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江苏省举办领导干部学习会 专题研讨新农村建设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8月7日   来源:新华日报

    8月2日至6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在南京举办第6次领导干部学习会,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通过讲座、交流、自学等形式,组织领导干部进行专题学习研讨,深入领会中央要求,把握江苏实际,进一步明确加快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思路和重点。省委书记李源潮在讲话时强调,江苏作为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必须把握好中央提出的20字总要求,坚持“三化”发展思路,牢固树立城乡统筹的理念,突出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探索出一条符合江苏实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道路。省委副书记、省长梁保华作学习动员并讲话。

    应江苏省委、省政府邀请,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科技部副部长尚勇、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研究员钱克明、建设部村镇建设办公室主任李兵弟、中国联想控股弘毅投资有限公司总裁赵令欢在学习会上先后作了五场专题报告。这些报告视野开阔,信息量大,既有深刻的思想性,又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大家普遍感到,通过学习,进一步拓展了眼界,熟悉了政策,增长了知识,明确了思路,增强了信心。学习会期间,还安排了2次大组交流,20多位同志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畅谈了学习体会和研讨心得。

    李源潮在学习会上作了《走“三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讲话。他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江苏“两个率先”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江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的生产、劳动、收入、消费等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生产结构不断优化,劳动结构日趋合理,收入结构逐步改善,消费结构明显升级,江苏省农业和农村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李源潮说,全省“三农”工作虽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在“两个率先”大局中,“三农”仍是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农民增收缓慢,农业劳动效率不高,农村社会保障薄弱,农村环境恶化,农村建设散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必须而紧迫。

    李源潮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农村现代化发展过程。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向前推进,江苏省农业和农村的各个方面必将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到2010年左右,全省将在总体上实现全面小康,苏南一些地方率先向基本现代化迈进。全省高效农业种养面积将达到30%以上,农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将降到20%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可望达到8000元,农村恩格尔系数可能降到40%以下,村庄布局散乱的状况将有所改观,农村生态环境逐步好转。到2020年,江苏的新农村将基本呈现生产方式先进、家庭收入宽裕、生活健康文明、保障体系健全、空间结构合理、环境优美宜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面貌。

    李源潮指出,必须从实际出发确定江苏省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一是全面落实中央要求。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要体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特色,要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工业发达、城市密集是江苏的重要优势,人多地少、南北差距大是江苏的基本省情。要充分利用已经具有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发展基础,反哺农业、支持农村、回报农民。二是坚持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的发展思路。要把多数农村劳动力变成工人,让农村人口收入的主体来自工业。实行以工带农、以工投农、以工改农,创新农业经营模式,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转变。要发挥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通过减少农民来致富农民,通过加快城市化来繁荣农村。促进城市就业市场向农村开放,城市优质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城市服务业向农村拓展,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要利用江苏农业科技发达的优势,大力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的层次和水平。三是建设安排、分配政策、财政开支都要向“三农”倾斜。要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加大财政性建设资金对农村的投入力度,政府征用土地出让收益的使用也要向农村倾斜,同时引导全社会投资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分配政策要着眼于支持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加强农民培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补贴力度、保障农民的土地收益权,拓宽农民直接增收的渠道。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从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入手,新增财力、基本建设投资以及教育、文化、医疗保障等公益性投入,要向农村倾斜,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全省农村。增加信贷资金对“三农”的支持,切实解决农业和农村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

    李源潮要求,“十一五”期间,要扎实做好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一是高效农业规模化工程。要以实施百项工程为抓手,把高效农业规模化更大力度地干起来。二是500万农民大转移工程。坚持异地输出、就地转移和自主创业三策并举,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转移对象、领域、范围“三个拓宽”,继续推进农民转移。三是百万农民培训工程不仅要培训就业技能,而且要培训务农本领,还要培训创业知识。四是城乡规划全覆盖工程。尽快组织开展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在村庄建设中,要注意尊重农民意愿,不强迫命令;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建设要循序渐进,不急于求成;保护文化特色,不随意破坏。五是农村道路通达工程。进一步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把乡村公路延伸到规划的农民集中居住点。六是农村清洁工程。全面推进“六清六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重点在清洁水源、清洁村庄、清洁生产和绿化造林“三清一绿”上下功夫。七是农民健康工程。着力抓好两件事:第一件是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第二件是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八是农村文化工程。要以先进思想建设、精神文明创建和文化事业发展为重点,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九是农村保障工程。要在全省农村构筑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四道保障线。十是“千村万户帮扶”工程。做好规划编制,改善发展条件,发展特色产业,落实脱贫项目,确保如期完成脱贫目标。

