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生命线”贯通--汶川地震灾区基础设施重建纪实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2月09日   来源:新华社

“生命线”贯通 “保障线”修复
——汶川地震灾区基础设施恢复重建纪实

    新华社成都2月9日电(记者 侯大伟 陈健 陈凯)480多个交通项目完全损毁,上亿立方米塌方土石覆盖在通往震中汶川的都汶公路上;171座35千伏以上变电站因震受损,2700多条电网线路停运,其中164条高压线路完全损毁;灾区水系被破坏,地处高半山上百个受灾乡镇、村落数万名群众饮水困难……634天前的那场大地震摧毁了川、甘、陕数十万平方公里上的道路、桥梁、电站、水厂等基础设施,上万亿元的社会财富瞬间湮灭。

    但今天,距离汶川特大地震仅仅600多天,一条条崭新的道路在灾区蜿蜒绵长,一座座电站被修复发电,一个个饮水工程让受灾群众在自家的厨房里直接取用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灾区“生命线”全部贯通

    80%的道路损毁,1亿立方米土石塌方,10多公里路段被崩塌的山体完全覆盖,50余座桥梁受损,7座桥梁完全垮塌,数十处山体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隐患点分布两侧,上百处路基边坡高危点潜伏于中……这就是都汶公路在地震之初的基本概况。

    “如此集中和毁灭性的公路损毁在国内公路史上绝无仅有,世界上也十分罕见。”四川省交通厅公路局局长汪洋对记者说,“很多专家都预计该路段恢复通车至少需要3年左右。”

    但时间不等人,灾情不等人。只有尽快打通这条通往震中汶川的生命线,才能更好地体现党和政府抗震救灾的决心,提高灾区人民恢复重建的信心。

    经过4000多名施工人员的艰苦奋战,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3个多月的时间,都汶公路就全线贯通;一周年之后,都江堰至汶川映秀高速公路就全线通车,映秀至汶川县城实现双向通车;2009年7月,都汶公路关键节点彻底关大桥被山体滑坡砸毁,但仅仅在大桥被毁的第四天,一座新桥竟矗立在原址。

    根据四川省交通厅的统计,截至2009年底,四川省481个交通灾后重建项目开工458个,完成373个。

    ——88个国省干线和重要经济干线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已完工43个,在建45个,累计完成投资120多亿元,占规划期总投资的四成,完成路基工程3400多公里、路面工程2300多公里。

    ——2万多公里的农村公路完成恢复重建,累计完成投资200多亿元,占规划期总投资的九成以上。

    ——383个客运站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已开工363个,28个市县级客运站和296个农村站点的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完工。

    ——6条高速公路恢复重建项目完成,6个在建,完成路基工程1000多公里、路面工程近700公里,累计完成投资200多亿元,占规划期总投资的六成以上。

    ——全面落实灾区公路抢修保通方案,累计在第一时间抢通因次生灾害发生断道的灾区公路1700余次,组织开展公路沿线地质次生灾害防范、治理和排危工作,保障了灾区道路畅通和物资运输。

    经过600多个日日夜夜的超常规施工奋战,通往每一个重灾区的每一个乡镇的每一个村落的“生命线”不仅全部贯通,有的交通设施还比震前有了很大改善和提升。一年之后,当交通规划重建项目全面完成之后,整个灾区的交通设施将远远好于震前。

    灾区“保障线”基本修复

    2009年11月3日,国家电网德阳什邡供电公司总经理曹水元接到什邡市政府的通知,什邡市红白镇木瓜坪村有近80户因灾失地农民要回到原址修建永久性住房,要在2010年的春节前恢复红白镇木瓜坪村供电。

    11月5日,什邡供电公司有关人员即前往木瓜坪勘查电力通道;以后的数天,人们一边啃着干粮,一边喝着矿泉水继续实地查勘。11月10日,终于从电源接入点到木瓜坪村达9公里的泥石段中寻理出线路通道。11日,经过反复论证,什邡供电公司确定好恢复供电的设计方案。

    11月12日,木瓜坪村农房配电工程建设动起了第一锄。12月20日晚上7时40分,木瓜坪村正式通电。

    木瓜坪村是震后电力基础设施重建的一个缩影。汶川特大地震使灾区电力基础设施遭受巨大破坏,据四川省电力公司统计,地震导致35千伏及其以上变电站停运171座,其中17座完全损毁;包括配网线路在内10千伏及其以上线路近2800条停运,其中包括2条500千伏和19条220千伏在内的162条线路无法恢复。在地震中,绵阳、阿坝等地区的部分电网几乎损毁殆尽,电网结构受到严重破坏,累计造成405万用电客户停电,65万户需要重新规划建设。

    面对灾情,电力系统干部职工强忍悲痛,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购置大批发电机、帐篷、药品、食品、通信设备等救灾物资,动用4000多台车辆,动员2万多名干部职工,投入到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中,千方百计加快电网基础设施恢复重建。

    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总经理王抒祥说,四川在电力基础设施恢复重建中,坚持民生优先,及时安排灾区永久住房配套供电设施建设,确保“建成一户,通电一户”。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投资180亿元用于四川灾后的电网建设,解决了34.9万户农村受灾群众永久性住房配套电力设施建设。同时,四川积极推进灾区学校、医院等公用事业配套供电设施的建设,保证了灾区学校顺利开课。此外,四川还积极抢建、加固西部水电外送通道,全力保障了灾区企业恢复重建电力需求。

