统规划。实际上如果单纯讲气象,最权威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这个在世界上也是少见的,我们有一些国际上的同行都很羡慕,说你们国家专门为气象立法,很羡慕。一方面有了这个法,这好像是2000年开始实施的,但是在落实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我们后来又制定了一个相关条例,包括人工影响天气,包括气象台站环境的保护等等,我们也在制定一些条例,但是实际上我们现在还是想再推进,因为我们现在有个气象防灾减灾条例,我们希望把气象防灾减灾也能立法,另外怎么应对气候变化也希望立法,通过法治的思维使大家能够防止自己的一些对于气候保护不利的行为、做法、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不仅是气象本身的立法问题,包括其他方面,比如环境保护法,其实里面也涉及到气象,我们的防洪、抗旱、干旱都有相应的法律,这里也都跟气象有关系,尽管我们气象本身目前的立法还不是很多,但是其实相关的法律里也有气象相关的,我们都可以依据这些法律,来使我们气象工作做的更好、更有效。但是我觉得关键是一个法治的观念,中国一方面在法制建设上有缺陷,有些地方没有很好的立法,也无法可依。还有就是执法不严,说是有这个法,比如我们探测环境,大家知道气象预报最基础的一个就是气象资料,就跟我刚才讲的,我们原始的作为传统来讲要看天,你看这个云你要看准这是什么云,到底是勾勾云还是馒头云,或者积雨云,有不同的云,它最后造成的结果是不一样的。那现在我们全国那么多气象站,气象站怎么保护好,无论是在气象法里还是气象探测的保护条例里都有明确的规定,但实际上由于我们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或者其他的一些建设,会影响到我们的台站,那么这方面有时候我们保护并不是很得力,有些地方法制观念比较强给你保护,有的为了地方城市的发展、企业的建设就不管不顾,所以有的时候一个气象台站周围都是大高楼,那这里面的资料就不准了,类似这样的事情也是有的。所以我们想一方面要加强立法工作,另一方面,怎么能够加强执法,宣传我们的法律观念、法治的意识,使我们从立法到执法都能够有效的进行,那才有可能使我们的气象法治建设得到比较有效的落实。[17:18]

[主持人]:您刚才说的就是气象立法和执法的统一。像基层的观测台站,虽然咱们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当中,但是有一些地方好像还是采取人工观测的方式比较多,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吗?[17:18]

[许小峰]:实际上现在我们的气象观测从传统的人为观测、人工观测和现代的自动观测结合的体系。比如现在我们有许多观测不是人类观测了,比如说我们在全国将近200部,180部左右的天气雷达,这种观测肯定是自动观测,它在扫描、观测把数据传过来,这就不是人为观测了,比如气象卫星它在太空里面围着地球转,它在观测大气的风云变化,这都不是人为观测的。但是人的观测还是有一些,比如说我们有些天气现象,比如过去下没下雨,现在出现没出现霾,或者雷电的情况,还有什么雨凇、雾凇、还有物候的观测,比如叶子有没有绿,这些类似的气候的物候观测,有些还是传统的需要人去观测到,这个我们正在逐步的改变,使人为的观测越来越少,机器观测的越来越多,这样逐步的看看在什么结点能够取消人工观测,把人完全解放出来更多的采取自动化的观测,这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实现气象业务现代化的重要方向。但是现在一时还做不到,还是要经历过,我估计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过程,我们才能完全取消人类观测,因为有的观测是传统的习惯,马上中断就不习惯了,比如云的形状是有内涵的,你说现在我们就把它变成仪器描述,可能就会出现观念上的变化,高、低、中云,另外还有云状,这个可能都需要逐步的过程。还有他的习惯,以前人的观测记录和现在仪器观测记录会不一样,比如能见度,人一观测20公里能见度不错,但是用设备观测比如就是15公里,可能有一个误差,这也需要交叉的过程,机器尽管能做了,但是还有一个逐步的怎么来把这个之间的差距弥合掉,使我们建立在新的观测方法的基础上,这可能也有一个过程。但是估计大的趋势是自动化,就是逐步的人工观测越来越少,仪器观测的越来越多。实际上现在我们也可以这么讲,原有的人工观测不会再增加了,但是仪器观测是在不断增加,比如说原来在全国有2000多个人工站,但实际上我们真正的观测点远远不止2000多个了,好像我印象中是有30000多个气象观测点了。[17:19]

[主持人]:增加了十几倍。[17:19]

[许小峰]:对,但是增加的都是自动观测站,基本没有增加人工站,所以从比例上来讲,人工站也是越来越少,从观测内容来讲也是越来越少,有的已经可以用自动观测替代了,比如说一般的气温、气压,风向、风速、雨量基本都可以取代,不能取代的是传统的观测现象,需要人的肉眼判断分析的,这个可能逐步逐步的取代吧,包括以前观测雷电的电闪,现在也都可以通过闪电定位来进行观测了,这个可能逐步会有一些调整,我们在逐步的消灭人工的观测,使人解放出来。[17:26]

[主持人]:但是像雾凇、雨凇这些自然现象怎么去用智能的方式实现呢?[17:32]

