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用希望告慰逝者——甘肃舟曲灾后首个清明节见闻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04月04日   来源:新华社

    舟曲泥石流重建现场远眺(3月28日摄)。甘肃舟曲灾后重建项目将在4月开工,年底前将完成项目投资的60%以上。根据国务院印发的《舟曲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支持舟曲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和甘肃省政府下发的《舟曲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资金安排实施方案》,舟曲灾后重建规划总投资50.2亿元,灾后重建项目164个,计划于2012年底前完成重建任务。新华社记者 宋常青 摄

    新华社甘肃舟曲4月4日电(记者宋常青 朱国亮 屠国玺)阳春三月,在灾后首个清明节前夕,记者再次走进舟曲灾区。

    春天里,让肆意挥洒的春日阳光带去思念

    三眼峪泥石流废墟上,一辆泥石流中被掩埋的面包车,静静地躺在一排蓝顶白墙的施工项目部板房和一座红色小庙中间。运送建材的大型卡车,过往奔忙,扬起的尘土,不时把面包车残骸笼罩其间。

    飞扬的尘土很快飘散,阳光肆意挥洒在小城舟曲。澄蓝的天空,清澈得仿佛能够看透天际。

    舟曲一中老师严青安和妻子在三眼峪泥石流的沟边上,捡来石头、砖块,垒起了三个简易的坟头。灾害里,他妻子的父母、兄弟一家全部遇难。

    春分刚过,当地受灾群众已经开始陆续上坟,三眼峪、罗家峪等泥石流现场,随处能够见到祭奠后留下的纸灰、水果或纸带。

    废墟上,泥石流灾害纪念园已经建成,高高的纪念碑,寄托着生者对逝者最深切的思念。江盘乡河南村陈润重在追思园做木工,每天120元的工资。追思园的纪念墙上,有村内2个遇难者的名字。在做工中间休息时,有时他会过来看看。

    “灾害头几天还见面打招呼,一晚上间就再也见不到了。”陈润重说,有时候瞅见名字,恍惚间会回忆起他们活着时的样子。

    78岁的老人王启明2天前和老伴给亲人们上坟。因为儿子、儿媳和2个孙子都在灾害中遇难,白发苍苍的老人,要给三代人上坟。

    王启明和老伴住在政府安置的廉租房里。看到记者进来,王启明老人热情地给记者发烟,老伴则忙里忙外,端出苹果、梨和点心招待。

    去年10月,记者曾经来过王启明的家里。王启明家墙上挂着2张去年灾害刚发生时志愿者在帐篷和他们的合影。照片上,王启明和老伴的精神状态,远不如今。

    在王启明住的房屋内,一间朝南的房间里,阳光把房子晒得暖融融的。背阴的墙边上,挂了一排腊肉、腊排骨,这些都是春节前后政府和乡亲们送来的。

    今年春分之后,上坟、迁坟的人就开始在各处忙碌。

    “安顿”好遇难的亲人,生者的生活翻开新的一章。8个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已经开工,18个项目正在规划,包括住房重建在内的灾后重建工程即将全面开工……要干的事还很多。

     春天里,看希望在泥石流废墟上蔓延

    “最上面的那片施工板房,3个多月前就建好了,中间的那片是建追思园工地的,去年年底泥石流现场刚平整好就建起来了……”坐在自家的院子里,闫共明老人指着远处三眼峪泥石流废墟上建起的一片片蓝顶白墙的板房,向记者介绍板房搭建的时间。

    这些板房,都是灾后重建各施工项目部的办公用房。在老人眼里,这些板房盖起来了,重建完成的日子就近了。

    泥石流当晚,天非常黑,灾害发生后,只听到嚓嚓嚓的声音。从来没有听到这种声音的闫共明和老伴,从房子里出来望向对面。偶尔一个闪电,能够大致看到灰黑色的泥石流一点点地往下冲毁房子。闫共明老人回忆说,顺风时,泥石流废墟现场的哭声能清晰地传到耳朵里。那声音,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还不时出现在耳边。

    “现在好了,废墟已经清理得差不多,能听见的都是汽车跑的声音,听在耳朵里踏实得很。”闫共明说,看着废墟上繁忙的重建景象,心里多了一份轻松和踏实。

    70岁的藏族老人王会严九家也住在泥石流废墟的对面,灾害当天晚上,他也是眼看着泥石流下来冲毁了房屋。

    尽管自己家没有受灾,但他还是隔两天就要到现场转一转。看着蓝色的施工板房在泥石流废墟上一座座搭起来,王会严九说他非常高兴。

    春天在成长,新的生命也在成长,成为受灾群众眼里最耀眼的希望。

    30日中午,温暖的阳光洒满廉租房安置点的院子。50岁的刘福玉,抱着刚刚两个月大的小薛瑞在晒太阳。小薛瑞23岁的母亲蒋丽红,安静地陪在旁边。

    灾害中,小薛瑞尚未谋面的叔叔、爷爷、奶奶全部遇难,一家人只有爸爸、妈妈和已经出嫁的姑姑幸免于难。家里没有老人,蒋丽红和老公没有带小孩的经验,刘福玉提供了不少帮助。

