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发展改革委解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04月08日 08时55分   来源:发展改革委

第一部分 关于2010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1、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进一步巩固

    2010年,面对极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极为严重的各种自然灾害,我国坚持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进一步巩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增速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0.2%、46.8%和43%。增长动力趋向协调,消费、投资、净出口分别拉动经济增长3.9个、5.6个和0.8个百分点。消费需求潜力继续释放,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998亿元,增长18.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8%。投资平稳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8140亿元,增长23.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5%。外贸顺差继续减少,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972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7%,其中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31.3%和38.7%,贸易顺差1831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26亿美元。

    (二)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8828亿元,同比增长49.4%,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41.6个百分点。全年全国财政收入83080亿元,比上年增加14562亿元,增长21.3%;全国财政支出89575亿元,增加13275亿元,增长17.4%。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迈出新步伐,全年能源消费总量32.5亿吨标准煤,增幅从上年的6.3%回落到5.9%。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01%。全年总用水量5990亿立方米,仅比上年增加0.4%;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190.6立方米,下降9.1%。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6.9%,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三)工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098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89万公顷。粮食连续第七年增产,总产量达到54641万吨,比上年增加1559万吨,增产2.9%。棉花、油料、糖料种植面积分别为485万公顷、1397万公顷、192万公顷,产量597万吨、3239万吨、12045万吨。肉类、水产品产量分别为7925万吨和5366万吨。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60030亿元,比上年增长1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7%,其中轻、重工业分别增长13.6%和16.5%,增幅分别比上年提高3.9个和5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产量中,粗钢62696万吨,增长9.6%;乙烯1419万吨,增长32.3%;汽车1827万辆,增长32.4%;原煤产量32.4亿吨,增长8.9%;发电量42065亿千瓦小时,增长13.2%;原油产量2.03亿吨,增长7.1%。

    (四)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3%。其中,城市上涨3.2%,农村上涨3.6%。分类别看,食品价格上涨7.2%,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1.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3.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6%,居住价格上涨4.5%,衣着价格下降1.0%,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0.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持平。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5.5%,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6.6%,生活资料价格上涨2.0%。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9%。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比上年上涨3.6%。其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价格和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价格分别上涨4.9%和0.3%。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及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月度同比涨幅呈现先上升后回落趋势。

    (五)金融运行总体平稳。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增长19.7%,增幅比上年末降低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增长21.2%,增幅回落11.2个百分点。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73.3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2.1万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71.8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万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0.3万亿元,增加4.3万亿元。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50.9万亿元,增加8.4万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47.9万亿元,增加7.9万亿元。上证综合指数、深证成份指数2010年末分别收盘于2808.08点和12458.55点,比上年末下跌14.3%和9.1%。全年股票交易金额49582亿元,日均股票交易金额2156亿元,比上年下降1.9%。全年上市公司通过境内市场累计筹资10257亿元,比上年增加5666亿元。年末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共计2063家(A、B股),全年发行创业板股票117只,筹资963亿元。全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4528亿元,增长30.4%。

    (六)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6980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75%。实施新兴产业创业投资计划,累计支持设立创业投资企业20家,投资创业企业46家。受理境内外专利申请122.2万件,比上年增加24.5万件。全年研究生招生数53.8万人,增加2.7万人;普通高校本科招生数661.8万人,增加22.3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868.1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976.7万人。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6.8%,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7.6%,均比上年有所提高。全国出版各类报纸448亿份,期刊32亿册,图书74亿册(张)。年末全国共有卫生机构93.9万个,卫生技术人员584万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437万张。年末全国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收养性社会服务机构4.0万个,收养各类人员236.5万人。新中国第一次承办了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参观人数达7308万人次。第十六届亚运会、亚残运会在广州成功举行。

    (七)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全面加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68万人,其中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47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6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1%,比上年末降低0.2个百分点。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增幅比上年回落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增幅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自1998年以来农村居民收入实际增长首次快于城镇居民。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5673万人、43206万人、13376万人、16173万人和12306万人,比上年分别增加2123万人、3059万人、660万人、1278万人和1430万人。2678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6.3%,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列入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地区参保人数10277万人。共有2311万城市居民和5228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2、扩大消费的各项政策取得积极成效

