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创新路上"火车头"—中科院60年推进科技发展纪事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10月31日   来源:人民日报

    悠悠一甲子,漫漫六十年。

    有一个机构,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诞生,始终挺立在创新的潮头。

    这里群星璀璨,从李四光到刘东生,从钱学森到周光召,从华罗庚到陈景润……这里汇聚了新中国科技的奠基人和开拓者,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科技领军人才;

    这里成果丰硕,从世界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到参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到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从“龙芯”电脑芯片到峰值运算速度达到230万亿次的“曙光”超级计算机……这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让世人瞩目的科技成就,为新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建设发展做出了重大的创新贡献;

    这里改革不止,从建立研究生制度到实施博士后制度,从“百人计划”到知识创新工程,从中关村第一个民营企业到建立数百个科技成果转化、孵化机构……这里孕育发展出完整的科研体系,作为“火车头”带动和支持了新中国工业技术体系、国防科技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这里思想深邃,从提出“科学十四条”到迎来“科学的春天”,从成立国情研究小组到发布科学与社会系列报告,从建设青藏铁路到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国家科学思想库,在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科学建议。

    这里,就是中国科学院。

    与祖国同行 与科学共进

    1949年秋,中国科学院伴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诞生。到1955年,在原中央研究院、北平研究院等研究机构的基础上,先后组建了38个研究机构。

    1956年到1965年,是中科院发展的第一个黄金十年。中科院围绕“两弹一星”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组织攻关,开拓了许多国际新兴、国内空白的科技领域,从无到有地研制出中国第一批含氟高分子材料、压电陶瓷、电子计算机、激光器、高速摄影机……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初样星,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气象火箭,为国民经济建设、国防事业和科学发展做出了一系列载入史册的贡献。

    “文革”期间,中科院尽其所能,保留了中国科技的火种。1977至1978年,中科院率先在科技界开展拨乱反正,恢复和新建了大批科研机构,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大批科学家回到科研岗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科院进入高速发展的新时期。特别是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端倪初现,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国家创新能力关系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中科院院长路甬祥说,“要面向知识经济时代,建设中国国家创新体系,这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引擎,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支柱和后盾。”

    从1998年开始,中科院率先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探索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发展道路。12年来,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和重要组成,中科院不辱使命,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重大成果不断涌现,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了骨干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

    自主创新 中流砥柱

    60年来,不管外部是怎样的环境,自主创新的脉搏在中科院从未停止跳动。

    1958年,中科院物理所成功地拉制出中国第一根硅单晶;1960年,王淦昌与研究组发现了“反西格马负超子”,这是人类第一次观察到带电的负超子;1965年,生物化学所与北京大学合作,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这是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

    一次次创业,一步步发展,老一辈科学家爱国敬业、不畏艰难的精神,在中科院一代代传承着。

    几代人拼搏,几代人奋斗,使中科院成为了中国自主创新的中流砥柱。自1956年国家设立科技奖励以来,截至2009年,中国科学院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共获得国家科技奖1080项,其中自然科学奖390项,占全国授奖总数的42%,获得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项,占国家授奖总数的59%;技术发明奖181项,其中一等奖4项;科技进步奖536项,其中特、一等奖39项。

    1988年10月24日,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时说:“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20多年来,这句话激励着中科院一批批科学家搏击在世界科技前沿。

    在专用大科学装置方面,中科院先后建成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兰州重离子加速器、HT-7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大天区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等;在平台大科学装置方面,有上海光源,北京、合肥同步辐射装置等;在公益大科学装置方面,有西南野生种质资源库、长短波授时台、遥感卫星地面站等。这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成,极大提升了我国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科技竞争力。

    在为国民经济服务的应用技术方面,计算所曙光系列高性能计算机打破了国外垄断,沈阳自动化所、声学所等成功研制6000米水下无缆自治机器人,上海技术物理所研制成功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的红外辐射计等关键设备,长春应化所催生了我国自主工艺技术的人造橡胶工业……

    中科院还牵头建设了我国最早的TCP/IP协议网络——中关村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并推动该网络率先于1994年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1997年受国家委托组建了我国的互联网域名注册管理机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科院还建议并组织实施的“中国高速互联骨干网——宽带IP网示范工程”,以全新的技术推动了先进通信技术在我国的迅速推广应用。

