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甘肃水利建设60年巡礼--陇原大地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8月07日   来源:甘肃日报

    自来水流进农家院——生命工程润泽陇原,大山深处的人们如做梦般过上水灵灵的新生活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甘肃省星罗棋布的大中小型水利工程大大改变了农业生产条件,为陇原大地增添了秀色。但是,在甘肃省中、东部干旱和半干旱山区,由于地下水和可利用的地表水奇缺,一遇干旱,就有成千上万人和成千上万头牲畜处于缺水状态。

    水,成为干旱山区人民基本生存最迫切的呼唤。祖祖辈辈盼水心切,越是没水,很多地名越是以水取名,大水,小水,喜集水,甜水堡……

    因为缺水,在陇中很多干旱的山村,大部分村民鲜有过洗澡的记忆。

    因为缺水,几里甚至几十里地外沟谷里发现的一眼细若游丝的泉水,曾让人们欣喜若狂。沿着窄而陡峭的小路,挑水的老老少少,驮水的驴马,留下了深深浅浅的足印。

    因为缺水,农户到十几二十公里外取水,都是司空见惯的事,到五十公里以外取水,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在一些地方,水费和运费加起来,买水的钱足足占去并不富裕的村民年收入的三分之一。因而有水贵如油之说。

    吃水苦,吃水难,让通渭人、环县人、会宁人、静宁人,以及以千万计在干旱少雨中煎熬的陇原各地人民讲起来,总会带着长长的感叹,包含着无尽心酸。

    如何解决干旱山区群众的缺水问题,一直牵动着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心。

    因为缺水,从很早开始,干旱山区的群众就积累了丰富的集雨经验,他们在地上挖个坑,将黏土糊上四壁,就是一个窖。这样把冬雪和雨水集蓄起来,以供人畜饮用。但这种土窖由于施工简单,渗漏大,集雨效果很差。

    在总结群众传统经验的基础上,1995年7月,省委、省政府毅然作出了实施“121”雨水集流工程建设的决策。即干旱山区,每个农户利用场院建一处硬化集流面,挖两眼水窖,发展一处庭院经济。“121”工程,它不仅闯出了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水利建设的路子,而且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群众疾苦的最大关怀,体现了省委、省政府从甘肃省实际出发解决问题的实事求是的思想和创造精神。不仅有效缓解了山丘区的缺水矛盾,而且也为这些地方的扶贫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20多年来,全省已累计建成各种积蓄水窖297万眼,稳定解决了263万人的饮水困难,并发展集雨节灌农田550万亩。

    窖水解决了大问题,但终归不是解决用水问题的根本之计。碰上大旱时,窖水也有顶不住的时候。

    让老百姓喝上安全的水,成为省委、省政府关注民生的一大实事。2000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甘肃省相继实施了人饮解困工程、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一个个润泽陇原的生命工程,成了村民渴盼已久的真正的“甘霖”,滋润了他们的心田。截至目前,已累计解决了1396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

    不过节,不逢会,就因为水来了,千百年旱塬的村子鞭炮齐鸣。“八辈子不敢想的事,今天咋就像梦一样实现了?”许多待在家里的村民急切地拧开自家的水龙头,把所有的容器都接得满满的,生怕自来水不再来似的……人们一个个把手伸到水管下面,看着那水怎样欢跃地流过指尖。

    那喜庆的炮声,每一次震响,都在村民的心头荡起一阵欢乐。在这一个个苍凉的山村,何时有过这般盛大的节日?繁衍生息于此的人们何曾尝过这曾给生命以灵性、给大地以绿色的甘泉啊!

    这水,醉了山,醉了树,醉了一乡人,也醉了整个陇原大地!因为,自来水来了,干旱山区苦涩的生活便销声匿迹了,生产生活方式也改变了。

    有了水,靖远县若笠乡曹岘村村民杨德秀家以前的8个水缸,大多“下岗”了。只有一个放在水龙头下边。另外4个扔在了院子角落里,3个装起了面粉。

    更重要的是,有了水,村民被挑水担压着的肩膀完全解放了。现在杨德秀的儿子和其他村民放下挑水担,纷纷进城打工了。若笠乡上马了滴灌工程,种起了以前从未种过的药材。

    生命工程引来的生命之水,在甘肃农村引发了一场深远的革命。

    流域治理谱新篇——水资源节约保护迈出重要步伐,陇原人与自然和谐这一大梦想开始破题

    地球因为有水才有了生命,人类因为有水才创造了文明。没有什么比“水”,更能折射出“生态文明”的深刻内涵了。

    千里陇原对此更是感受颇深。这些年来,全球变暖,土地沙漠化,以及严重的破坏性开采,让这片土地不堪重负,特别是河西内陆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更是引起广泛关注。

