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土资源部扶贫开发工作回眸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10月22日 13时41分   来源:国土资源部网站

扶贫攻坚 造福老区
——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土资源部扶贫开发工作回眸

    自从25年前走进江西赣南这片红色热土,国土资源部扶贫开发的脚步就没有停歇。党的十六大以来,新变化随着新理念不断出现,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在扶贫开发中探索破解国土资源管理难题。从土地规划到矿业开发,从地下水勘查到地质灾害防治,从输送政策、措施、人才到提高扶贫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十年来,国土资源部的扶贫开发工作,着眼的不是一地一时之贫困,而是贫困地区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百年大计。

    正因为此,国土资源扶贫工作在这些年焕发出了别样的生机活力。

    从赣南走出——行业特色扶贫开发之路越走越宽

    2012年春节前夕,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到赣南考察慰问。在刘光登老人家里,这位将近期颐之年的老人恳切地对徐部长说:“感谢国土资源部,你们在村里作土地整治,地比以前多了,还让我们住上了新房子。”历经过将近一个世纪风雨的老人,对国土资源部扶贫开发工作的肯定,一定是发自肺腑。

    多年来,扶贫工作者的汗水洒满了赣县、上犹、兴国、宁都、于都、会昌、安远、寻乌八县的山山水水。2002年,湖南省新田县也成为国土资源部的定点扶贫对象。

    从赣南开始,国土资源部一步步探索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扶贫开发之路。

    十年来,国土资源部为赣州市安排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39个,15万多群众从中直接受益;新增耕地面积3.6万亩,可解决3万多人的长远生计。湖南省新田县也通过18个土地整治项目新增耕地7253亩,极大地改善了项目区农业基础条件,带动周边7万农民增收。

    整村推进,将新农村建设和土地整治有机结合起来,是国土资源部定点扶贫的重要成果。2002~2010年,国土资源部相继在赣州市8个定点扶贫县开展了9个新农村建设示范项目,实施田、水、路、林、村、房综合整治。曾经凋敝不堪的安远县孔田镇太平村,而今山上是绿色银行,山下是优质粮仓,田间是美丽村庄,成为土地整治、现代农业开发和新农村建设为一体的示范村。十年来,国土资源部为赣南八县修路架桥建设水利基础设施,直接帮扶贫困村284个,项目覆盖受益贫困村1043个,受益2.221万户,11.96万人。

    国土资源部历来注重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赣州的矿业经济就是在国土资源部的帮扶下一路做大做强的。从2002~2011年,国土资源部在赣州市共部署地质大调查、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22项,累计投放资金逾亿元,同时对主要矿产资源进行资源潜力调查评价,提高基础地质工作水平。赣州市的产业经济布局由此有了科学依据。如今,赣州市钨的探明储量世界第一,稀土探明储量全国第二,矿业经济已成为赣州市的支柱产业。湖南省新田县也通过矿产资源远景调查改写了无矿的历史。

    把国土资源工作中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运用到扶贫工作中,堪称国土资源部扶贫开发工作的独门秘笈。2002年,国土资源部在赣州市实施了国土资源航空遥感综合调查,圈定了125万亩宜果、宜烟、宜茶产业发展区域;2007年以来,在赣州市和新田县实施农业地质调查,为两地的农业发展规划、特色农业产业布局、国土整治、生态建设、地方病防治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如今,赣州市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脐橙种植基地。

    扶贫工作,还为当地群众解决生活难题。新田县地处岩溶地区,几十万人口长期受困于饮水难题。国土资源部发挥行业优势,不但基本查清了新田县地下水资源分布规律,还在2009年实现了找水突破。截至2010年底,通过钻井和开发利用岩溶水,新田县5.65万人、4万头牲畜饮水困难问题得到解决,7600亩农田灌溉得到改善。

    扶贫工作,时刻将当地群众的安危放在心上。十年来,国土资源部投入上亿元资金,在赣州市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和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基本摸清了赣州地质灾害的分布情况和规律,有效地防治了矿山次生地质灾害,控制了水土流失与污染,极大地改善了矿区生态环境。

    扶贫工作,始终不遗余力地“扶智”。通过实施教育培训项目,提高了贫困地区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培养了一批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同时,国土资源部在赣州市建起了8所国土资源希望小学,让7000名农村孩子有书可读;改造了24所贫困乡村学校危房,1.5万名贫困学子免受威胁。国土资源部积极面向直属单位干部职工和社会募捐,筹措资金240万元,在赣州市和新田县走访慰问贫困群众1132人次,资助贫困学生2070人。

    国土资源部的扶贫开发之路特色鲜明:首先,找准地方经济薄弱点和经济发展潜力,有的放矢;其次,立足国土资源管理职能,发挥行业优势,输送政策、项目和资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授贫困地区以鱼,更授之以渔;再其次,贴近民生,以人为本,时刻把人民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让人民群众真切实在地享受到扶贫工作的成果。

