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海内外关注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扩建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12月12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南京12月12日电(记者蔡玉高、石永红)13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将竣工开放。记者11日从纪念馆了解到,纪念馆的扩建工程得到了海内外的极大关注,很多人为扩建工程捐款、捐物。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介绍,自2005年扩建工程奠基以来,纪念馆收到来自海内外的捐款450万元人民币、捐赠文物7908件。此外,还有1000多人报名参加纪念馆的志愿者活动。

    据了解,在450万元的捐款中,有来自香港和台湾的150万元,其他大多为南京各界所捐。

    “最珍贵的还是文物的捐赠,”朱成山表示,自2005年以来,纪念馆一共接受了7000多件文物,其中很多文物来自海外人士的捐赠。如日本名古屋大东仁7次共捐赠了1000多件文物;日本小学教师松冈环也捐赠了数百件文物。此外,来自德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友好人士也向纪念馆捐赠了文物。

    朱成山介绍,在纪念馆的扩建过程中,他们经常接到来自国内外的电话,有的询问纪念馆扩建工程的进度,有的关心纪念馆的布展情况。此外,海内外不少媒体也从不同的角度对扩建工程的进展情况作了报道。

    “正是在海内外人士的关心和帮助下,纪念馆扩建工程才得以非常顺利地进行。”朱成山说,“相信扩建后的纪念馆一定会在国际和平交流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3000件文物见证历史 5件文物独具特色   

    新华社南京12月12日电(记者蔡玉高、徐机玲)在新扩建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即将与公众见面的3000多件文物中,有5件文物独具特色。

    地堡。在步入纪念馆展馆的序厅时,根据历史资料复原的日军轰塌城墙的场景一下子便将人们带入那段灾难的岁月。而在“城墙”的下方,陈列的便是纪念馆最大、最重的文物,它是当年中国守军为了抵抗日本侵略而修建的地堡。这座由南京江宁运到纪念馆的地堡为混凝土结构,高约3.6米,宽约2.6米,墙厚约0.5米,设有3个枪眼,重达32吨,它是中国军队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的见证。

    “轰炸”雕塑。今年12月4日,已故雕塑家、中国现代雕塑事业的奠基人滑田友的家人向纪念馆捐赠了滑田友的雕塑“轰炸”。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当时留学法国的滑田友怀着满腔悲愤和痛苦创作了雕塑作品“轰炸”石膏稿。“轰炸”描写了母子三人躲避日本战机轰炸时的情景,生动地反映出一个伟大的中国贫苦母亲在危急时刻用自己的生命保护孩子们的勇气与坚毅,痛斥了日本侵略者给中国百姓带来的苦难,给人强烈的心灵震撼。

    用来装高锰酸钾的小瓶。在纪念馆展馆的主题展览“日军在南京奸淫”部分,摆放着一个不起眼的小瓶。这个小瓶为我国第一个公开慰安妇身份、今年4月不幸去世的雷桂英老人生前所赠。这个装高锰酸钾的小瓶是侵华日军让慰安妇使用消毒剂用的。看到它,人们便会想到不幸的雷桂英老人,想到那些被泯灭人性的日军虐待的慰安妇。

    约翰·马吉的摄影机和胶卷。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美国圣公会约翰·马吉牧师曾冒着生命危险,用16毫米摄影机,在南京现场拍摄了真实记录南京大屠杀的影像原始素材带,这也是当年留下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唯一影音资料。2002年10月,马吉牧师的儿子大卫·马吉将他父亲当年所用的摄影机、4盒胶卷等文物捐赠给了纪念馆。看到这件文物,人们会想到当年那些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中国难民的外籍人士。正是他们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让许多中国人免受日军屠杀。

    日本为儿童制作的游戏“南京沦陷棋盘”。1937年,侵华日军攻占南京,此后长达一个多月时间内,他们开始了对南京人民的血腥屠杀。而在日本国内,他们大肆庆祝“胜利”,甚至还为儿童制作了游戏“南京沦陷棋盘”。这个由日本名古屋僧人大东仁捐赠的棋盘,刻着一张中国地图和一些中国城市的名字,游戏者可用小旗插在这些地名上,意为“攻占”。这一军国主义教育工具,使人们认识到那场罪恶战争的思想根源,令人警醒。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介绍,和原展馆的100多件文物相比,新展馆中展示的文物数量大大增加,将达到3000多件。这些文物是他们从馆藏的1万多件文物中精心挑选出来的。每件文物背后都有一段历史,它们是日军屠城罪行的有力证据。

    经过两年紧张扩建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将于今年的12月13日,即南京大屠杀同胞遇难70周年纪念日竣工、开放。