    2010年,国家进一步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着力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预期,优化市场消费环境,有力推动了城乡居民消费需求较快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5.7万亿元,增长18.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8%,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一)进一步扩大热点消费。一是继续实施并完善鼓励家电、汽车消费的政策。较大幅度提高家电下乡产品最高限价,增加品种和型号,完善补贴办法,并将国有农场、林场职工纳入政策实施范围;将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推广到全国,并将实施期限延长到2011年底。继续实施汽车下乡、汽车以旧换新政策,较大幅度提高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标准,并将车辆购置税调整为暂减按7.5%税率征收。2010年,下乡家电产品累计销售7718万台,销售额达1732.3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26%和170%;汽车销售1806万辆,增长32.4%,销量继续保持全球第一。二是加大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实施力度。扩大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实施范围,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扩大到25个,并在上海等6个城市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全年推广高效节能空调近3000万台、节能汽车100多万辆、高效照明产品1.6亿只。三是采取措施积极扩大信息、旅游、文化、健身等服务消费。年末移动电话用户8.6亿户,宽带网用户4.5亿人;国内旅游人数和收入分别增长10.6%和23.5%;城市影院总票房首次超过100亿元。

    (二)着力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一是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继续增加种粮直补等涉农补贴资金规模,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加大对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和督察。二是促进建立普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截至2010年底全国30个省份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长22.8%。工资集体协商积极推进,工资指导线和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等制度得到进一步落实。三是稳步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2010年再次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平均涨幅达10%左右,并提高了失业救济、城乡低保补助水平以及部分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等。在政策的作用下,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扣除价格因素,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分别增长7.8%和10.9%,其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1984年以来首次超过GDP增速,城乡居民收入比从上年的3.33:1缩小到3.23:1。

    (三)积极改善居民消费预期。一是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和落实税收优惠、社保补贴等就业扶持政策,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就业形势总体良好。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68万人、困难人员就业165万人,分别完成年初目标的130%和165%,截至2010年底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0.7%。二是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截至2010年底参保人数达1.43亿人。颁布实施《社会保险法》,出台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国有企业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等遗留问题的意见。三是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居民基本医疗保障筹资标准和报销水平进一步提高,基本药物制度在60%左右的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四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全年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开工590万套,建成370万套。五是进一步减轻群众教育负担,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范围,将普通高等学校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从年生均2000元提高到3000元,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按年生均1500元的平均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上述政策措施有效缓解了城乡居民扩大消费的后顾之忧。

    (四)继续优化市场消费环境。一是以农村地区为重点加强现代流通网络建设。截至2010年底,全国累计建设或改造连锁农村超市52万个,覆盖80%的乡镇和65%的行政村,并支持建设了740家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为扩大消费特别是农村消费创造了条件。二是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农产品价格等炒作行为。三是积极发展消费信贷。2010年全国个人消费贷款新增1.89万亿元,比上年多增899亿元,占人民币新增贷款额的比重由上年的18.7%提高到23.7%。

3、管好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

    2010年是完成两年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关键之年。经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201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3926亿元,主要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重大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以及其他建设项目共7个方面。

    顺利实施4万亿元投资计划、管好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广泛关注。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以对历史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并不断完善组织领导、政策支持、监督管理三大保障体系,努力确保每一笔投资和每一个项目经得起各方面的检验。

    一、精心审慎安排,周密组织部署。中央预算内投资继续向“三农”、保障性安居工程、卫生教育等领域倾斜,保障和改善民生;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倾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继续支持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积极引导发展方式转变。集中力量保重点,安排好续建和收尾项目,严格控制铺新摊子。有关部门周密部署,落实责任,在完善项目责任制、落实地方配套资金、规范项目建设实施、严格工程质量和资金管理等方面提出明确具体要求。