    可以说,国土资源部十年扶贫,奠定的是贫困地区发展的百年基业。

    在坚持中创新——优良传统酝酿出全新扶贫机制

    十年来,国土资源部始终秉承优良的扶贫传统。

    国土资源部历届党组都高度重视定点扶贫工作,把推动定点扶贫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作为国土资源管理的中心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历任部长对扶贫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分管部领导坚持每年深入定点扶贫县实地调查,摸清情况,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成立了国土资源部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对扶贫工作进行总结部署。每年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拨出专款用于扶贫工作。每两年派出一批优秀中青年干部到赣州市和新田县挂职,做到帮扶在乡村,联系不断点,工作不断线。加强扶贫开发项目规范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徐绍史部长还把中央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联系点挂在赣县,确立了国土资源部支持赣县经济社会发展八项措施。

    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求新求变,不断创新和拓展扶贫开发机制,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政策、项目扶持和资金支持,提高扶贫开发效能,是国土资源部十年来矢志不移的追求。

    大扶贫机制就是在继承传统中求新求变中结出的成果。国土资源部历来举全系统之力扶贫开发,如何才能将方方面面的力量高效、有序地集结成最大合力?国土资源部通过与江西省、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和省地质勘查局共同构建大扶贫机制,上下联动,使有限的资源发挥了整体优势,促进了扶贫项目的有机结合,帮助当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2011年,国土资源部支持赣县八项措施基本完成。

    随着扶贫工作的不断推进,大扶贫机制本身也在不断深化拓展。在今年启动的乌蒙山片区扶贫工作中,国土资源部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运用市场机制,广泛动员社会、企业和民间力量参与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从举全系统之力上升为举全社会之力,国土资源部的扶贫开发之路越走越宽。

    扶贫开发的回馈——国土资源管理改革创新的重要平台

    扶贫,在改变贫困地区面貌的同时,能不能带来国土资源管理改革创新的新气象?扶贫开发工作能否成为推动国土资源管理改革创新的新平台? 2012年,国土资源部迎来了更艰巨的扶贫开发新任务——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针对这项工作,徐绍史强调:“在推动扶贫开发的同时,探索破解国土资源管理难题,让贫困地区干部群众与我们一起改进工作,推动国土资源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刚刚起步的乌蒙山片区扶贫攻坚工作,就是推动国土资源管理改革创新的一个新起点。针对乌蒙山片区扶贫工作编制的《国土资源部支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涵盖土地政策、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三大方面的18项具体支持措施。每一项,都是国土资源部的重点工作;每一项,都切合当下国土资源工作新形势,体现了国土资源管理改革创新的新精神。更重要的是,《意见》根据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实行差别化的国土资源管理政策,积极探索国土资源管理制度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同定点扶贫相比,乌蒙山片区扶贫攻坚的工作内容、范围、要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土资源部作为先期开展片区联系工作的部委,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困难,但压力和困难中也孕育着国土资源管理改革创新的生机。

    除了18项具体扶持措施,国土资源部十分注重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提出强化可持续扶贫开发理念,积极探索运用市场机制,广泛动员社会、企业和民间力量参与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注重转化运用近年来国土资源管理改革创新的成果,比如,以“联创齐争”为手段,统筹各方,上下联动,共同落实各项扶持措施,推动乌蒙山片区规划的实施。这些举措既整合、拓展了已被证明为行之有效的管理成果,更体现了国土资源部在扶贫开发工作上孜孜不倦的创新精神,是扶贫开发工作推动国土资源管理改革创新的重要抓手。

    此外,国土资源部还承担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的若干项重要任务,包括土地整治、地质灾害防治、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建房、合理有序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等,也都在考验着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水平的同时,为改革创新提供了新动力。

    扶贫新十年——规划为先导,全面推进的扶贫开发新模式

    随着《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颁布,中国的扶贫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国土资源部又将如何谋划下一个十年的扶贫之路?

    立足部门职能,发挥行业优势。以资源利用方式促进扶贫地区经济发展,以转变扶贫开发方式,提高扶贫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为重点,以规划为先导,坚持以抓国土资源中心工作带扶贫、以抓项目促扶贫,以抓大扶贫机制保扶贫,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生态条件,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

    转变扶贫工作方式,改变以往一县一村的扶贫方式,建立以规划为先导,全面推进的扶贫开发新模式,整合国土资源部门资源,发挥大扶贫机制作用,为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土地整治。把新农村建设与土地整治相结合,开展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加大土地整治开发力度,在资金、项目和政策等方面,向有条件的重点县土地整治区域倾斜。

    提升基础地质调查工作水平,加强矿产资源勘查。支持贫困地区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优先安排农业地质调查,促进农业产业合理布局,加快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干旱缺水地区找水工程。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加强山区突发性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加大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治力度。加快矿山环境治理,促进生态环境功能的恢复和改善。

    在今年年初的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启动会上,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曾深情地说:“我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和三省的通力协作下,通过广大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乌蒙山片区一定会在新一轮扶贫开发的伟大征程中绘就磅礴壮丽画卷,贫困群众一定会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向幸福美好的全面小康生活!”

    这幅壮丽画卷,正在国土资源部的扶贫工作中展开。

 
 
 相关链接
· 陕西省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将实施“三大战略”
· 中央考核组在青海实地考核2011年度扶贫开发工作
· 湖北通报四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督查情况
· 重庆市新一轮扶贫开发力争实现“四个转变”
· 甘肃省针对实际困难以科技支撑扶贫开发取得成效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