    甘肃人知道,他们要滋润的,不仅仅是干裂的嘴唇。

    张掖市地处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流域中游,长期受水资源短缺之困。从2000年起,为了挽救生态日益恶化的黑河流域,国务院作出了黑河中游每年向下游分水9.5亿立方米的决定,张掖市水资源短缺进一步加剧。

    对于长期受缺水困扰而又用水粗放的张掖来说,如何立足有限的水资源图谋发展,成为新世纪的头等大事。

    2002年年初,水利部确定在张掖市建立全国第一个节水型社会试点。这被称为是我国治水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探索,为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水权制的实施成了节水型社会试点的突破口。它像一个无形的“紧箍咒”,纠正着群众无限制用水的陋习。现在张掖每个农户都有一本“水权证”,每本水权证都明明白白地标明每户农民每年可使用多少水资源。

    2006年9月,张掖市试点通过水利部验收,被授予“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的称号。以水定产业、以水调结构、以水促发展,一个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的诞生,为拯救下游绿洲及恢复生态平衡打造了一种长效机制。

    张掖市人民一点一滴节约下来的黑河水,给干涸多年的额济纳带来了绿色和生命。2000年至今9年的调水,使黑河下游周边生态环境已恢复到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居延海再次重现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旖旎风光。

    水权改革也牵住了石羊河治理的“牛鼻子”。

    石羊河,一条发源于祁连山的内陆河,一条充满传说和承载温暖的古老而美丽的水系。它千年清澈,曲折婉转,滋润出民勤绿洲,撑开了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

    然而,随着石羊河流域人水矛盾的不断加剧,水资源开发利用严重过度。石羊河流域成为我国内陆河流域中人口最密集、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用水矛盾最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流域之一。

    如今,能够正常流入民勤的河水已由上世纪50年代的5亿多立方米,锐减至现在的不足1亿立方米。民勤的生态恶化程度已极其严峻,天然植被成片枯萎、死亡,土地沙漠化、盐渍化进程加快,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勤及石羊河流域的生态与环境问题。温家宝总理针对石羊河流域生态问题,先后十几次专门批示。他强调: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如何解决这一区域内持续恶化的生态问题,如何保持石羊河流域人与自然的平衡,根本出路在于节水,成为一个具有前瞻眼光的科学决断。甘肃省正是沿着这一思路,全力破解石羊河流域生态问题的真正难题。

    从2002年开始,甘肃省便组织开展了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编制工作。省人大常委会还颁布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省政府也批准实施了《石羊河流域地表水调度管理办法》等4个规范性文件。

    2007年年底,《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正式获国务院批准。规划重点治理工程总投资47.49亿元,其中2006年-2010年项目投资31.04亿元,2011年-2020年项目投资16.45亿元,投资以中央投资为主。

    国家工程,绿色梦想。为了保护共同的家园,武威市明晰了初始水权,建立起灌区、乡镇、村组(用水者协会)和用水户四级台账,初步实现了水票制供水和用水户刷卡取水。关井压田成了他们义无反顾的选择。

    关井压田后,农民收入咋办?武威人找到了设施农业这把金钥匙,将日光温室产业打造成了新的支柱产业。武威市还以水调结构,种草养畜成了农民致富的新路子,一种节水高效的新型生态型经济日益凸现。

    通过3年治理,目前,石羊河流域总用水量累计减少5.9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开采量减少了3.4亿立方米,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取得了良好开局。

    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走出了第一步。然而,甘肃省对生态治理并没有停止思索,停止探求。

    在启动敦煌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同时,甘肃省积极开展敦煌党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关闭机井,衬砌渠系,给棉花地里“打点滴”,削减农田灌溉用水,为的是一个目的,不能让敦煌重演楼兰悲剧。

    在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甘肃省的水生态修复也取得巨大成就。截至2007年底,全省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7.92万平方公里,比1978年的1.7万平方公里净增6.22万平方公里。卓有成效的水土保护及蓬勃发展的生态建设,宛如一颗颗碧玉,浸润着陇原的生态环境,遏制着甘肃省水土流失的恶化趋势。

    大幕正在开启,建设如火如荼。如果说甘肃省水利建设者们历尽千辛万苦已经改变了一方生态,那么,正在和即将发生改变的,就是黄土地的明天!对于甘肃的人和地,那或许就是一种自然的宁静、人文的和谐,以及二者交汇之下心灵的开阔。(宋振峰)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链接
· 张宝顺强调:加快实施兴水战略 统筹搞好水利建设
· 人大常委会将开展畜牧法执法检查和水利建设调研
· 黑龙江投400多亿大兴水利建设 完成现代水利转变
· 陈雷考察了解太湖流域水利建设、管理和改革情况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