    二、针对重点问题,狠抓实施管理。一是狠抓配套资金落实。进一步明确配套投资责任,督促各地统筹安排资金。中央代地方发行的2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主要用于中央投资项目地方配套资金。继续提高部分中央投资项目补助标准,减轻公益、民生项目的基层配套负担。二是狠抓项目开工和实施进度。督促各地区、有关部门尽快落实项目前期工作,抓紧完备土地、环评、项目审核备案等手续,确保项目按规定期限开工建设。三是狠抓项目建设管理。实施投资全过程动态管理,督促各地区、有关部门切实加强中央投资项目工程质量、资金安全等方面的管理。

    三、加强监督检查,狠抓整改落实。参加中纪委、监察部牵头组织的检查组,认真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对存在问题及时分解落实整改责任,深入查找原因,逐项认真整改落实。同时,全面组织开展自查自纠和“回头梳理排查”工作,加强整改落实工作。

    截至2010年底,两年4万亿元投资计划基本完成,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多措并举稳定价格总水平

    针对2010年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以来价格总水平出现较快上涨,部分重要商品价格涨幅较大的问题,中央高度重视,及时加强宏观调控,下发了《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各地区、各部门采取一系列发展生产、保障供应、加强监管、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2010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3.3%,基本实现年初确定的3%左右的预期调控目标。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一)加强农业生产。支持农田基础设施特别是海南冬季瓜菜生产基地建设,增加北方大中城市蔬菜供应。全面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合理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保持化肥等农资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

    (二)完善储备制度。做好主要农产品临时收储工作,加大政策性储备粮油肉糖投放力度。组织产区与销区企业签订蔬菜产销衔接协议。积极落实小包装成品粮油储备制度。

    (三)协调煤电油运。将2011年重点电煤合同价格维持在上年水平不变。协调石化企业增加油品生产和进口,安排轮出国家储备成品油。加大重要物资调运力度。

    (四)清费治乱降价。暂停出台部分政府调价项目,降低一批药品价格,取消或降低了一批服务性收费。在全国进一步完善了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一些地区采取了多种措施减免集贸市场摊位费和超市进场费,开设社区平价菜店。

    (五)发放临时补贴。在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促进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提高城乡低保、失业保险金标准的同时,对城乡困难群众发放了每人每月10-80元不等的价格临时补贴。积极推动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

    (六)强化市场监管。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农产品市场价格专项监督检查,打击囤积居奇、哄抬农产品价格等投机炒作行为,组织查处并公开曝光了一批违法违规案件。加大粮食、棉花市场秩序监管执法力度,打击农产品投机炒作行为。

5、强农惠农政策有效实施

    2010年,面对异常严重的自然灾害、剧烈波动的农产品市场,中央科学决策,及时部署强农惠农政策,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年粮食总产量54641万吨,实现连续七年增产,再创历史新高,农林牧渔各业平稳发展,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实际增长10.9%。2010年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有:

    (一)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全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达到8579.7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对种粮农民实行“四项补贴”的规模达到1226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农业和农村建设1928亿元,占比达到49%。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二)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强产粮大县田间工程和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扎实推进,专项规划内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全面完成。加强棉花、油料、糖料生产基地建设。实施种子工程、植保工程,继续支持生猪、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和动物防疫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等建设。

    (三)全面推进农村民生工程建设。2010年兴建集中供水工程5万多处,又解决了6186万农村居民和农村学校师生的安全饮水问题。支持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新增农村电网线路30万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28.5万公里,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345万公里。建设大中型沼气1343处、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6844处,新增沼气用户500万户。改造农村危房120万户,大力支持国有林区、垦区棚户区和危旧房改造以及少数民族地区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与此同时,继续加强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社保等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

    (四)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农民工就业。切实做好农民工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农民工总数达到2.42亿人,比上年增长5.4%。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得到加强,培训质量和针对性进一步提高。各地建立制度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全国农民工月均工资水平达到1690元。

    (五)积极推进农村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深化,超过八成的集体林地确权到户,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全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开始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较快发展。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深入,金融服务进一步改善,涉农贷款增幅高于全部贷款增幅。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建设在探索中取得积极进展。

