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大与小、分与合、快与慢"折射长三角发展新迹象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28日   来源:解放日报

    2007年的春天,长三角不冷不热。然而,变化总是在不经意间悄然发生。

    此刻,集400多位专家两年多心血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刚刚完成包括征求意见在内的各项工作,并正式呈报国务院。值得注意的是,这将是我国第一个由国家批准、跨行政区的区域性规划。

    此前数日,由安徽做东的“‘大长三角’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研讨会”在芜湖市召开,来自安徽、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的学者与官员共商构建“大长三角”经济区。会议气氛热烈而轻松,“大长三角”似已悄然浮出水面。

    长三角在表面平静背后,或许隐含着某些深层变化的迹象。

    大与小:一座城市的另类选择

    天微明,寒意未消。

    年过6旬的赵德贵老两口忙开了。刚盖了6间房,便开了家小餐馆,房子花了老赵近10万元,这是几年前他不敢想的事。“多亏3年前小儿子去上海打工了,现在每月能挣1500元。”

    离老赵家不远处,钱永升也早早地上班了。伴着淡淡的茶叶香,这位台商已在此工作3年了。台资立宇食品有限公司之所以看中这里,就是因为相对低廉的成本和便捷的交通。现在,这家企业生产的茶饮料,已经打进长三角的超市。

    这只是安徽宣城郎溪县的平常一天。东去打工与西进投资,在这个毗邻南京的县城里,已是每天都能遇到的平常事。眼下,当“大长三角”成为热点话题时,这座小城并不发言,只是平静地享受着与长三角交融的生活。

    长三角该不该扩容,是这两年的争议焦点。而话题的再度挑起,则缘于日前的“芜湖会议”。会议提出,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加速,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得到进一步提升,构建“大长三角”经济区时机日益成熟。

    相关建议是,下一步应该从建立长江流域经济体系的角度来构建“大长三角经济区”,范围向西可延伸至黄山、天柱山、大别山山脉,包括合肥在内的江淮、皖江和苏北地区。其实, 从2003年起,马鞍山、盐城等7个城市,不断提出加盟长三角的热切要求。他们不仅期待由此真正进入国家战略层面,也渴望拿到“长三角城市”这张招商“金名片”。

    而专家们总喜欢泼点冷水。长期研究区域经济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罗祖德表示,长三角的经济一体化其实才刚刚起步,成功的经验和案例还不多,如果这时候就贸然扩容,也许只会泛化长三角。眼下的关键,还是要着眼于16个城市的“小长三角”,共同提升区域国际竞争力。

    “大”与“小”的争执之下,郎溪所在的宣城的态度,似乎显得有些另类。6年前,同样是一个初春,宣城市委通过决定,在安徽率先提出要尽快“全面融入苏浙沪经济圈”。一个城市,以市委决定的形式投身一个区划外的经济圈,当时是不多见的。

    但此后,宣城除了积极参加长三角的活动外,并未像其他长三角外围城市那样,正式递交入会申请。宣城选择的背后,到底蕴藏着什么呢?

    宣城市委书记方宁表示:“实践证明,当初融入长三角的思路完全正确。对于我们这样内陆城市,如果不主动融入苏浙沪,就会拉大与发达地区的差距。现在,我们已经把自己作为长三角的一员来思考了。”

    或许,方宁的言下之意是,不求名分,但求实质。近年来,这个原本在安徽不太起眼的城市,当地人六成左右的日用品来自浙江,每天最早看到的报纸是南京的几份早报。招商引资的增速更是跃居全省前茅,其中90%以上来自长三角。今年已经和即将启动的5条高速公路,全部通往长三角。用当地人的话说:“只有进一步做好基础工作,融入才能水到渠成。”

    从某种意义上说,长三角长大是大势所趋。因为建设“大长三角”经济区,有利于拓宽腹地资源,带动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对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推动作用。而眼下的问题,只是时机与范围的把握与界定。

    超越“大”“小”之争,对长三角及其周边区域而言,合作共赢才是根本。而宣城的务实做法,或许具有一些借鉴价值。

    分与合:一份规划的深远影响

    早春三月,似乎并非收获时节。而在徐长乐看来,一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果即将瓜熟蒂落。

    作为长三角问题专家,两年多来,徐教授一直在做《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目前,规划草案已完成包括征求意见在内的各项工作,并正式呈报国务院,只待与京津冀区域规划一起审议通过,应该就在眼前了。”

    去年11月,该规划草案向相关省市征求意见时,便引起了各界广泛关注。因为这是一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尝试,力图以市场经济的方式,解决市场本身不能解决的问题,解决单个行政主体解决不了的问题,其核心是推动长三角由“分”到“合”,加速区域一体化进程。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我国第一个由国家批准、跨行政区的区域性规划,这份长三角规划纲要是首次用区域规划的形式来调整经济格局。为了编制这个规划,动用了近400人。同时,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国家发改委领导和各有关省市领导都是领导小组的成员,并成立了由3位院士参与的专家顾问组,动员了有关部门和社会有关方面以及规划区域内的精干力量参与。