    李源潮强调,必须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中要注意的问题。一是以发展生产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是首要任务,生活宽裕是根本目的。没有农业,就不叫农村;农民不富,农村就难新。把握了生产这个中心、增收这个核心,就把握了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二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和工农发展是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策,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江苏已经进入了以工补农阶段,迈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门槛,必须及时有力地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率先探索出具体路径和机制。三是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抓好规划制定、政策支持、实事建设和典型示范,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反映农民的要求,让农民得益受惠。四是因地制宜,典型示范。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循序渐进。要加强典型示范,探索不同的路径和方法,为基层提供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上的典型。村庄建设和整治要先抓好1000个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试点村,以点带面,指导全省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整体推进。五是协调推进,共同发展。要协调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努力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体现全面小康社会发展水准、符合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的新农村。六是加强党建,培养骨干。要不断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巩固和发展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的成果,使所有的村都有一个好的支部,一个好的支部书记。加强县乡村三级干部培训,使他们开阔思路、开阔眼界、开阔胸襟,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增强本领、避免失误。

    梁保华在学习会开始时的讲话中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又快又好推进“两个率先”的紧迫任务。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梁保华指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实行以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认真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充分发挥江苏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较高的优势,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发展格局,促进农村与城市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在前列。一是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构筑农村产业发展新格局。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加快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性改变,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形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新型乡镇工业为主体、以新兴服务业为支撑的农村产业新格局。二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实现农民生活水平新提高。加快发展高效、外向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挖掘农业自身的增收潜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支持农民自主创业,鼓励农民返乡创业,积极发展民营经济,拓展农业外部的增收渠道。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培育优势产业,壮大特色经济,发展二三产业,为农民就业、增收创造更多机会。三是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关键,增强农村发展新动力。全面推进以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深化农村金融改革,进一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四是以贯彻“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为重点,建立“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新机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各级财政资金安排向“三农”倾斜,新增社会事业支出主要用于农村,做到存量适当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建设,建立社会各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动员城市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对口帮扶,增强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五是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为着力点,推动农村面貌新变化。重点办好农村道路、饮水、能源、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等农民急需解决的实事,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和文化事业,全面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六是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保证,形成民主、文明、和谐的新风尚。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广大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推进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项工作,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精神,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梁保华强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深入研究和正确处理好四个重要关系。一是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城市化的关系。我们推进的城市化,是带动农村发展的城市化,城市要采取多种形式支持农村;我们建设的新农村,是城市化过程中的新农村,农村要接受城市辐射带动,农民要分享发展成果。二是科学规划与分步推进的关系。坚持整体规划与阶段性目标相结合、统一安排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相结合,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事情做起,不断让农民得到发展实惠。三是政府引导与农民主体的关系。政府引导主要体现在规划引导、政策扶持、投入支持、典型示范上,做到引导而不代替,支持而不包办,示范而不强迫命令,注重工作实效。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农民群众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真正落到实处。四是建设新农村与培育新型农民的关系。努力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市场意识,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参加这次学习会的有江苏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和省有关方面的领导同志,各省辖市市委书记、市长,省各部委办厅局的主要负责同志。(沈伟 金伟忻)

 
 
 相关链接
· 江苏省将重点支持五大新农村建设工程
· 江苏常熟蒋巷村建设新农村见闻:强村富民促发展
· 华西村特色农业吸引万千客
· 江苏启动“青春装点新农村”活动
· 江苏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建设新农村的主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