6、自主创新能力增强

    2010年,促进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自主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一是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稳步推进。出台《重大专项实施方案编制和论证的有关要求》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重大专项概(预)算编制工作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建立和完善专项实施制度保障。安排中央财政资金440亿元,支持一批需求迫切、基础较好的项目,在促进产业技术开发和结构优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是自主创新环境进一步完善。科技进步法、专利法和激励创新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落实。全社会研究与开发投入快速增长,较2009年同比增长20.3%,上升到全球第4位。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进展顺利,重大改革和政策试点积极推进,支持重点领域和区域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逐步完善。现代院所管理体制加快建立。全社会关注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的氛围正在形成。

    三是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不断加强。“十一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部建成验收,“十二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新建了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等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技术创新工程和知识创新工程深入实施,支持经济转型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进一步夯实。

    四是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85工程等顺利推进,取得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探月工程、载人深潜等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攻克一批农业和社会领域的关键技术,一批新兴产业正在加快形成。

7、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扎实推进

    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的重要内容,2010年贯彻落实工作进展顺利。

    (一)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和实施细则。重点是围绕解决深层次问题和矛盾,陆续下达了《国务院批转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等多个重要文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也在抓紧进行修订。

    (二)加大对重点产业调整振兴的扶持力度。中央预算投资设立“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2009年以来共安排400亿元重点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培育新的增长点,促进节能减排,安排项目9721个,其中中小企业项目5776个。

    (三)重点产业回升向好趋势不断巩固。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5.7%,增幅比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企业效益持续回升,前11个月钢铁行业实现利润1885.6亿元,同比增长71.6%;有色行业实现利润1435亿元,增长80.3%;机械、轻工、纺织、建材等行业实现利润增幅也都在三成以上。

8、交通基础设施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2010年,加快推进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稳步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交通各专项规划的任务目标全面完成。

    (一)铁路建设成效显著。郑州至西安客运专线、上海至南京城际、上海至杭州城际等建成投入运营。京沪高速铁路、北京至石家庄客运专线、兰新第二双线、太中银铁路以及山西中南部通道、张唐铁路等一大批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全年新线投产里程4986公里,总里程达到9.1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达8358公里;复线、电气化铁路里程分别为3.7万公里、4.2万公里,复线率、电化率分别达到41%和46%。

    (二)城市轨道交通持续快速发展。上海等8个城市430公里新线开通运营。北京等12个城市拥有运营线路,总里程达到约1400公里。

    (三)公路建设平稳发展。公路通车里程新增12万公里,总里程达到39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新增9000公里,达到7.4万公里。四川汶川地震公路设施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基本完成,青海玉树地震和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后公路恢复重建进展顺利。港珠澳大桥海中桥隧主体工程等开工建设。

    (四)水运建设有序推进。沿海港口深水泊位新增约120个,累计达1774个,新增通过能力4亿吨,累计达55.1亿吨。长江黄金水道等内河水运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新增及改善内河航道1300公里,总里程达到12.4万公里,其中三级及以上航道9085公里。

    (五)继续完善机场布局。新增二连浩特等9个民航运输机场,全国机场数量达到175个。推进南京禄口、南昌昌北等大型机场改扩建工程,进一步加强中小机场设施改造,加快空管设施建设。

    (六)扎实推进西部农村邮政网点改造。113个局所增建项目和563个局所设备改造项目陆续实施,启动约2500个乡镇邮政局所补建工作。

9、汶川、玉树、舟曲灾后恢复重建成效明显

    2010年,在中央的正确领导、对口支援省市大力支持、灾区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灾区恢复重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关于汶川灾后恢复重建。原定三年的重建目标任务在两年内基本完成。截至2010年底,四川、甘肃、陕西三省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已开工40760个、完工36720个,分别占规划项目的98.9%和89.1%;完成投资8618.5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89.9%。其中,19个对口支援省市安排对口支援资金820多亿元,已基本完成对口支援任务。灾区群众居住条件显著改善,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发展硬件环境得到优化,经济发展势头恢复到震前水平,灾区人民正满怀信心创造美好的新生活。

