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杂谷脑河畔的"湘理相亲":湖南对口援建理县侧记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2月04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长沙2月4日电(记者 侯严峰、苏晓洲)2008年“5·12”特大地震中,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损失惨重。一年多来,湖南省在理县展开总规模约20亿元的对口援建。如今理县县城“变”大了一倍,8000多名倒房毁屋的地震灾民今年春节前能都住进新房;高寒山区很多羌堡、藏寨通了公路,干旱河谷中的各族群众喝上了清洁的饮用水;独具特色的地震灾后精神抚慰,更赢得海内外专家称赞。

    失落的“世外桃源”

    记者搭乘中巴从成都前往理县。虽然大地震已经过去了一年多,但处处“震后遗迹”仍令人触目惊心:高耸入云的山体赫然展现着巨大裂隙;地震中倒塌的房屋、折断的桥梁和破损的公路,残迹随处可见;视线所及的地方,不时发生的塌方令同行的人们发出惊呼。

    进入杂谷脑河畔的理县,当地人告诉记者,青藏高原边缘的理县地广人稀,旅游资源丰富,盛产虫草、贝母等名贵药材,震前是一个美丽的“世外桃源”。特大地震不仅使理县群众伤亡惨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也高达247.78亿元。“海拔几千米的大山都被震出了裂缝,基础设施、植被受到严重破坏,到处尘土飞扬。”面对骤然降临的巨大灾难,一些干部群众叹息。

    真情坚守拼援建

    湖南省对口支援理县灾后重建工作队队长张银桥说,在这种情况下“上山”援建,自身财力并不殷实的湖南省,拿出了一个总投资约20亿元、包括76个项目的援建规划。期间,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省长周强等,都曾专程到理县实地考察,指导灾区援建工作。理县的高山大川,到处可见湖南援建人员忙碌的身影。

    湖南省援建的蒲溪小学位于幽深的峡谷之中,周围都是海拔约3000米的高山,湍急的山涧从学校门前奔流而过。湖南省援建干部杨立军、刘泉告诉记者,为了保护当地脆弱的植被,建筑沙石、回填土等最远的要从成都等地花上10多个小时辗转运来,重型卡车在坡陡、弯急、山体滑坡的进山公路上难以施展,需要用小卡车多次转运。施工机械刨开薄薄的土层,地下全是小的1吨多重、大的10多吨重的“漂石”,需要逐一破碎后才能取出来。

    湖南省援建工作队队员李仕铭说,援建大军从江南水乡登上高原,住板房、挤帐篷、打地铺,成天粗茶淡饭不说,水土不服最难“扛”:理县海拔高、空气干燥,湖南人初来乍到,很多人流鼻血。不仅山间昼夜温差大,连树荫里和阳光下也有不小的温差,稍有不慎就会诱发感冒发烧、腹泻等疾病。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湖南省援建人员不畏艰险、真情坚守。因为他们懂得,就在四川大地震发生的同年初,湖南也经历了一场百年不遇的低温雨雪灾害,是包括四川在内的全国各地向湖南伸出了援手,帮助湖南走出困境。

    引水建校重民生

    虽然困难重重,但湖南省对口援建的民生项目,源源不断竣工交付。

    在藏族聚居的上孟乡,喇嘛庙前一眼清泉,通过上千米长的管道,滋润着山下的藏寨和农田。湖南省援建工作队队员刘曙东说,理县周边雪山环抱,冰川水奔流直下,水来不及沉淀,矿物质、重金属严重超标,导致本地群众患结石、肝病、大骨节病的人较多。为此,湖南省援建了遍及理县城乡的饮水工程,其中薛城镇沙金村的水,引自村外15公里远的水源地。

    张银桥告诉记者,为了对下一代负责,湖南省援建的14所学校全部按照8级抗震9级设防要求建设,配套教师宿舍楼、学生宿舍楼、学生食堂以及运动场等附属设施,拥有阅览室、科学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室、音乐室等。去年秋季开学,理县6200名羌族、藏族等民族学生彻底告别了板房教室。

    记者注意到,湖南省援建理县项目,尊重当地文化,不搞重复建设。

    著名的嘉绒藏族古民居之一甘堡藏寨、有“神秘的东方古堡”美誉的桃坪羌寨修复都在实施。李仕铭说,湖南省聘请著名设计师,对这两个少数民族古建筑群体设计建设“修旧如旧”,在恢复的基础上完善功能。这一理念,在薛城、米亚罗等少数民族中心城镇恢复重建和风貌改造中,也同样得以体现。

    资源整合,是湖南省援建的另一亮点。将文化馆、图书馆、民俗博物馆、电影院、新闻出版局、广播电视局、职业培训中心等合建为文体中心;将村卫生室、村两委办公室和爱心书屋合并建设;将农村人畜安全饮水和农田灌溉工程统筹考虑。公共资源共享,宝贵的援建资金发挥了大效益。

    社工播撒“湘川情”

    “感谢湖南社工的帮助!”薛城镇84岁高龄的赵奶奶,最近终于能够安心入睡了。大地震中赵奶奶的大儿子不幸遇难,赵奶奶常以泪洗面,忧郁失眠。湖南社工对她多次心理抚慰和悉心照料,老人终于驱散了心理阴霾。

    “我们要重建地震损毁的家园,还要抚平心灵的创伤。”张银桥说,湖南省援建队去年3月正式成立的“湘川情”社会工作服务队,是震区首支由政府主导的社会工作服务队。

    据记者了解,“湘川情”社会工作服务队在理县已成功举办包括催眠师培训班等3期,举办干部心理辅导知识培训讲座30期,为1500多人次提供了心理咨询与康复治疗,理县很多因灾致残的残障人士,在“湘川情”社会工作服务队接受康复治疗与劳动技能培训。

    李仕铭介绍,有湖南“社工”抚慰受灾群众的精神家园,理县震后没有发生因灾后心理失衡引起的自残自杀事件。联合国负责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专家、英国援川社会工作机构负责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专家,专程赴理县考察学习;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也将湖南服务队定为培训基地。

    “湘理相亲”留芳香

    水流湍急的杂谷脑河上,即将竣工的三湘大道和潇湘大桥如长虹一般,将理县新老城区连为一体,城镇规模由此扩大了约一倍。

    面对湖南省的无私援助,理县各族群众用朴实的言语表达他们内心的感激。“湘理相亲”,如今在理县成了一个新的民间词汇。

    “饮水不忘援建人,幸福永记湖南情”。饮水工程竣工后,藏羌群众自发在很多蓄水池旁立碑刻文,以示纪念。工程开工竣工,古尔沟镇、夹壁乡很多群众肩扛牦牛肉,燃放鞭炮,敲锣打鼓,专门来到援建工作队送上锦旗;与援建队伍一起举办篮球赛,拉上工作队员们跳锅庄舞……

    古尔沟镇大、小沟村地处偏远。大沟村老人泽朗格西说,通村公路开工后,当地藏族群众放下手中的营生,轮班维持交通秩序,协助施工队看护材料,有力保障了工程顺利进行。

    得益于各界支持,湖南援建使理县农村通村公路里程由原来的2.58公里增加到74.58公里,不少偏远乡村从此告别了封闭落后的交通状况。

 
 
 相关链接
· 四川与湖南举行党政领导座谈会共商对口援建工作
· 湖南援建队伍日夜奋战为四川灾区建设过渡安置房
· 黑龙江最后一批140名电力援建人员抵达湖南灾区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