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贵州多方合作确保贫困山区每一户困难群众不断粮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10月16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贵阳10月16日电(记者杨洪涛)2010年,贵州遭遇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四季连旱、局地涝灾低温天气、局地罕见高温伏旱。自然灾害面前,中国唯一无平原支撑的贵州省通过多方合作,确保贫困山区每一户困难群众不断粮。

    “今年虽然玉米、稻谷收成不好,但政府已经给我送了五六次大米了,不用担心饿肚子。”黔西南州册亨县冗渡镇岜磨村阳朝组73岁的低保户项学珍说。

    岜磨村所在地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没有一分水田,生存条件极为恶劣。岜磨村阳朝组的李正泽说:“阳朝组有147人,但只有80余亩的石旮旯地,粮食产量低。从今年3月份起,政府就开始发放救济口粮。夏接秋期间,这个组的群众全部需要不同程度的口粮救济。”

    贵州省民政厅厅长丁治学说,民政部门在大旱期间采取“村级自查、乡镇排查、县级复查”方式全面调查口粮情况,在涝灾发生后第一时间将米、面等送到群众手中,确保困难群众不因灾缺粮。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省,是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喀斯特岩溶地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3%,92.5%为山地和丘陵,土地零散、贫瘠、破碎,耕种条件差,严重制约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的发展。

    近10年来,贵州省通过多种措施狠抓粮食生产安全,自1999年以来,贵州初步实现农村人口粮食自给。贵州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易勇说,从2004年开始,贵州省探索实施“粮食增产工程”,并逐渐向贫困地区倾斜,帮助贫困地区农民增产增收。

    2009年贵州省实施的1000多万亩“粮食增产工程”效果明显,与项目实施前三年相比,总计增产粮食68.13万吨,其中贫困地区增产粮食37.2万吨,人均增产水稻37.04公斤、玉米45.22公斤。

    同时,贵州省还在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积极实施“粮油高产创建项目”,广泛推广玉米地膜覆盖技术、节本增效技术、水稻旱育稀植等技术;重点推广适于贵州生态条件的农作物高产、优质、高抗品种,促进品种优质高产化、加快品种更新换代,促进先进适用技术向边远贫困山区延伸。

    “尽管今年发生了很多自然灾害,在各相关部门的配合努力下,仍然可以保证群众不缺粮。”贵州省民政厅办公室主任刘忠平说。

 
 
 相关链接
· 世界粮食日:我国粮食丰产从科技进步中获源源动力
· 中国和联合国合作解决粮食问题取得显著成效
· 2010年甘肃粮食总产预计达956.2万吨 有望创新高
· 唤醒饥饿的记忆——写在世界粮食日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