    (二)关于玉树灾后恢复重建。恢复重建工作稳步推进。截至2010年底,已开工项目298个,共计完成投资50.1亿元,占规划投资的15.8%。其中,农牧民住房开工11655户,占总计划任务的69.7%,已有50%主体封顶,部分农牧民入住新居;城镇居民住房开工13667户,占总计划任务的72%;9509户城乡居民住房维修加固全部完成。同步安排寺院及僧舍重建,已开工50座,占计划任务的57%。禅古村和甘达村农牧民住房、西航燃油发电站、天然气供气站等项目交付使用。玉树县第一民族中学等13所学校和州卫生服务中心、藏医院等多个公共服务项目主体工程已封顶。

    (三)关于舟曲灾后恢复重建。恢复重建工作扎实推进。截至2010年底,住房维修加固全面启动,城镇居民住房加固完成75%,农房维修加固完成85%。先期启动的城区供水工程11口取水井已经打通,水源地配水厂工程已完成,配套供水管网工程正在施工。白龙江城区段河道疏浚全部完成。三眼峪、罗家峪沟道治理完成75%土方工程。地质灾害排查评估全面完成。完成秦王川转移安置区选址及定界工作。其他重建项目已开展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10、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

    2010年,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制定出台了一批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研究制定支持重点地区加快发展的规划和政策文件。编制完成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出台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颁布实施了推进西藏、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以及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藏区加快发展的意见,研究制定了促进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出台了扶持东北地区建设现代农业的指导意见和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制定了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制定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的实施意见,出台了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意见,颁布实施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编制实施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和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发布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

    (二)积极推进规划和政策文件的贯彻落实。在国家层面,制定整体工作方案,组织对“十一五”以来颁布的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的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督查,并按照“基本覆盖四大板块、分布相对均衡、具有典型意义”的原则,在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选择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区域开展专项督查工作。在地方层面,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工作机构,制定出台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实施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层层落实各项目标任务,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开展实施情况自查工作,并把国家出台的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作为指导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据以编制和修编区域内相关规划。

    与此同时,积极推进支持云南建设我国向西南开放桥头堡、新疆喀什和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区建设、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和成渝经济区、陕甘宁革命老区、新疆天山北坡、呼包银经济区、武陵山经济协作区、海峡西岸经济区、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京津冀地区、河北沿海、平潭综合实验区以及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等规划编制起草工作。

11、西部地区加快发展

    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印发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对新一轮西部开发进行了全面部署,西部地区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态势。

    (一)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初步统计,2010年西部地区实现生产总值约8万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651.1亿元,增长15.7%;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5923.6亿元,增长26.2%,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7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1282亿美元,增长39.8%,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二)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深入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陕北、宁东、蒙东、黄陇等大型煤炭基地加快建设,甘肃酒泉、新疆哈密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以及广西防城港核电站一期工程全面开工,广西钦州1000万吨炼油建成投产,广西柳州、陕西渭南、甘肃白银及新疆昌吉等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在西部地区初步形成了以能源资源开发及深加工、装备制造、特色农牧业、文化旅游、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为代表的产业集群。

    (三)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2010年国家新开工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23项,投资总规模6822亿元。全年铁路新线投产2327公里,增建二线1683公里,铁路路网不断完善。西部开发8条省际公路通道基本贯通,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建设进一步加强。新建吐鲁番、博乐、阿里、黔江、日喀则、二连浩特和固原7个支线机场。嫩江尼尔基、广西百色等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建成投入使用,新解决了2344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西部行政村通电话比重达到98%。

    (四)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继续落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规划,安排补植补造1488万亩,基本口粮田建设742万亩。稳步推进退牧还草建设,安排草场围栏建设1亿亩、草地补播改良4050万亩,安排岩溶地区草地治理试点40万亩。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石漠化综合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继续推进石羊河、黑河、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启动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加快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步伐。

    (五)社会事业发展薄弱环节得到加强。巩固提高普九教育成果,大力改善教育办学条件,继续实施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等工程,区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距不断缩小。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和农村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完善,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3%。新农保试点范围扩大到西部452个县。继续推进西部人才开发重点工作,加大对西部地区干部教育培训力度。

    (六)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深入推进,资源税改革在西部地区率先实施。重庆、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取得新进展。新疆面向中亚,云南、广西面向东南亚,内蒙古面向东北亚,宁夏面向中东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初步形成。重庆、四川等地实际利用国外直接投资较大幅度增长。区域合作稳步推进,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步伐不断加快,开发开放水平明显提高。

