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于2010年1月1日全面启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12月29日   来源:新华社

中国-东盟自贸区:经济合作的加速器

    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  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定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全面启动。这一自由贸易区将拥有19亿人口、接近6万亿美元年国内生产总值和4.5万亿美元的年贸易总额。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启动,标志着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联系上升到新的历史水平,必将为中国和东盟各国的贸易发展和经济合作增添新的动力,对促进世界贸易发展和世界经济复苏也将发挥积极作用。

    一个互利共赢的自贸区

    中国—东盟自贸区启动后,中国与东盟双方约有7000种产品将享受零关税待遇,实现货物贸易自由化。也就是说,双方90%的贸易产品将实现零关税。

    在服务贸易方面,中国与东盟将实质性地彼此开放市场。在投资领域,自贸区的全面建成将使双方相互投资更加自由、便利、透明和公平。

    观察家指出,中国和东盟将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相互投资这三个领域实现三重互动,互利共赢。因此,中国-东盟自贸区将是一个高质量的贸易区。

    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强调,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使双方人民得益”。他说,中国13亿人平时吃的用的许多产品,比如一些新鲜水果,都来自东盟,今后这些产品的价格会下降;与此同时,中国的一些优势产品,比如一些轻纺、电子产品,也将以零关税出口至东盟国家。

    东盟秘书长素林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明年自贸区正式启动以后,我们(东盟)与中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双方贸易关税将进一步降低,同时双方的相互投资也会更加自由。”

    新加坡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主席陈企业认为,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启动将促进亚洲国家间的贸易增长,降低对出口欧美的依赖度,这有助于亚洲经济的稳定。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常务秘书长许宁宁说,由于东盟已与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签订自贸区协定,中国-东盟自贸区启动后,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生产的产品还可享受东盟与这些国家的自贸区优惠关税待遇,从而销往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专家们指出,自贸区的建成还将对区域经济起到稳定器的作用。根据有关协议,中国和东盟国家今后如遇有贸易争端,即使彼此取消自贸区优惠待遇,但仍可回归世贸组织优惠待遇,这将对贸易摩擦起到缓冲作用。

    一个共同营造的自贸区

    中国和东盟走过了近10年的共建自贸区之路。2000年,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于新加坡举行的第四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首次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构想。此后,双方一路走来,风雨兼程,不断把双边合作推向新高度。

    为了加强经贸合作、提升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实现共同发展,中国与东盟分别于2004年和2007年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和《服务贸易协议》,并于2009年8月签署了《投资协议》。这些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结束了就自贸区建设的所有谈判,双方在各领域的合作由此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专家们认为,自贸区之所以得以建立起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首先,中国与东盟是近邻,双方都有合作共赢的愿望。长期以来,双方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和拓展,在国际事务中相互支持、密切配合。正如素林所说,东盟和中国的合作之所以如此紧密,原因之一就是“我们是近邻”。

    自中国提出建立自贸区建议后,东盟方面积极配合,双方很顺利地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就达成了建立自贸区的协议。陈企业指出,中国主动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表明中国愿意与邻国一起成长,分享本国30年来经济发展成果。

    据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李光辉介绍,在自贸区谈判中,中国坚持了多予少取、平等互利的谈判策略,不仅展示了大国胸襟,也赢得了东盟国家的支持。此外,中国还积极改善周边基础设施,建设边境经贸发展区,主动推动许多倡议,使周边国家感觉得到实惠。

    其次,中国和东盟经济互补性强,市场空间和增长潜力巨大,双边合作共赢的前景广阔。正如马来西亚中国经贸总商会会长杨天培所说,东盟国家要向中国出口石化、橡胶、棕榈油等产品,同时从中国进口物美价廉的机械、电子等产品,自贸区建成后,随着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逐步实现便利化,双方的贸易成本将大幅降低。陈企业也指出,自贸区的建成使中国和东盟双方人民都能有更多的产品选择,享受更便宜的价格。

    第三,双方在历史上有着成功的合作,正是这些合作奠定了自贸区的基础。10多年前,中国与东盟休戚与共,并肩奋斗,成功战胜亚洲金融危机,促进了地区繁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中国和东盟均有建立自贸区的强烈愿望。

