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国土资源部召开地方在部机关挂职干部座谈会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12月14日   来源:国土资源部网站

    12月4日,国土资源部召开地方在部机关挂职干部座谈会。座谈会上,徐绍史部长对挂职干部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寄予殷切希望。16位在部挂职的地方干部,结合地方工作实践,畅谈了感想体会。地方挂职干部座谈发言闪现出众多思想火花。

    新境界与新高度

    尽管部机关工作任务繁重,标准很高,但大家敬业精神强,整体素质高,作风扎实,充满团结向上的工作气氛。地方到部里的挂职干部谈到新岗位上的见闻,都是感慨万千。

    来部时间最短的挂职干部是重庆市江津区国土资源局办公室的陈先云。座谈会召开的那天,正是他来部工作的第六天。之前的五天,每天都很充实、饱满,都有工作需要加班。一到部机关,他就觉得身上的责任和压力大了很多。

    在部开发司挂职副司长的王昆,以前在不少岗位工作过,也有同样的感受。他说:“部机关干部的工作强度真的很大,节奏也很快。很多司领导经常晚上加班,出去调研,也是用周末时间。体现了一种积极向前、时不我待的工作作风。”

    肇庆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水华说,地方干部到国土资源部机关,是“实实在在的挂职”。在部执法局挂职九个多月,李水华最大的感受,是有职、有权、有责、有家。虽然辛苦,然而辛苦过后,感到有收获,有提高。

    来部挂职三个月后,赵子基即将回到派出单位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在座谈会上,他诚恳地说:“通过这次挂职锻炼,不仅使我在思想和工作上站得更高,看得更广,想得更多,能力更强;更为重要的是,这次挂职增强了我学习的动力,到部里后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了,感到自己需要学习了解的知识和信息太多了,这种动力会影响到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受益终生。”

    罗岱,重庆市渝中区国土资源分局办公室副主任,来部挂职一个月。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快适应部里的工作,如何圆满完成上挂任务,是他现在最大的思考。用他的话说,他的目标就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提升自己,学以致用。争取通过1年的挂职锻炼,把部机关通晓全局、政策措施熟悉、综合分析能力强的特点与地方了解实际情况、操作能力强的特点结合起来”。

    从基层实践着眼分析存在问题

    在推动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过程中,机关作风的转变是一个重要话题。地方挂职干部了解地方需求,对于机关工作无疑带来了一股新鲜空气和活力。他们对如何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也都有很好的建议。

    姚大全在部执法局挂职工作半年了,之前在安徽省合肥市经济开发区国土资源分局当副局长。他说,如今国土资源工作面对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的双重挑战,地方国土部门面临着地方政府和国土资源部的双重领导,整个国土部门都承载着前所未有的“两难”压力。只有迎难而上,关注这种现象,倾听地方声音,有针对性地改进国土资源行政管理工作,才能做到积极主动服务;有针对性地开展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才能做到严格规范管理。

    来自内蒙古自治区的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乌海市的郝健宏,10月底来部挂职。她说,如何做到既保障地方经济发展,又能合理、合法地按政策办事,是自己在工作中经常要面临的问题。

    陈安祥,这个来自“5·12”地震灾区的挂职干部,带着感恩的心,努力学习着部里和兄弟省市先进的经验和做法,以期回到成都之后,能为家乡的国土资源工作做出更出色的成绩。他认为,国土资源管理应该在更高层次上谋划一个更大的格局,现有的法律法规缺少一些战略性,比如,海域资源统筹规划和利用不够,基本农田和耕地保护的基本国策普及力度不足等。还有一个问题,当前全国对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看法和观点并不完全一致,对此缺少明确的目标和指导。

