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向 走上又好又快发展轨道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2月06日   来源:人民日报

    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广东,如何率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上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世人瞩目。

    2003年4月,“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思想一经传遍岭南大地,在9100万广东人中就产生了巨大推动力。广东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从速度型转向效益型。

    经历“增长模式之变”阵痛,广东终于露出“转型”喜悦:去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单位GDP能耗、每新增亿元GDP所需建设用地指标等继续回落,而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外贸总额却大幅增长,分别约占全国的1/8、1/7和1/3,实现经济“高台”运行新腾飞。

“软”“硬”兼施,产业结构大调整

    人们不会忘记,改革开放以来的广东经济发展,是速度快、总量大,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导致企业亏损面大,一些行业缺少发展后劲。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如何讲求有效发展?必须加大力度优化产业结构的现实,摆在省委、省政府一班人的面前。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上任不久,就和他的助手们深入调查研究,为把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思想落到实处,广东首先邀请中央8家权威机构的专家对广东的电子信息、电器机械、石油化工等九大工业产业“会诊”。根据专家所开“药方”,广东对纺织服装、建筑材料、食品饮料三大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对电子信息、电器机械、石油化工、汽车四大产业加大扶持力度,对新材料、生物医药两大新兴产业留足拓展空间。

    “把脉”工业九大产业,拉开了广东产业结构调整大幕。广东积极响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抓住农业、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重化工业、装备制造业等高增长性行业,重点建设高效低耗的50家“龙头”企业、20家装备制造企业、25家流通企业,推进“产业高级化、适度重型化”进程。一批技术含量高、效益好、耗能低的产业相继崛起,撑起广东工业“半壁河山”。去年,九大产业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72%。现代农业、服务业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广东还果断“出手”,关闭了2600多家煤炭、化肥、冶炼、水泥、小火电机组等高耗能、高污染的小型企业;压缩冶金、建材、印染、造纸、火电等产能过剩、污染严重产业,高耗能工业占全省工业的比重仅为15.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国家列入能耗监控的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8万吨标煤以上的工业企业中,广东企业只占2.6%。

    “扶优汰劣”是“硬招”,技术进步则是“软法”。广东逐年追加科技投入,全省研发经费年均增长15%以上,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投入2000多项重点项目的技术创新、改造,建成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60家,初步建起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去年,广东GDP达2596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50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跃上1万亿元台阶,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提高到50%,发明专利申请量跃居全国第一,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标名列全国前茅。“创新型广东”正成为广东人的新追求。

层层“设防”,抑制“三高”不松劲

    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带来“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恶果,迫使能源资源短缺的广东不得不“背水一战”,寻求经济“突围”。

    优化产业结构作用之一,就是给投资过热“降温”。广东提出,严把“两关”,有保有压,抑制“三高”——把好“土地审批关”、“资金信贷关”,加大对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农业的投资,控制对产能过剩、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投资,确保投资理性增长,化解经济风险。上个世纪末,广东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长期保持30%以上,有的年份甚至高达40%至50%。近年,广东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则连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2年降至30%左右,2005年降至28%,去年降至16.7%。

    今年2月2日,省长黄华华在广东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报告时欣喜地表示,消费对广东经济增长贡献增大,去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118亿元,增长15.7%,增幅创近10年新高!这是广东经济增长第一次出现了从投资驱动型转向消费驱动型。

    为了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广东专门成立了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领导小组,一手抓高能耗、重污染企业的关停并转,减少能源需求;一手抓清洁生产工程、循环再生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全面推进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构筑循环经济体系。广东还不断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煤、石油的消费比重,引进了LNG(液化石油气)项目,建设惠州大亚湾、深圳东部和前湾、广州珠江等4家LNG电厂,水电、风电、核电消费比例占全省总电能的1/3,大大减少了火力发电带来的资源消耗。

    区域环境规划率先立法,筑起环保准入“门槛”,从源头上防止污染。广东先后制订了12部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并与国家环保总局联合编制《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和《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并通过省人大批准实施,开启全国区域性环保综合规划立法的先河。依据环保法规,广东实施水陆空“联动”,强力推进“碧水蓝天”、“治污保洁”、“珠江综合整治”等环保工程,建设“绿色广东”。全省关停违法排污企业2000多家、限期整改企业8000多家。全省环保投入占GDP比重连年平均达到2.5%以上。

    2005年,广东节能环保转入历史重要“拐点”——单位GDP能耗与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均为全国最低,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两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全国上升广东却“掉头”向下。每新增亿元GDP所需建设用地比4年前下降65%,去年再降18.8%。全省污水日处理能力全国第一,珠江水质在全国七大水系中排第一,21个地级以上市空气质量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优化配置,实现全省“一盘棋”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广东经济“短板”。着眼于全省资源优化配置、产业结构互补,“短板”可以变成“长项”。

    前些年,土地、能源、人力等资源紧张的珠三角地区,积极向外寻求产业转移新空间;东西两翼、北部山区等地,则有意承接产业转移。从这一企业自发的“动向”中,广东省委、省政府捕捉到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信号”,通过每年召开山区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出台发展县域经济举措、制定改善珠江三角洲发展环境和促进东西两翼和山区健康发展等专题规划,为产业转移“推波助澜”。

    2005年3月,广东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提出设立“产业转移园区”等一系列制度创新,要求以市场为导向,推动省内产业转移,整合全省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去年,广东又推出《关于促进粤东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一向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的粤东,产业结构开始调整,经济发展明显加快。

    设立“产业转移园区”,推动珠三角地区与山区资源优势互补,降低企业运营、基建、交易、管理成本,防止重蹈“先发展后治理”老路。目前,广东15个省级“产业转移园区”中,有71个企业开工建设,已建成投产企业42个。这些园区全部建成投产后,将形成年产值1780亿元的经济规模,年可实现利税约128亿元。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腾出土地发展层次较高产业,土地产出率成倍增长。

    在产业高级化和适度重型化过程中,广东坚持全省“一盘棋”,统一规划重大项目布局,加快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整体经济发展后劲。4年来,广东新增高速公路近两千公里,新白云机场、茂名百万吨乙烯扩建等一大批重点项目投入使用。国家新批的20多个重大项目,按照区位、资源优势,全省范围内布局投放。

    优化全省资源配置,拓展了经济发展空间,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这些年,珠三角“龙头”地位得到强化,沿海地区一批现代重化产业、能源、临港工业基地加紧兴建,东西两翼和山区开始跨越式发展。去年,广东5个山区市国内生产总值、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汕尾市委书记戎铁文说:“注重速度、结构、质量与效益的协调,注重跨越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统一,后发地区完全可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记者王楚 刘泰山)

 
 
 相关链接
· 广东经济2006年以来工业结构趋“重”化明显加强
· 曾培炎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 广东在云安试点循环经济 将打造五条循环经济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