    2009年,向家坝-上海特高压直流工程顺利带电,锦屏-苏南等特高压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四川省内骨干电网恢复重建步伐加快,工程开工、投产均超额完成计划任务,映秀湾电站全面恢复发电,渔子溪电站首台机组启动成功,新建7个电气化县、87个电气化乡镇、1182个电气化村。

    乡镇设施日趋完善 城镇设施全面提升

    8个多月前的一天早上,在一个盛大羌族欢庆仪式上,清甜的高山泉水哗哗地流入到汶川县萝卜寨村的主蓄水池。这个地处海拔2000多米高半山、有着上千年历史的羌族村寨,终于结束了翻山越岭背水吃的历史。

    几天前,记者在汶川县三江乡河坝村村民李天顺家的厨房里,看到了从几千米外的标准化自来水厂里迁入的自来水管。同今天城市里每一个市民一样,李天顺只要拧一拧开关,随时都能从水管中放出经过严格净化、消毒的生活用水。河坝村“靠山泉取水”的用水习惯从此被城市化自来水供应模式取代了。

    广州市在对口支援汶川县城过程中,将市民饮水、垃圾清理、生态恢复、污水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作为援建的重要内容,数亿元资金被埋入地下或用在不显山露水的地方;北京市援建什邡市过程中,在一些乡镇修建了社区广场,既作为群众休闲活动点,也兼作紧急避难所;惠州市在援建三江乡过程中,帮助每个村都建起了群众活动中心……

    在灾区基础设施恢复重建过程中,“民生优先”的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随着一大批民生设施项目恢复重建完成,灾区乡镇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镇的基础设施较震前有了极大改善。

    ——1200多个水利项目开工,近600座震损水库完成除险加固,360多万群众饮水难问题得到解决。

    ——七成市政公用设施完工,七成广播电视项目开工,六成文化服务设施项目交付使用。

    ——160多万亩林草植被恢复,上万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得到妥善防治,36起重大地质灾害被成功避让。

全国对口支援灾区重建纪实:兄弟携手 重建家园

    2010年1月25日,正在建设中的青川县上坪安居小区。四川省青川县是5·12大地震中受灾比较严重的县,浙江省宁波市担负起青川县对口援建工作。由宁波市全额援建1.5亿元的青川县上坪安居小区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内建幼儿园、小学、高中各一所,建好后可入住670多户居民。 新华社记者 陈树根 摄

    如今的四川地震灾区,到处是兄弟联手、亲人并肩,你追我赶重建家园的火热场面。

    随着抗震救灾逐步进入灾后重建的新阶段,全国19个省市对口支援四川震后恢复重建,“一省帮一重灾县”,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方略再一次推进!

    灾区人民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详细>>>

废墟上崛起温暖的家--四川灾区群众住房重建纪实

    2009年5月9日,江苏援建工人在竣工仪式上用手机留影。当日,江苏援建四川绵竹市的第一批49个项目在地震灾区绵竹市孝德镇举行竣工仪式。这批项目包括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 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新华社成都5月10日电(记者 丛峰 侯大伟 黄毅)一年前,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瞬间让四川大地山川变色,房倒屋塌,数百万群众痛失家园。然而,仅仅一年时间,当我们再次走进北川、汶川、青川,走进所有地震灾区时,一幢幢、一座座于废墟上重新矗立起的新房,灾区群众热火朝天的重建场景,让我们感受到震撼人心的坚强与希望。

    157万户住房重建、363万户住房维修加固,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大建设战役中,广大灾区干部群众用他们坚强的意志和勤劳的双手,在党和政府的热切支持下,在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下,重新拥有了自己温暖的“家”。详细>>>

希望在废墟上洋溢—陕甘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纪实

    这是2009年9月29日拍摄的汉中铁路受灾职工安置小区内漂亮整齐的楼房。当日,陕西汉中首批1000多户受灾铁路职工家庭领到了新房钥匙,即将住进漂亮的安置小区。在汶川地震中,陕西汉中共有3000多户铁路职工住房受到严重破坏,900多户住房成为危房。为让受灾铁路职工尽快有一个新家,铁道部和西安铁路局在陕西省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加快了汉中地震灾区铁路受灾职工重建住房的进度。 新华社记者 石志勇 摄

    这几天,陕西省最大的地震灾区受灾群众安置点——宁强县燕子砭镇东丽村集中安置点的166户灾区群众陆续入住新家园。

    在甘肃陇南文县宋家坝村。围着村子正中的文化大院,是一排排整洁干净的新房。一群孩子正在广场上喧闹嬉戏。庭院周围,碧绿的枇杷树迎风摇曳。

    “地震前,我住的是土墙瓦房。如今,我住上了砖混结构的新房。”在自家的新房前,重庆市梁平县梁山镇低保户蒋光玉高兴地说。详细>>>

 
 
 相关链接
· 民政部:目前汶川地震灾区农房重建任务基本完成
· 粤:努力实现科学、高效、安全、开放式灾区重建
· 天津市召开对口支援陕西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座谈会
· 灾区普通人眼中的2009年--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盘点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