    自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签订《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来,双方经贸关系发展迅速,贸易额已从当年约600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2311.2亿美元。目前,中国已成为东盟第三大贸易伙伴,而东盟则成为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

    一个迎接考验的自贸区

    中国-东盟自贸区这艘巨轮即将扬帆启航。陈企业说,10年后中国-东盟贸易量至少应翻一番。素林也认为,在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带动下,东亚将巩固作为全球经济复苏火车头的地位。

    同时,这艘巨轮也将接受风浪的考验。

    中国东盟问题专家张蕴岭指出,全面建设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进程已经开始,但还面临几个问题:一是还要逐步加大开放力度,特别在服务和投资领域;二是要减少非关税壁垒。要克服这些障碍,需要做很多工作。他特别强调,根据双方达成的有关协议行事有助于规避技术壁垒。根据协议,中国与东盟国家须在技术性贸易壁垒、卫生和动植物卫生措施方面开展标准互认,加强互利合作,严格限制技术壁垒的使用。

    对于如何进一步建设好中国-东盟自贸区,陈企业认为,各国政府首先要充分配合、遵守并兑现自由贸易有关协议的各种规定,这是先决条件;其次是推动以国家贸易为主轴的政策,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改善经济大环境。

    对于非关税壁垒问题,陈企业认为,各国政府应通过定期协商、定期相互监督、定期讨论的方法,关注不符合自由贸易的政策,防止非关税壁垒间接给国际贸易发展带来阻力。

    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在国际上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必将进一步推动亚洲国家加强区域合作。(执笔记者包尔文、陈俊侠、王丹蒂;参与记者李晓渝、高川、张永兴)  

   

 2009商务形势系列述评之

坚定实施自贸区战略 保市场保份额稳出口

    2009年,金融危机全面影响实体经济,世界贸易大幅下滑,我国经济深受影响,“保市场、保份额、稳出口”成为我对外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我们坚定实施党十七大提出的“自贸区战略”,着力推进自贸区谈判和研究,为广大企业进出口创造稳定、透明、自由、公平的环境;同时,大力开展自贸区实施工作,使企业对自贸区优惠政策的利用率显著提升。自贸区在保市场、保份额、稳出口作用凸显。

    一、克服困难,自贸区谈判收获新成果

    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加深,自贸区谈判面临前所未有的内外部困难。在此情况下,我们迎难而上,全力投入,在坚持对外开放上加强与国内各部门的协调,推动自贸伙伴做出开放承诺,取得了多项新的谈判成果。详细>>>

 图表:专家指出中国-东盟自贸区将开创新的自贸区合作模式  新华社发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我国最早建立的自贸区

    新华社南宁4月15日电(记者 刘晓莉)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在日前召开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国内筹备会议上提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我国最早建立、进展最快、效果最实的自贸区。目前,中国-东盟自贸区《货物贸易协议》《服务贸易协议》已实施。

    中国—东盟博览会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相伴而生,作为唯一以自贸区为主题的展会,5年来,紧密围绕自贸区建设,建立了一系列的工作机制,如11国共办三级架构、主题国机制、“魅力之城”等,市场吸引力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详细>>>

中国东盟签署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

    新华社曼谷8月15日电(记者张秋来 朱丽)第八次中国-东盟经贸部长会议15日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与东盟10国经贸部长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这标志着双方成功完成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协议的主要谈判,中国-东盟自贸区将如期在2010年全面建成。

    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中国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也是东盟作为整体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2002年,中国与东盟启动自贸区谈判,2004年签署《货物贸易协议》,2007年签署《服务贸易协议》。详细>>>

 
 
 相关链接
· 专访:马来西亚积极迎接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
· 高鸿宾:中国-东盟自贸区有利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 我国大力实施“自贸区战略”稳定出口作用凸显
· 2009年坚定实施自贸区战略 保市场保份额稳出口
· 中国和瑞士启动双边自贸区可行性研究
· 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综述:自贸区建设的加速器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