12、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扎实推进

    2010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振兴战略的各项部署,振兴工作取得明显进展,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态势。

    (一)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关于加快转变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的指导意见》发布实施,2010年东北(包括蒙东地区)粮食产量超过2200亿斤,再创新高,占比达到全国的20%。装备制造业、原材料、汽车、农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优势进一步巩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重大装备研制成功。《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出台,以金融、旅游、物流、软件和服务外包、文化产业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

    (二)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推进,大连重工?起重、瓦轴、哈轴等重点企业的改制重组取得实质性进展。鞍钢集团与攀钢集团、本钢集团与北台钢铁集团实现重组,首钢集团控股通钢集团。林区、垦区改革稳步推进。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扎实推进。东北地区行政首长协商机制正式建立。

    (三)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辽宁沿海经济带、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东北沿边开放带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认真落实《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有序推进黑瞎子岛保护与开放开发,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东北地区对外资吸引力显著增强,辽宁省2010年实际利用外资跃居全国第二位。

    (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工作扎实推进。资源型城市吸纳就业、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专项政策适用范围扩大到全国资源型城市。完成首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成效评估。中央对资源枯竭城市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达75亿元。启动《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五)生态环保和基础设施明显加强。《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2010-2020年)》发布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主要流域水污染治理取得成效。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截至2010年底,东北地区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4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7500公里,电力装机超过9300万千瓦,港口吞吐能力达到6亿吨,建成投运机场25个。

    (六)民生状况继续改善。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就业形势保持稳定。煤矿、林区、垦区棚户区改造全面推进,棚户区改造、采煤沉陷区治理已使东北地区133万户居民受益。东北高寒地区热电联产项目建设等得到重点支持。

    (七)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开始统筹推进。按照国务院要求,统筹考虑推进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扎实做好《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编制相关工作。

13、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全面实施

    2010年,全面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积极落实和完善相关政策,加快推进重点地区发展和重大工程建设。

    (一)组织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究制定并印发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制定落实规划的具体措施,督促中部六省出台规划实施方案。

    (二)充实完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政策体系。认真落实“两个比照”政策,支持中部地区26个老工业基地城市和243个欠发达县(市、区)加快发展。出台了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意见,启动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指导意见的制定工作。

    (三)支持重点地区加快发展。编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积极推动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开展中原经济区建设有关问题的研究论证,指导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开展区域协调发展试验。

    (四)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围绕“三基地、一枢纽”,大力支持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山西晋北、晋中、晋东、安徽两淮和河南5个大型煤炭基地建设,核准了一批发电项目。积极推动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支持武汉、长株潭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和一批专业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开工建成一批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和节能环保项目。

    2010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中部六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占全国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9.7%;全年粮食总产量超过3300亿斤,占全国粮食总产量比重提高到30.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6.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7%;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9%;外贸进出口额达到116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9.8%。

14、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扎实推进

    (一)2010年节能减排工作进展

    一是认真做好全年工作部署。针对2010年初节能减排的严峻形势,中央果断作出部署,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和部门任务分工,召开了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明确要求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二是严格落实目标责任。组织开展2009年省级政府节能目标责任现场评价考核,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告。国务院派出督查组对河北等18个重点地区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4个检查组,对江西等8个重点地区开展《节约能源法》执法检查。

    三是开展节能预测预警。强化季度、月度节能形势分析。从7月份起逐月发布各地区节能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督促节能形势严峻地区做好预警调控。加强对各地预警调控的指导,针对个别地区出现的停限居民用电等错误行为,两次下发紧急通知,提出整改要求,并对部分地区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四是严控“两高”行业过快增长。出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将能评作为项目审批、核准以及开工建设的前置条件。取消对高耗能企业的用电价格优惠。暂停“两高”项目审批。取消对部分高耗能产品的出口退税。

    五是大力淘汰落后产能。下达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公布落后产能名单,组织淘汰落后产能监督检查。全年分别淘汰火电、炼钢、炼铁、水泥落后产能1210万千瓦、931万吨、4000万吨和11619万吨,超过计划目标210万千瓦、331万吨、1500万吨和6619万吨。