    刘福玉一家十口,只剩下了她和21岁的儿子。她的家,就位于追思园的下方。“这个小女娃是灾后我们廉租房里出生的第一个宝宝,是我们大家的宝贝。”刘福玉说。

    不远的城江桥附近被堰塞湖淹没的楼房,经过紧急加固维修后,在帐篷里住了几个月的居民,又返回了家中。

    记者看到,几个月里没有生气的楼房阳台上,又挂起了五颜六色的晾晒衣服。阳台上泥石流后无人照看枯死的花草,被新的花草替代,小小的阳台上,春天在生长。

    春天里,用坚定的脚步迎接明天

    见到月圆村受灾群众冯社平时,32岁的他正在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追思园里忙碌。灾难中,冯社平家7口人在灾害中遇难,包括父亲、儿子、兄弟一家4口和妹妹。

    冯社平说,灾害发生当晚,城区雨并不大。因为很长时间没有有效降雨,他和妻子、2个女儿在地里为玉米浇水,11岁的儿子最小,在家和爷爷看门。

    “听着泥石流下来的声音时,已经来不及了。”冯社平和妻子还有一双女儿,眼睁睁地看着泥石流下来摧毁了房子。玉米地距离他家的房子也就不过几百米的距离。

    无论怎么悲伤,日子还要继续。过完年后的正月初四,冯社平就开始到追思园工地打工。自己有点泥水匠的手艺,一天能赚100多元钱。

    从追思园望过去不到1000米的距离,就是泥石流下来的山口。远远能望见的一块几间房子大的石头下面,就是冯社平的家。

    在追思园的纪念墙上,7名遇难亲人的名字刻在上面。干活的间隙,有时候冯社平会顺着纪念碑走一走,看看亲人、遇难朋友的名字。

    “重建开始了,到处都需要我们这样的泥水匠人,尽自己的力量多为我们自己办点事。”冯社平说。

    半年时间之后,安置点主任任秀红比起灾害刚刚发生时,略微发胖,气色也好了很多。任秀红说,如今工作和生活节奏都慢慢地变得缓一些了。

    她说,现在不少人已经开始出去打工,白天的时候去家里一般都没人在。女的一般去超市,男的则到重建工地等打工。

    “等重建全面开始之后,出去打工的人会更多。”任秀红说,现在绝大多数受灾群众都走出了房屋被毁、亲人罹难的阴影,不少人信心满怀,准备投入到灾后重建之中,一方面可以在家门口谋生,另一方面也可以为重建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43岁的东街村受灾群众李更生灾害中房屋全部被毁,8名亲人遇难,目前居住在廉租房安置点。灾后,李更生是安置点里第一个出去打工的受灾群众,打工地点在城区的一个建筑工地上。3月30日他请了1天假,帮助同村的人迁坟。

    “这个清明节过后,大家的心里会更加踏实一些。”任秀红说。

    8项灾害治理工程已经在3月底开工,灾后重建工程将在本月全面开工。泥石流排洪沟的建设已经开始,被冲毁的住房建设马上就要开始了,供水工程、学校、产业重建……一项项规划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未来舟曲的新图景,正在春光里一步步变成现实。

舟曲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启动 投资额4.47亿元

    3月26日上午,在甘肃舟曲三眼峪沟口的三眼村,大批的推土机、挖掘机发出隆隆轰鸣声,三眼峪沟泥石流治理等8个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项目正式动工,这标志着舟曲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项目正式启动,一期工程全面开工。

    据介绍,根据国务院批准实施的《舟曲灾后重建总体规划》,舟曲地质灾害治理范围主要是舟曲县城、周边区域和瓜咱坝新区,安排项目资金8.5亿元,涉及综合治理和监测预警两类8项。省国土资源厅承担着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地质灾害遥感调查及基础测绘、重建安置区工程地质勘查、专业监测网络建设、群测群防网络及地质灾害应急能力建设5类项目,其中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项目26个,投资7.73亿元,分两期组织实施。>>>>>详细阅读

甘肃省政府通报舟曲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展情况

    舟曲灾后重建工作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总体进展顺利。23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通报了舟曲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展情况。

    今年是舟曲灾后重建全面开工建设的关键一年,根据国家《总体规划》和甘肃省实施方案,确定了今年的重建工作目标:3月底前完成各项前期工作,4月份全面开工建设,年底前,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基本完成统建城乡居民住房和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项目重建。>>>>>详细阅读

 
 
 相关链接
· 甘肃舟曲白龙江堰塞河道综合治理工程进展顺利
· 交通运输部:甘肃舟曲交通恢复重建工作全面展开
· 甘肃舟曲灾后重建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正式开工
· 甘肃舟曲灾后交通恢复重建项目3月将全部开工
· 甘肃舟曲一村庄发生火灾 600多间房屋被烧毁
· 甘肃建设系统举行舟曲抢险救灾暨灾后重建表彰会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