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广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孩子享受优质教育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11月21日 09时18分   来源:广西日报

    蒙山县新圩镇的新圩中学,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初中。4年前,这里的教学楼破旧不堪,教学成绩落后,学生流失严重,曾一度面临撤点并校。而如今,这里的教学楼已焕然一新,各类基础设施完善,教学质量连年攀升,开展的“二元三段”教学模式全面提高了学生素质和成绩,引起不少区内外学校的关注。

    从一所办学设施不完善的薄弱初中到软硬件兼具的特色学校,新圩中学的蜕变,是我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质量得到整体提升的一个缩影。

    为了让孩子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我区在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出实招,做实事”,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倾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优化发展环境,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办学差异明显缩小,群众满意度逐年提高。

    加大投入,办好“每一所学校”

    塑胶跑道红艳耀眼,室内篮球场热闹非凡,橙黄色的课桌椅整齐统一……矗立在田野中的灵川县潭下镇三河渡初中风景优美,图书室、实验室、电脑室等一应俱全,城里学校拥有的设施这里全有。

    “以前我们学校可不是这样子,平房里的教室破烂不堪,生化实验室连个像样的实验桌都没有。一刮风,沙石田径场漫天灰尘,学生纷纷躲着走!”说起该校的“前世”,校长秦艳忠感慨良多。

    崭新漂亮的塑胶跑道,挺拔美观的教学大楼,宽敞明亮的多媒体教室……随着我区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村学校不仅成为当地的美丽风景,各类设施与城市学校相比也不逊色。

    自2010年以来,我区共投入专项资金62.4亿元,统筹实施了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系列工程,帮助农村学校开展扩容改造、寄宿改造以及附属生活设施建设和食堂建设等项目,集中力量解决县镇“大班额”问题和农村学校留守儿童教育住宿问题。

    其中,我区还专门划拨28.8亿元,为全区1.6634万所乡镇初中和农村小学配置各类教学设备、器材和图书,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和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差距,使得山里娃和城里娃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今年刚从三河渡初中毕业的小曾,小学是在桂林市区读的。其父亲听说灵川的农村初中比县城的学校建得还好,上初一时便把小曾送到农村读书了。“硬件设施跟城里一样,环境比城里还好,是个读书的好地方,每天听着鸟叫声起床读英语是我最喜欢的。”回想起母校的学习环境,小曾仍很怀念。

    另外,今年全区预计投入8054万元,用于实施农村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为8148个农村教学点配备数字教育资源接收和播放设备,利用信息技术帮助教学点开好国家规定课程,满足当地适龄儿童就近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

    优化队伍,配好“每一位教师”

    从2006年开始,我区已公开招聘3万余名特岗教师。他们分布在80个设岗县(市、区)的农村中小学任教;通过“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选拔出来的200名优秀本科毕业生,活跃在农村中小学的讲台上,边任教边攻读教育硕士……

    近年来,我区通过“特岗计划”、专项培养计划等多种举措,对农村师资力量进行有效补充,逐步改善农村学校师资学历不高、学科结构不合理等突出问题。

    同时,以“国培计划”和“区培计划”为抓手,采取集中培训、远程培训等方式,大规模、高效益开展农村教师培训;出台相关文件,强化教师队伍的交流带动,明确规定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中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参评特级教师、市级以上优秀教师时,必须要有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支教)1年以上的经历;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制度,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实行工资倾斜政策……

    多措并举,城乡师资逐渐趋于均衡,缩小了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给老百姓带来极大实惠。对此,新圩中学校长高达林深有体会:“以前,学校与其他兄弟学校的差异比较大,学生家长总是想方设法地把孩子往远的重点学校送,不仅学生累,家长也有苦难言。但现在,城乡之间、校际之间软硬件的差距明显缩小,孩子们再也没有必要择校上学了。”

    而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教育均衡的需求,我区不仅着眼于当前,还放眼于未来。

    “从今年起,计划用5年时间,培养5000名左右‘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能胜任小学各门课程教学任务的农村小学教师。”今年6月3日,自治区教育厅召开工作部署会,宣布启动“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

    “这对学生和培养学校都是好事,免费教育调动了考生的积极性,解决了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后顾之忧,也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相关人士如此评价。

    此外,我区在城乡教师队伍交流上还有新动作。今年7月,自治区教育厅启动了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从2013年至2020年,计划每年选派1000名优秀教师到“三区”支教一年;组建学前教育巡回支教志愿团,招募206名志愿者到支教点开展两年支教服务;招募50名具有中小学高级职称的教师送教下乡,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中小学有序流动。

    一视同仁,顾好“每一个学生”

    “让‘该上的’孩子一个都不能少,让‘想上的’孩子都有学校上,让‘能上的’孩子都上得起学。”基于这一理念,近年来我区通过一系列措施,努力保障各类经济困难家庭子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质量,确保“基础教育人人享、教育机会人人有”。

    据统计,2013年我区共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563.89万名学生免除教科书费6.55亿元,为农村寄宿制学校140.11万名学生发放生活费补助16.42亿元,目前该项补助已覆盖全部民族自治县、边境县(含享受民族自治和边境待遇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制学生。

    我区将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切实保障流动人口随迁子女享有与常住户口居民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据统计,2012年我区解决了37万名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并确保入学编班、评优等与城市学生一视同仁。

    除了制度和经费的统筹外,如何更好地照顾每一个学生?答案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又在哪里?答案在于实施课程教学改革。到2013年,我区已有19个县(市、区)开展基础教育学校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建立“学得快乐”与“学得有效”有机结合的学校和课堂新机制,逐步推动全区义务教育质量均衡发展建设。

    监测统计显示,项目实施3年来,近90%的教师和家长认为学生的学习力、信息力、创造力、实践力、人格力都有明显提升;近95%的学生评价自身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升;在学习成绩方面,近70%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提高。

    除了开展试点工作,全区各地学校也纷纷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富有特色的课堂改革。蒙山县以创新教学理念引领中小学课堂变革,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生命主体多元、快乐开放的课堂;龙胜各族自治县以构建开放性高效课堂的研究引领全县课堂教学改革,使学习型课堂、参与式教学得到充分落实……一系列“量体裁衣”的教学改革,大大提高了各地学校的办学质量和育人效益。

    从修缮中小学校舍到配置先进教学设施,从完善农村教师队伍培训体系到大幅增加支教计划,从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到各地百花齐放的课堂改革……这一点点铺就的道路,正在悄然改善我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整体面貌。(记者 罗琦 通讯员 周仕敏)

 
 
 相关链接
· 重庆:90万学生受益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 陕西省就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 图表: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受益学生近3300万
·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受益学生近3300万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