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综述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8月30日   来源:新华社

2008年我国民族地区GDP总量已突破3万亿元

    新华社北京8月30日电(记者李菲、贾楠)记者从国家民委获悉,2008年我国民族地区GDP总量已达30626.2亿元,人均GDP近1.6万元。

    据介绍,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坚持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核心,实施了一系列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如:西部大开发战略、“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对口支援行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兴边富民行动”、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等,都有力促进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据统计,改革开放30年来,民族地区的GDP总量已由1978年的324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3062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17.4倍,年均增长10.2%。民族地区人均GDP已由1978年的248元增加到2008年的16057.26元。

我国民族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快速增长

    新华社北京8月30日电(记者李菲、贾楠)记者从国家民委了解到,我国民族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快速增长,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

    据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民族地区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1978年的76.66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8万多亿元。新修建了一批机场、铁路、高速公路、水利枢纽及城乡基础设施等,重大交通项目包括南昆铁路、南疆铁路、青藏铁路等。

    此外,我国民族地区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0年的414元增加到2008年的13166元,增长了30.8倍。民族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80年的168元增加到2008年的3391元,增长了19.2倍。

民族花儿向阳开
——全国22个人口较少民族取得大发展

    新华社北京8月30日电(记者赵超、贾楠)有1.1万人的裕固族享受着从幼儿园到高中15年的免费教育,有2万多人的京族发展边境贸易使人均年纯收入超过6000元,仅有近3000人的珞巴族在传承文化中走上致富路……

    我国幅员广阔,民族众多,55个少数民族中,有22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在10万人以下,总人口60多万人,被统称人口较少民族。人口较少民族多处在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受历史、自然条件限制,这些少数民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水平比较落后。

    近几年来,各有关地区和部门高度重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加之这些民族群众自身的不懈努力,情况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一些昔日封闭落后的村寨,面貌焕然一新,变成了蒸蒸日上的希望之乡;一些贫困的农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正在大步迈向小康。

    经济大发展,人口较少民族迈上现代化台阶

    聚居于广西东兴市的“海洋民族”京族一直过着“靠海吃海”的生活。然而,上世纪80年代以前,京族人还仅靠捕获的海产品换购食物,非常贫困。进入新世纪,京族人利用靠近越南的区位优势,积极发展边境贸易,逐渐形成了海产品收购、加工和出售的完整产业链,使京族一跃成为生活富裕的人口较少民族。

    2005年,国家制定并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专项规划,政策力度之大、投入资金之多、覆盖范围之广,在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各地各部门已经投入扶持资金29亿多元,安排各类扶持项目8000多个。

    关怀暖人心,浇开幸福花。几年来,人口较少民族群众眼看着公路修到了家门口,电线扯到了山顶上,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使制约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瓶颈”不断被打破。

    昔日封闭村寨,如今面貌一新。到2008年底,人口较少民族640个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指标,均比规划实施前有了大幅度提升。其中,通公路的村占90%,提升32.7个百分点;通电的村占95.3%,提升了9.4个百分点;有安全饮用水的村占81.7%,提升39.2个百分点;通电话的自然村占88.1%,提升50.2个百分点。

    路通了,灯亮了,人口较少民族开始展望未来,谋划发展。各地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农业丰收,畜牧业腾飞。2008年,640个村经济作物总收入8.9亿元,集体经济收入4232万元,劳务输出9.5万人,劳务输出总收入30252.6万元,人均劳务收入3184.5元,比上年增加526元。640个村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948元,比规划实施前增加1064元,增长120%;农牧民人均有粮398.5公斤,比规划实施前增加90.5公斤,增长29%。

    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恩镇文化村下兰屯的科技扶贫良种牛培育基地里,毛南族管理员谭劲仕说:“我们利用政府提供的培育技术,每年向100多户贫困家庭提供用来喂养的小牛。”这一基地每年都要对环江县本地特有的菜牛进行品种改良,除每年出栏约200头牛外,还将配种后的母牛提供给贫困户喂养,出生的小牛也无偿提供给贫困户,每年能给贫困家庭带来超过2000元的收入。