 多样展陈方式警醒世人珍爱和平

   新华社南京12月12日电(记者蔡玉高、徐机玲)每隔12秒,一滴水从高空落下,一旁有遇难者遗像的灯亮起后又熄灭,这意味着一个生命的消逝;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时断时续浮现着一批又一批遇难者遗像;三户当年被日军残忍屠杀的遇难者家庭场景被复原……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文物史料之外,新扩建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将借助声光电等形式,为参观者提供更多生动、深刻的展示内容。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依傍金陵古都的长江边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主要的集体屠杀地,当年有10多万具遇难者遗体被抛入江中。在新展厅的序厅,参观者可以感受到当年侵华日军在长江边的血腥罪行。

    在序厅正前方复原了一截“江堤”,中间是一个巨大的花圈,花圈里有遇难者的遗像。

    纪念馆馆长朱成山介绍,用这样的展示方式,在祭奠遇难者的同时,也让参观者能在这样的场景下感悟战争对生命的残酷剥夺。

    和原展馆相比,新展馆在多处采用了场景复原的方式,如倒塌的城墙、防空洞、外籍人士的救助和日军屠杀现场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当年3户被日军屠杀的遇难者家庭的场景复原。

    一个年龄大点的女孩站在小板凳上,从水缸里舀水。另一个年龄小点的女孩坐在地上,而在她们的身旁躺着几具惨不忍睹的尸体……按照当年外籍人士约翰·马吉拍摄的影像资料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的回忆,纪念馆在新展馆中复原了夏淑琴一家9口人就有7人被杀害的惨景。当年被刺了3刀、年仅7岁的夏淑琴和她4岁的妹妹依靠家里剩下的一点锅巴,艰难地生存了14天,直到最后被邻居发现。

    时间虽然已经过去了70年,当77岁的夏淑琴看到这复原的场景时,仍失声痛哭:“当年就是这样的情景!”

    滴答、滴答……每隔12秒,一滴水从高空落下,随着灯的亮起,一位遇难者的遗像浮现眼前。随即,灯灭了,遗像也消失了……

    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在短短6星期的时间内,侵华日军在南京残忍屠杀了30多万中国军民,平均每12秒就杀害一名中国人。

    “12秒,就有一条宝贵的生命消失。侵华日军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灾难。”朱成山说,“因此我们要谴责战争、谴责屠杀、谴责恐怖!”

    朱成山介绍,为了能让参观者更深切地体会当年的历史,他们在新展馆布展中使用了声光电等较先进的展览方式,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增加视觉的冲击力。除了寓意深刻的场景复原外,他们还在展厅中设置了许多液晶显示屏和电脑,不停地放映历史的影像资料。

    “所有的展示方式只有一个目的,即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谴责战争罪行,警醒世人珍爱和平。”朱成山表示。

三座“母亲”雕塑:控诉战争 呼唤和平

    新华社南京12月12日电(记者蔡玉高、徐机玲)寓意深刻的雕塑艺术是新扩建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一大亮点。在多部雕塑作品中,有三座“母亲”雕塑格外引人注目。尽管神态、动作各异,但她们都表现出了对战争的控诉和对和平的向往。

    第一座“母亲”雕塑名为《家破人亡》,是由中国雕塑院院长、南京大学教授吴为山设计的。位于纪念馆大门东南侧的“母亲”雕塑高达十几米,表现的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一位母亲抱着死去的孩子仰天长啸的形象。

    “孩子是母亲的希望,没有了孩子就没有了希望。”朱成山说,“《家破人亡》表现出了饱受战争摧残的母亲绝望的心情。”

    第二座“母亲”雕塑名为《母亲的呼唤》,位于遗址区的墓地广场前。这座立雕高4米,用花岗石雕刻而成。是根据当年留在南京的美国传教士约翰·马吉先生现场拍摄影像中的一位手拄竹棍、正在寻找亲人的老妈妈原型设计制作的。她神情悲愤,左手向前伸着,似乎正在寻找失去的亲人,右手攥紧拳头,表示她内心的愤怒。

    朱成山表示,前两座“母亲”雕塑表现出了战争给“母亲”带来了巨大的伤痛,“母亲”的绝望和无助是对侵华日军罪行的控诉。

    第三座“母亲”雕塑名为《和平》,位于纪念馆新建的“和平公园”内。这座用汉白玉制作的雕塑,是由我国著名雕塑家、沈阳鲁迅美术学院教授孙家彬主持创作设计的。雕塑由手托和平鸽的母亲、追求与期盼和平的儿童组成。

    这座“母亲”雕塑以艺术形式表达了中国人民痛恨战争与屠杀、追求和平与发展、期盼人类美好未来的心愿。雕塑总高30米,寓意纪念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30万同胞,正面的9级台阶,象征人类走向持久的世界和平。

    朱成山表示,母亲是中国传统家庭的象征,也是坚强、不屈的象征。纪念馆的这三组“母亲”雕塑,强烈表现出了战争对中国家庭所造成的巨大灾难,警示爱好和平的人们铭记历史教训,维护世界的永久和平。

 
 
 相关链接
·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完成扩建对公众开放
· 600多位外国友人悼念南京大屠杀同胞遇难70周年
·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展出新发现的遇难者遗骸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