    在16位挂职干部中,还有几位是国土资源系统外的。比如,应正南、杨勇,来自浙江省,一个是台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一个是湖州市吴兴区政府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应正南认为,现在部里的工作在沟通环节上,书面交流过多。杨勇认为部省干部双向交流不足。浙江省国土资源厅的宋迎新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她说,各部委间的沟通和协调还不在最佳状态,所以开展工作难度比较大;部内各司局之间沟通也存在一定问题,如此形成的一些政策,实际操作中会遇到麻烦。

    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征地管理处处长费诚,在部挂职工作已经快半年了。他认为,部里的工作涉及的技术性管理、形式管理太多,对制度设计重视不够。比如,征地的前置条件过多,严重影响了工作的效率。

    参会的挂职干部还针对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比如,他们提出矿产资源规划在矿政管理中地位和作用显得相对薄弱,规划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活动的宏观调控和规范矿产资源管理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提高资源保障能力,搞好整装勘查,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无兵可用,无地可干;矿产资源整合过程中应该真正找到难点和切入点;要加强作风建设,有效开展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保持领导班子更有活力。

    对不断提升执行力的期待

    大家还从加大培训力度、加强部省双向交流、掌握话语权、差别化管理、深入基层调研等方面,对部机关工作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建议。其中,谈到更多的,是国土资源利用违法与执法。

    来自青海海东地区国土资源局副局长米林春说,基层违法有一个原因是法律的知晓度和普及率较低。执法难度大,则是因为执法手段单一、力量薄弱。

    应正南提出,加大执法力度必须做到依法行政和综合治理,要配强执法队伍。他说,国土部门执法力量薄弱,人员素质不齐,执法水平不高。应该充实队伍力量装备,加强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和法治水平,加强依法行政。

    来自廊坊市国土资源局的张璐,对执法有着比较深的体会。她认为,国土资源执法手段多是行政手段,强制性差,而运用法律手段时,程序又非常复杂,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她建议,希望部里能够会同法院,设立一个土地法庭,对口处理土地案件,以更好地利用法律手段,把执法工作执行得更好。

    还有不少挂职干部在改进执法工作的建议中,谈到了共同责任机制的构建。

    杨勇提出,要细化共同责任的落实,完善上下联动机制。他说,应该把责任量化、细化、最小化,把它落实到最基层的乡镇政府的身上。此外,要将土地管理重心下移,放权基层。

    敬顺银认为,针对国土资源执法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坚持“责任明、约束硬、激励实”的原则,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导、各部门联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国土资源联合执法新机制。一要完善责任机制。做到权责一致,确定的责任、目标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二要完善约束机制。建立问责制度体系,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强化责任约束机制,增强责任意识。三要完善激励机制。建立绩效考评体系,直接与责任人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挂钩,激发其责任心和积极性。

    困扰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还有土地的合理利用问题、体制机制创新等等。

    姚大全说,在企业狮子大开口、信口要地面前,政府和国土部门缺乏有效的拒绝手段。用投资强度来衡量用地规模的手段已很落后了,现实中也没办法核算。因此,国土资源部门要从细节入手,制订出《国家用地规范》,规定各行各业的用地标准,同时还要重点对用地的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建设时序、建设资金等进行规范和约束。他认为,用《国家用地规范》管理土地,是改变数据管理、实现管理权限下移、实现节约集约用地的有效途径。

    徐绍史部长在认真听了每位挂职干部的发言后对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表示感谢。他希望挂职干部应带着点上、地方上的具体问题以及面上的重大问题,充分利用在机关挂职的有利条件,多思考、多研究、多出成果。

    三个半小时的座谈,气氛热烈、真诚。参会的部领导、司局领导详细记录着每一个观点、每一份建议。交流,也是一种力量。在这种特殊的交流中,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团结一种和谐,一种国土资源系统锐意创新扎实推动改革,进一步做好国土资源工作的决心。

 
 
 相关链接
· 国土资源部下发通知加快供销合作社土地确权登记
· 国土资源部通知决定举办第一届国土资源青年论坛
· 国土资源部召开会议传达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精神
· 国土资源部农业部通知划定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