    然而,在被寄予厚望的同时,在长三角“促合”上,该规划是否真有一蹴而就的效果,不少专家持谨慎态度。目前而言,阻碍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关键,还是行政区与经济区之间的矛盾。而规划纲要是从总体上指明长三角未来发展方向,包括空间布局、产业布局以及城镇布局等。但是,各城市之间怎样打破行政壁垒、加强合作,似乎一下子还看不出来。

    显然,眼下的长三角,正由以行政区为主的管理经济的模式,逐步向行政区和经济区并重的管理经济的模式转变过程中,最需要改变的是“行政区经济”思维。更明确地说,长三角大融合不仅需要新规划、新政策,更要用新体制作保证。

    近日,一份研究报告指出,随着长三角区域新的协调机制确立和运行,地方市场分割对区域协调发展的阻碍作用已经下降了近50%。目前,长三角区域合作不同层次的制度设计也逐渐成形。第一个层次是苏浙沪两省一市主要领导的不定期会晤,目前已确定能源、环保、大交通、科技等合作专题;第二个层次是每年一次的苏浙沪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这个常务副省长级别的座谈会以“项目推进”的形式,下设一系列专题组推进具体工作;第三个层次是16个会员城市的市长联席会议制度。

    显然,长三角区域协作已经从务虚走向务实,从沟通走向协作,现已进入以专题合作为抓手,推进制度衔接的阶段。换言之,长三角正从“分割”走向融合,制度合力正在形成中。而同时,也要辩证看待“分”与“合”的关系,“合”是目标与方向,但还要各个城市分头去实施与落实。

    有了规划,关键是要有人执行,规划才能生效。对于长三角城市而言,不能仅仅眼光向上,不能一味寄希望于“上面”来协调区域发展。应该看到,区域规划编制主体是长三角16城市,实施主体也是这些城市。而区域协调与否,得益与受害的首先均是自身。

    快与慢:一种理念的根本确立

    3月14日夜,最后一个航班抵达虹桥机场,又一个刷新流量纪录的繁忙春运落下帷幕。不过对于这个历史悠长的机场而言,长年超负荷运行状态已有了改变的可能。

    此前数日,国家发改委批准上海虹桥机场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未来,虹桥机场将拥有2条平行跑道,2座航站楼,并具有年吞吐4000万旅客的设计能力。

    其实,扩建工程只是虹桥综合交通建设的组成部分。为更好地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上海市与铁道部、民航总局经过共同研究,已决定在虹桥机场西侧兴建一座城市综合性换乘中心———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该工程将京沪高速铁路站、城际轨道交通站、虹桥机场新航站楼等多种交通方式汇集一身。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虹桥枢纽所在及周边区域,都在积极做好对接的综合规划,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长宁区提出,再过5年左右,要使区内的服务业总量占到区GDP的45%。而与虹桥枢纽一路之隔的青浦区,也将改变其核心区域的功能定位,确立服务业的优先发展地位。

    虹桥枢纽只是缩影。这既体现上海更好服务长三角的思路,也折射出这座城市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发展战略。而这两者之间,又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

    毫无疑问,这两年来,长三角协调发展的进程正不断提速。但在很多人看来,进度与预期还有差距,有进一步提速的迫切。在这背后,关键要看到“快”与“慢”之间的辩证关系。

    眼下,阻碍长三角融为一体的因素还不少,而行政区划分割只是表象,其根本在于发展模式的不科学。长期以来,长三角走的是一条资源与投资驱动型发展道路。在这种发展模式下,必然面临能源、土地等各种资源短缺,区域内各行政主体为招商引资等展开激烈竞争,就会使区域一体化困难重重。

    最新统计显示,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0.6%。这意味着,上海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旅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呈加快发展态势,正着力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归根结底,就像上海只有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进程,才能提升城市辐射力,更好地服务长三角一样,长三角协调发展进程要真正进入“快车道”,就必须加快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发展模式的变革。而这,需要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从投资驱动到创新驱动,长三角正面临一次增长方式的根本变革,今后的发展态势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社会结构的转型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快速增强。对于这个区域而言,如果依靠行政力量简单“撮合”,或许快,但难以持续。而只有在发展观念和模式上“突围”,才可能厚积薄发,找到一体化的真正动力。

    如果把目光放长远些,其实长三角的发展,已不仅仅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问题,而是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繁华地带所面临的又一次历史性变革。(记者 高渊)

 
 
 相关链接
· 长三角经济转型显现"同构"趋势:园区"千人一面"
· 长三角1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万多元
· 长三角地区加快“错位”发展 避免“同城效应”
· 长三角区域通关改革全面推广 六关区企业获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