    改革体制 与时俱进

    鼓励创新的关键在于机制,要推动科技创新实现大幅度的跨越,必须改变科研活动的组织管理体制,对资源配置机制、评价制度、科技奖励制度等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科院走在了全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前列:率先改革了研究所领导体制,实行所长负责制和所长任期目标责任制,率先建立了“开放实验室”制度,最早创建了面向全国的自然科学研究基金,直接催生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不仅如此,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鼓励科研人员办企业方面,也展开大胆的尝试。1980年12月,物理所研究员陈春先等在中关村创办第一家民办科技实业机构——“北京先进技术服务部”,成为科技人员离开科研岗位“下海”创业的第一人,拉开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序幕。在这股大潮中,中科院员工纷纷下海创办企业。1983年成立了科海公司和京海公司,1984年成立了四通公司和信通公司,这就是中关村初创时期著名的“两通两海”。

    也是在1984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诞生,从初创时仅有11个工作人员和20万元经费,以开发、生产、推广联想汉字系统起家,规模不断壮大,迅速成长为我国信息产业的龙头企业,成长为现在家喻户晓的联想集团。

    1997年,中科院组织力量研究21世纪我国科技发展战略问题,于年底向中央提交了《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战略研究报告。1998年6月,国家科技领导小组正式批准中国科学院开展知识创新工程,作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试点。

    这是一场新时代科技领域波澜壮阔的改革,是中科院建院以来最大的一次布局调整。为了突破学科壁垒,突破研究所局限,突破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研发的分割,发挥综合优势、集中力量做大事,中科院展开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院属法人研究机构由1997年的123家调整为目前的97家,建设了7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部署重大项目111项,投入创新经费近60亿元。十年多改革,中科院在编职工减少了2万人,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增加了8.0%,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比例提升了18%;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平均年龄从1998年的50岁降为2008年的45岁。

    各研究机构的科技目标大幅提升,科教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显著,兴建了大天区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上海光源、西南野生种质资源库等一批大科学装置和创新平台,各研究园区基本达到了发达国家中等水平,科研和教学环境与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一些主流学科已经进入世界前列,一批重要科技方向进入世界科技前沿。

    人才宝库 领军摇篮

    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为了培养跨世纪学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中科院举措不断。

    1985年,中科院实施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随后发布了关于改革职称评定的一系列规章。从1996年起,中国科学院进一步深化职称改革,“按需设岗,按岗聘任”,优化了科技队伍的结构。新世纪,又全面推行包括岗位聘任和项目聘用的全员聘用合同制和以“三元结构”工资制为主的分配制度,引入竞争机制,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奠定了科技队伍竞争提高、动态更新的制度基础。

    1994年,中科院实施“百人计划”,朱日祥、曹健林、卢柯等14人成为首批支持对象。十几年来,“百人计划”为中科学凝聚了大批优秀人才,其中从海外引进的杰出青年人才有1200多位,入选者中已有29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53人担任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71人担任国家863计划项目负责人。

    2004年12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中科院时,专门强调了人才的重要:“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仅要创造一流的成果、一流的效益、一流的管理,更要造就一流的人才。”

    白春礼告诉记者:“我们采取系列措施,要用创新事业吸引和凝聚人才,在创新实践中识别和造就人才,努力造就一批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人才。”

    2009年,中科院全面实施人才培养引进系统工程,系统设计和协调中科院人事制度与政策,构建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和人尽其才要求的流转机制。要在未来5年,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支持领军人才600名,培养支持青年创新人才6000名,吸引和资助海外优秀学者和外国科学家1500名。“我们的目标是力争建设一支代表国家自然科学最高水平,并在国际科技界具有重要影响的一流创新人才队伍。”白春礼说。

    回首60年,中科院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路。“社会的变革是无止境的,科技各领域也有无止境的前沿,创新体制与管理也要不断发展”,路甬祥说:“中国科学院不能停止,必须要前进,科学技术要前瞻,组织结构、人才队伍、管理模式、资源结构也要前瞻,这样我们才能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我们的创新能力才能实现质的飞跃,中国科学院才能真正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一流国家研究机构”。 (记者 赵亚辉)

 
 
 相关链接
· 中科院60年发展道路:科技领域崛起“中国力量”
· 60年来中科院建成一批代表我综合实力大科学装置
· 航天局长到中科院空间中心检查探月工程二期工作
· 中科院副院长会见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代表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