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十八大上海代表团:民生改善写下新的期待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11月13日 09时40分   来源:文汇报

    民生,一个带着温度的词。每当提起,总能让人心头一热。

    十年民生路,情暖众人心。党的十六大以来,是中国发展进程中民生改善成效最显著的一个时期。我们初步建立了面向全体劳动者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全面实施了免费城乡义务教育,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基本住房保障制度初步形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推进,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民生难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从家人、邻居、朋友那里,感受到民生变化的点点滴滴。尽管每个人感受程度可能不尽相同,但谁也无法否认民生改善的图景,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

    “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连日来,十八大的报告中关于民生改善的论述,引起了上海代表团代表们的共鸣与热议。

    代表们纷纷表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让新一轮的发展谋划,迎来值得期待的美好明天。

    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大报告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报告还提出了‘两个同步’,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充分体现了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路。”

    十八大代表、黄浦区委书记徐逸波对此深有感触:“发展的目的,不是单纯的财富积累,而是让老百姓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老百姓不仅需要GDP增长的自豪,更需要GDP增长带来的实惠。”据他介绍,今年黄浦区花巨资征收的116地块(西块)和露香园路地块,分别开展两轮征询,结果征询第一天,表示同意的户数就达到了通过的标准。“改善住房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给老百姓带来的是最大的实惠,大家怎么会不争先恐后呢?”

    作为一名来自建筑设计行业的代表,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恩芳,见证了这10年来上海推动住房保障的步伐:“从10年前率先实施廉租房的政策,到近年来逐步形成廉租房、经适房、公租房和征收安置房‘四位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上海的大型保障房基地,不少我们都参与了设计,算一下已经超过了500多万平方米。”每次参与,都让刘恩芳深刻感受到上海在让人民“住有所居”上付出的努力。

    “近三年来,闸北区财政收入每年增长10亿元以上,总量从2009年的36亿元跃升到2011年的60亿元;今年1-8月,区级财政收入完成51.06亿元。”在十八大代表、闸北区委书记方惠萍眼中,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的提高,意味着民生上的责任更重。“这些年,我们始终坚持‘财力上有一份增长、民生上就有一份改善’,不断加大对民生工作的投入,让群众从发展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学习讨论十八大报告的过程中,许多代表都深刻感受到这一点——这一个十年,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到“群众利益无小事”;从“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到“务必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党一再强调的执政理念,体现出共产党人的民本情怀。

    缩小差距更注重公平

    近年来,在民生不断改善的过程中,呼吁“均衡”的声音也愈加强烈:无论是教育资源均衡化,医疗资源均衡化,还是对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呼声,背后体现出的是老百姓对民生改善中“公平”二字的期待。

    “十八大报告在谈到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时,不仅强调了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也强调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十八大代表、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副书记徐征认为,这两个“公平”的提出,是从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的实现共同富裕、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就的思想出发,兼顾了全体人民的民生,让收入分配更趋合理,最终实现发展的和谐,社会的和谐。

    今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由石化地区原址搬迁至金山新城正式启用以来,半年内门急诊总量已达55万人次,日均门诊量4000人次、日均急诊量800人次。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最大规模医疗资源布点调整项目——上海郊区三级综合性医院“5+3+1”建设工程中最早开工、最早竣工和最早启用的医院。

    十八大代表、上海市卫生局局长徐建光认为,上海市“大手笔”调整优质医疗资源,体现了政府对医疗资源均衡化发展的重视。“上海新一轮医改‘提升郊区居民享有优质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就是希望医疗资源、尤其是优质医疗资源的布点更加合理,让郊区群众也可以享受,从而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医疗如此,教育同样如此。报告中有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的提法,都呼应着近年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点,呼应着民众对“教育公平”的诉求。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杨荣代表对此充满期待。

    用发展推动民生改善

    解决民生问题,归根结蒂要依靠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没有发展,民生的改善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十八大的报告里提到‘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千方百计,说明这个过程并不是简单的,而是要通过不断的努力来实现。”十八大代表、市社会工作党委书记崔明华说起10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增的目标,特别提到了这是剔除了价格因素的实际增幅。“这个任务并不是轻易就能实现的。期待民生改善,并不等于坐等‘切蛋糕’,而是要通过不断发展,通过共同努力来实现。”

    对此,十八大代表、长宁区委书记卞百平感触颇深。卞百平说,比如在居住条件的改善上,根据年初测算,长宁区剩余19万平方米二级以下旧里改造,区财政要净贴资金约95亿元。“过去5年,我们累计完成旧区改造55万平方米,这巨大的成果,是我们在不惜举债,举全区之力的情况下才实现的。”

    杨浦区同样面临这样的难题。在十八大代表、杨浦区委书记陈寅看来,杨浦区民生需求和民生改善的重点也是在于旧区改造,但从目前来看,压力依然很大。“我们的旧区还有180万平方米,接近8万户,现在每年改造5000户,仅成本就要投入10多个亿。老百姓迫切希望能够更快改造,希望每年8000甚至1万户,但就算如此,还是要差不多10年才能完成。”

    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仍需要靠发展来解决。“居住问题如此,就业问题也是如此。杨浦区大学多,这几年我们重点发展支持性的服务业,比如设计服务业、软件信息服务业、科技金融,当我们通过优势把企业吸引到杨浦,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我们的毕业生创造了很多的就业机会,这无疑是相辅相成的。”

    “发展中我们必然会面对很多困难,我们要量力而行,也要尽力而为。”十八大代表,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市教委主任薛明扬说,我们提倡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我们把群众关注的热点、工作的难点,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和亮点,就是希望在不断的发展中,满足更多人对教育资源的需求。“但即便在上海,同样有区域差别,城乡差别,现在要按照常住人口配置教育资源,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不仅要认识到发展的终极目标,也要认清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这才真正有利于党和政府更好地顺应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代表们相信,只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发展,科学发展,人民群众必将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体面、更有尊严。(特派记者 刘栋 李上涛)

 
 
 相关链接
· 十八大北京团代表热议生态文明建设 建美丽北京
· 福建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继续学习十八大报告
· 浙江省十八大代表:投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甘肃省干部群众学习领会胡锦涛同志十八大报告
· 十八大代表: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新华社党的十八大代表手记:结束语里听心声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