[许小峰]:这就需要人逐步的发挥智慧了,能不能通过拍照的方式或者什么样的识别方式认为它就是了,我们就可以判断它有。还有的人提出来,可以翻开照片。这就需要科技人员研究一下怎么样实现天气的判断,还有视频。包括人的形状不一样,内容不一样,高低也不一样,所以是不是能够完全用机器代替,一方面技术有一个实现的问题,另外观念上也有转变的问题,是不是一定需要原来的信息,能不能有新的信息来替代它,来实现我们对大气信息的提取和分析预测。[17:32]

[主持人]:我接下来想问的一个问题可能相对比较敏感,因为前一段时间有新闻报道,咱们气象部门在防雷等等领域有一些违法乱纪的现象,国家局这边进行了大力的整治。目前为止,咱们的整治情况如何,接下来的工作当中如何杜绝和规制这种现象的出现?[17:32]

[许小峰]:这个也不是很敏感,因为我们在报纸、网站公开的谈这个事情了,我们现在基本上整治的不能说到位了,但是基本上方针已经制定了,就是我们作为气象部门来讲,是承担起防雷减灾的任务,包括监管,这个现在对于社会来讲,我们还在承担这个任务,但是方式要改变,尽量的不要把负担转到企业身上,我们要给企业减负,因为以前没有人出这笔钱,那我们就通过社会市场的方式来筹集这笔钱,谁来检测,因为不检测是不行的,你这个建筑说是不符合标准,那对住户、对用户也不负责任,那就要有人监管,那这个监测应该怎么做?以前我们采取市场方式,谁检测谁自费,这也是一种方式,现在提出来能不能不把这个负担转给企业,由国家来承担这个事情,就是说我们作为气象部门的责任,一个是国家给你一笔钱,你来负这个责任,还有一种是我们购买服务,国家有了这笔钱,防灾减灾,进行灾害的防御,进行购买服务,谁能做交给谁做,我们气象部门做管理,交给企业也可以。[17:33]

[许小峰]:总之,这件事情要做的,但是一定要规范,不能说完全是交给市场,因为安全的问题我觉得是一个政府的责任,而且既然要履行责任就需要经费,这个经费我们希望通过一定的途径筹集,这个主要的途径还是国家筹集,还有一些特殊的需要可以由企业承担,这个还要进一步分析。总体来讲,我们现在通过改革、通过法治建设、通过政府职能的转变治理,我觉得我们在逐步的理顺这个关系,具体的方法可能我们已经在跟国家的有关部门沟通,我们承担哪些责任,哪些责任要放下去,我们就把这个责任划清以后,然后我们按照我们的职责承担这个任务,或者国家给钱,或者通过国家哪些地方花一笔钱,来解决这个问题,避免乱收费。[17:33]

[主持人]:就是您刚刚说的立法和执法统一的问题。[17:33]

[许小峰]:怎么能使我们的防雷减灾,老百姓利益,都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和责任的落实,这次我们要通过改革和法治的建设把它给协调好,我们正在研究这个事情,也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我想逐步会好起来,应该能解决这个问题。[17:33]

[主持人]:其实不光是气象部门,有很多演艺界的名人也在大力呼吁保护生态环境,比如说前两天,终于摘小金人的莱昂纳多来到中国,在宣传影片的同时其实更重要的环节我觉得就是呼吁关注地球的生态变化,今年中国气象局也是请了一个公益的形象代表六小龄童先生,这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17:33]

[许小峰]:这是两方面都受益。一个是作为公众人物应该有一种社会责任,来承担对公益有好处的事情,承担这个责任,我相信多数人愿意承担这种责任的。比如我们这次利用323世界气象日的机会请到了六小龄童章先生来参加我们的活动,他也非常愉快的答应了,他觉得这是一件公益的事情,作为气象局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绿色生活,他觉得这个理念很好,他也觉得这是社会责任,他很愉快的答应了。而且我们觉得作为一种社会名人的参与,提高了我们的宣传也好、科普也好、影响力,正好又是气象日,本身我们就希望通过气象日的活动,能够大家提升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保护气候的意识,那么六小龄童非常高兴的参与,他对外发表讲话比我们讲的更有影响力。[17:34]

[主持人]:刚好今年是猴年。[17:34]

[许小峰]:对,反响就很好。那次我接待了他,跟他一起接受采访,我觉得他站在他的角度来讲对气象、对环境、对生态保护的认识,我觉得比我们来讲效果要好。所以我觉得我们以后有机会还会请更多的名人,能够尽一份责任,参与到我们活动中,扩大气象的影响,提高气象工作的效果。[17:34]

[主持人]:也希望有更多人加入生态保护的行列当中来。[17:34]

[许小峰]:我觉得这是一个多赢的方式,本身就是我们人类共同的需要,我们气象部门也是责无旁贷,我觉得作为名人,有影响的人物,对他们形象也是正面的提升,对我们国家整个环境保护也好,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宣传也好,都是很正面的事情,我们会继续这么做。[17:35]

[主持人]:其实跟我们每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也是有利的一件事情。感谢许局给我们做了全面生动的介绍。气象服务水平的切实提高其实关系到每个人的生产生活,也是为了更好地建设我们幸福美好生活,早日实现中国梦、绿色梦,感谢气象人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也感谢许局今天来到我们的演播室。[17:35]

[许小峰]:感谢各位网友。[17:35]

[主持人]:观众朋友们,今天访谈就到这儿,再见![17:35]

责任编辑: 白宛松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