    立足当地,找准定位,突出特色,各人口较少民族向世人展示着一幅幅喜人的发展图景:内蒙古额尔古纳市室韦俄罗斯族乡开展的家庭游项目使俄罗斯族群众脱贫致富;黑龙江开发赫哲族“渔家乐”旅游项目,让游客“吃赫家饭、住赫家屋、干赫家活、享赫家乐”;福建华安县扶持高山族种茶户,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青海循化县把技能培训、劳务输出、扶持特色产业结合起来,“拉面经济”等劳务输出使撒拉族群众尝到“挣了票子,壮了胆子,换了脑子,育了孩子”的甜头。

    民生大发展,人口较少民族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住进这么漂亮的新房,我们只花了1万元。”59岁的达斡尔族牧民塔娜说,如果不是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今天我全家还住在40年前的土坯房里。

    2006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塔拉达斡尔民族乡开始实施少数民族危旧房改造工程,为贫困家庭送来了福音,贫困户塔娜一家成为第一批搬进新居的牧民。蒙古语“巴彦塔拉”的意思是幸福的草原,乔迁新居正是一家人幸福日子的开始。

    国家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专项规划前,人口较少民族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教育落后,适龄儿童入学率普遍较低,平均文盲率为42.3%,有9个民族文盲率超过50%;医疗卫生条件差,355个村没有卫生室,地方病、传染病仍较严重;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薄弱,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贫乏。

    人口较少民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解决了60多万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问题,就意味着22个民族得到了繁荣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和各级财政实力显著增强,人口较少民族地区自身经济实力的增强,都为加快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近年来,各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在教育上,新增或改扩建教育用房6.7万平方米,农牧区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适龄儿童入学率普遍达到95%以上,初中毛入学率多数达到90%以上;人口较少民族聚居乡镇全部实现“普六”,大部分基本实现“普九”,上学难问题基本解决。

    ——在卫生上,新增或改扩建卫生用房3万平方米,使有卫生室的村达到78.9%,提高了34.4个百分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0%以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明显下降。

    ——在文化上,新增或改扩建文化用房5.9万平方米,使有文化活动室的村达到76.3%,提高约54个百分点,能接收广播电视节目的自然村达到84.9%,提高36个百分点。

    ——在社会保障上,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全部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大力实施安居房建设项目,使13217户农牧民告别了危旧房、简易房。

    文化大发展,人口较少民族传承优秀文化

    在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大南沟乌孜别克民族乡,有一家刺绣合作社,当初成立的目的是为了把民间传统的乌孜别克族刺绣文化发扬光大。如今,大南沟乌孜别克民族乡的民族刺绣工艺品不但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形成了统一设计、制作和销售的网络,还因绣品设计精美、图案大方、做工细致而闻名,不少产品远销国外。

    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聚集地。据统计,人口较少民族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每个人口较少民族都有项目列入,22个民族共有38项。而过去,这些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难,抵御外来文化冲击能力弱,许多口耳相传的优秀传统文化面临流失甚至消失。

    近年来,相关部门提出要加强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满足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抢救和保护濒危文化遗产,放手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努力让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焕发新的活力,在文化繁荣发展中释放出强大的生产力。

    把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优势和文化特色优势转化为现实经济效益,既是传承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提高人口较少民族群众生活水平的一条途径。

    多年来,各人口较少民族所在省份充分利用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秀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俗文化和绚丽的民族风情,下功夫把旅游业和传统手工艺品做大做强,做成当地的支柱产业,做成重要的增收来源。黑龙江省为19个人口较少民族村改善学校、医院、文化站设施条件,建立民族歌舞团、民族博物馆、民族风情园等,投入专项建设资金1000多万元。云南省启动7个人口较少民族各建1个小型特色博物馆项目,大力挖掘整理人口较少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实行“小民族”大政策,实施“小民族”大扶持,实现“小民族”大发展。走在发展之路上,创造人口较少民族群众的幸福生活,各民族在团结进步、共同繁荣的康庄大道上不断前行。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链接
·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
· 访谈回放国家民委副主任谈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
· 多种措施并举——我国少数民族干部素质不断提高
· 大陆向重灾中的台湾少数民族同胞送出"温情礼包"
· 第11届亚洲艺术节举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