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西部大开发十周年:1个西部贫困村屯10年生活变迁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7月06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南宁7月6日电(记者 王志伟)一个夏日的午后,刚刚采完桑叶回家的广西百色市凌云县下甲乡平怀村村民向安易坐在自家的三层崭新楼房里品茶休息。过几天,向安易家的蚕就要吐丝了,又将给他带来5000元钱的收入。每年的3月份到10月份,是平怀村村民的养蚕季节,每20天左右就可以出一批蚕茧。向安易家每年都可以通过种桑养蚕增加5万到6万元的收入。

    平怀,半土半石的山村。以前,平怀不叫平怀,而叫“笨村”,“笨”是壮话的谐音,意思是“毛”,据说以前这里是野人出没的地方。平怀村28个自然屯,居住着壮、汉、瑶三个民族402户1460人。

    回忆起10多年前的生活,向安易认为“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向安易说:“我们与乡政府的距离不远,但却全是要绕来绕去的山路,到乡政府往往要走三、四个小时的山路。”

    村民们说,10年前,全村没有一幢楼房。下雨天学生不敢进教室,因为害怕危房倒塌。村外的姑娘不愿嫁进来,村里的姑娘纷纷往外嫁,村里的光棍比比皆是。进入村里,到处粪便横流,蚊蝇漫天,人们捂着鼻子走路,挽着裤腿仍难以下脚。

    然而,一个村支书的到来,一个产业的发展,加上国家政策和政府的扶持,彻底改变了平怀村的生活面貌。

    2001年,外出务工的村民郁再俭回到平怀,并于2002年当选为村主任,2008年当选村党支部书记。郁再俭希望改变家乡的贫困,他利用自己在广东、浙江等地务工时学到的知识判断,平怀要摆脱贫困需要的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产业。郁再俭的想法和县、乡党委、政府的政策不谋而合。郁再俭说:“我没有想到,平怀期望通过产业发展摆脱贫困的想法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

    郁再俭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利用“东桑西移”的机遇,带领全村群众调整产业结构,用好田好地种植桑园。2002年,郁再俭自己家里种植了80亩桑园,养蚕20张。在他的带动下,平怀村从2003年开始种桑养蚕,当年种了860亩,以后逐年扩大。

    经过多年的努力,平怀村成为百色市最大的优质桑蚕生产示范基地,全村的桑园面积已经发展到现在的2460亩,蚕房总面积达2400多平方米,全村户均桑园面积达6亩,人均1亩多。在平怀村,许多村民自豪地告诉记者:“种桑养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村家家住楼房,每栋楼房都要20多万元。”

    2001年,平怀村的罗元英老人55岁,她不再干农活,靠两个儿子每年给的1000多元钱生活。到2010年,已经65岁的罗元英却这样告诉儿子:“我也可以种桑养蚕,我也可以努力找钱,每年3万元没问题,而且以后还要努力超过你们。”

    目前,全村100%的自然屯通屯级公路;全村已全部解决了饮水难问题;全村沼气池入户率达到90%;2009年全村人均产粮251公斤,人均纯收入3500元。全村100%村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80%的村民参加人寿保险,实现了病有所医,老有保障。

    在带动村民种桑养蚕的过程中,郁再俭用所学到的桑蚕知识在自家开办了免费的“农家课堂”,为广大桑农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

    “无桑不成户”的平怀,仅桑蚕一项全村一年就有120万元收入,人均880元以上,下甲乡人大主席冉景尤说:“这个纯农业村的发展事实打破了‘无工不富’的神话。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等政策的扶持下,平怀在十年间实现了从‘种粮为了活命’到‘种桑为了发展’的飞跃,把一个穷字当头的小山村变成了全自治区民主法制示范村、全县的小康示范村。”

    谈到平怀村的未来,郁再俭说:“我们要把3条公路和所有的屯级道路全部硬化,形成路路通;修通平南大坝桑园生产路,实现桑叶运输机械化;延伸桑蚕生产链,实现桑叶养蚕,桑枝种菇,废料制肥,桑葚、蚕沙制药,在桑园附近种植鸡骨草、天冬等中草药,合理利用土地,提高群众的收入;抢救平怀山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生态村建设,开发‘农家乐’,把平怀建成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相关链接
· 西部大开发投资6800多亿元新开工23项重点工程
· 图表:2010年西部大开发新开工23项重点工程 总投资6822亿元
· 开局良好 基础坚实——西部大开发10年成就回顾
· 国家计划2010年西部大开发新开工23项重点工程
· 西部大开发催生内蒙古沙产业
· 西部大开发10年—云南从“大通道”到“桥头堡”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