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商务部:中非经贸合作稳步发展 合作机制日臻完善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11月04日   来源:商务部网站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在“平等互利、注重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中非双方经济互补性很强,合作潜力巨大。特别是近年来,在中非合作论坛的推动下,中非经贸合作领域不断扩大,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合作水平大幅提高,非洲已成为中国的重要合作伙伴。

    一、合作机制日臻完善

    目前,中国同非洲的53个国家均有贸易往来。在与中国建交的49个非洲国家中,有45个国家与我签署了“贸易协定”,有31个国家与我签订了“投资保护协定”,有10个国家与我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有42个国家与我建立了“政府间经贸联(混)委会机制”。

    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非传统友好合作关系,中非双方于2000年共同创立了中非合作论坛,论坛成为中国与非洲国家开展集体交流与对话的有效机制和深化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对双边关系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2006年11月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揭开了中非关系新的一页,中非双方确立了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胡锦涛主席宣布了支持非洲国家发展的8项举措,受到非洲国家的热烈欢迎。

    二、中非贸易快速增长

    中非贸易额自2000年突破100亿美元以来,保持了33.5%的年均增幅。2008年,中非贸易额达到1068亿美元,提前两年实现了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峰会上提出的“到2010年中非贸易额实现1000亿美元”的奋斗目标。2009年上半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中非贸易额371亿美元,同比有所回落。

    中国商品物美价廉,适合非洲市场的消费需要,深受非洲人民的喜爱。同时,中方也采取了给予非洲最不发达国家部分输华产品免关税待遇、举办非洲商品展、派出采购团等措施,进一步向非洲开放市场,推动双边贸易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据中国海关统计,自2005年1月1日开始实施对非零关税至2009年6月底,中方累计进口非洲受惠商品8.9亿美元,涉及31个国家的478个税目商品。如今,南非的红酒、突尼斯的橄榄油、乌干达的咖啡、尼日利亚的木薯、埃塞俄比亚的芝麻等已被中国消费者广为熟悉。

    三、对非投资实现跨越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非洲投资环境的逐步改善,中国对非投资稳步增长。北京峰会以来,中方采取了设立中非发展基金、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等措施,支持和鼓励中国企业对非投资,对非投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根据中方统计,截至2008年底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存量达到78亿美元。在今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资快速下滑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对非直接投资(非金融类)逆势而上,1—6月达5.52亿美元,同比增长81%。

    中国在非洲设立企业近1600家,分布在农业、电信、能源、加工制造及餐饮服务等诸多领域,中赞友谊农场、海信南非有限公司、莫桑比克信达水产公司、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加蓬三利木业有限公司、多哥同美药厂等企业都已经在非洲安家落户。对非投资带动了我产品和设备出口,拓展了企业发展空间,实现了自身良好发展;同时,为非洲国家带去了适用技术和管理经验,增加了当地的税收和就业,为当地培养了建设人才,支持了非洲国家经济发展。

    四、基础设施领域合作富有成效

    为帮助非洲国家提高自主发展能力,中国政府向非洲国家提供了大量无偿援助和具有优惠性质的贷款,中国金融机构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也向非洲国家提供了各类商业贷款,用于缓解非洲国家的资金瓶颈,支持其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企业凭借成熟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参与非洲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目前,非洲市场已成为中国全球范围内承包业务的第二大市场(仅次于亚洲),对非业务约占中国企业全球工程承包市场份额的35%,主要集中在阿尔及利亚、苏丹、尼日利亚、安哥拉、埃塞俄比亚、赤道几内亚等国,涉及房屋、交通、通讯等多个领域。

    中国企业在非洲实施的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安哥拉洛比托港码头扩建、加纳布维水电站、利比亚霍姆斯—锡尔特铁路等项目以良好的质量和较快的建设速度赢得了当地政府和业主的广泛赞誉,其中一些工程被非洲人民誉为“中国标准”、“中国速度”。如中国路桥集团公司承建的肯尼亚109国道项目质量好,标准高,被当地政府和人民亲切地称作“中国路”。这些项目的实施既帮助非洲国家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减贫脱困,实现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也促进了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加强了中非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

    五、对非援助成果显著

    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中国人均GDP水平还很低,有近2亿人口尚未达到世界银行制订的每人每天1.25美元的最低生活标准,自身发展任务艰巨,减贫压力巨大。尽管如此,50多年来,中国一直坚持向非洲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中国对非援助属“南南合作”范围,充分尊重受援国意愿,真心帮助受援国发展经济,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干涉受援国内政,也不损害第三国利益。

    迄今为止,中国已为非洲50多个国家援建900多个项目,涉及农牧渔业、轻纺工业、水利、电力、通讯、交通、食品加工业等各个领域。多哥糖厂、马里塞古纺织厂、毛里塔尼亚友谊港、突尼斯麦崩水渠等一大批项目,建成后一直在受援国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国还为非洲国家培训了3万名各类人员,派遣技术人员35万人次,减免了33个非洲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部分对华债务。从1963年派出第一支医疗队至今,中国先后向非洲派出医疗队员1.7万多人次。

    金融危机对包括中国和非洲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深刻影响,非洲国家经济基础薄弱,受到冲击尤其严重。中方在各种场合多次呼吁,国际社会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不能忽视发展问题,不能以危机为由逃避对非洲国家的援助承诺,要继续推动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特别要照顾非洲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利益。2009年2月,胡锦涛主席在出访非洲国家时表示,尽管中国自身也面临困难,但是中方将认真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确定的各项援非举措,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继续增加对非援助、减免非洲国家债务,扩大对非贸易和投资,加强中非务实合作。胡主席强调,越是在困难的时候,中非越要相互支持、通力合作、共克时艰。

    我们愿与非洲国家一道,在“平等互利、注重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共享机遇、共迎挑战,采取切实步骤和措施,进一步推动中非友好合作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全面发展。 

 
 
 相关链接
· 专访:中非论坛为非洲开展国际合作起到示范作用
· 杨洁篪谈中非关系:继往开来 奏响中非友好新乐章
· 中国政府全面履行中非论坛北京峰会对非免债承诺
· 专访张明:中非合作论坛促进全世界对非洲的关注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