    六是加快实施重点工程。共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333亿元、中央财政资金518亿元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十大重点节能工程进展顺利,可形成节能能力3310万吨标准煤。全年新增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1900万吨、垃圾日处理能力6.8万吨,城市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76.9%和72.5%。2010年底燃煤电厂投运脱硫机组新增1.07亿千瓦,累计达5.78亿千瓦,占全部燃煤机组的82.6%。

    七是大力推广高效节能产品。继续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发布四批节能汽车推广目录和一批高效电机推广目录。2010年推广高效节能空调近3000万台、高效照明产品1.6亿只、节能汽车100多万辆。进一步扩大能效标识、节能产品认证和政府采购实施范围。

    八是深入推动重点领域节能减排。继续开展千家企业节能行动,推动落实目标责任,实施能效水平对标,公告能源利用状况等,全年节能约2000万吨标准煤。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8800多万平方米。加快淘汰老旧汽车,推进公路甩挂运输,发展电气化铁路,优化航路航线。加大中央国家机关节能诊断和改造力度。

    九是建立完善政策机制。加大差别电价政策实施力度,对超过单位产品能耗(电耗)限额标准的企业实行惩罚性电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安排中央财政专项资金20亿元,支持节能服务公司利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开展节能改造。

    十是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动员全民力量推动能源节约。制定节能减排宣传方案,加强正面宣传报道力度,为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引导各方面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二)2010年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进展

    一是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和法规制度。设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协调联络办公室,组织成立新一届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前期研究。发布《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办法》、《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对外合作管理暂行办法》。修订《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

    二是开展重大战略研究与规划编制工作。开展气候变化国际谈判总体方案和我应对策略、气候变化专项规划、绿色经济发展等重大问题研究。启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1- 2020)》编制工作。

    三是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研究制定“十二五”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目标分解和落实方案。组织制定国家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并启动试点。组织开展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和气候友好技术的研发示范推广。

    四是着力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加强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强化海岸带管理、海洋生态系统保护、海洋气候观测以及海洋灾害预警和应急管理。组织开展气候变化相关健康影响机制研究和风险监测。启动区域气候影响评估工作。

    五是积极建设性参与国际谈判。妥善处理哥本哈根协议后续行动问题。加强对国际谈判形势和各国立场动向的分析研判。成功在天津承办公约和议定书工作组正式谈判会议。积极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和有关国际磋商,认真研究制定坎昆会议对策方案,推动坎昆会议取得积极成果。

    六是务实推进国际合作。积极开展与各国和相关国际组织的应对气候变化务实合作,签署了双边合作谅解备忘录或计划协议。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积极开展清洁发展机制合作项目。

15、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2010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积极推进,资源税改革等一些酝酿多年的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医药卫生体制等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的领域改革也迈出了重要步伐。

    (一)民间投资和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明确并细化了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市场准入和支持政策,民间投资促进工作初见成效。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得到优化。

    (二)国有企业和垄断行业改革继续深化。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能的中央企业由年初的129户调减为122户,一般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户数继续减少。三网融合试点全面启动。

    (三)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继续推进。完善了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出台了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价格调整方案。阶梯水价制度在17个大中城市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扩大到7个省区市。居民生活用电阶梯电价制度积极推进。

    (四)财税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资源税改革扩大到整个西部地区。内外资企业和个人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制度实现统一。政府性基金预算全面编制,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开始试编,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扩大实施范围并适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

    (五)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深化。中国农业银行和光大银行公开上市,国家开发银行商业化转型初见成效。农村金融扶持政策制度框架初步形成。股指期货顺利推出。

    (六)社会保障和住房保障制度建设取得新进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24%的县(市、区、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跨地区转移接续。保障性住房体系逐步完善。

    (七)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深入推进。三项基本医疗保障参保率达到90%以上。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稳步推进。出台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和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

    (八)教育、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并启动实施。国有文艺院团、非时政类报刊和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地方、高校经营性出版社转企改制加快推进。

    (九)综合配套改革取得新进展。2010年国务院新设立沈阳经济区国家新型工业化和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等地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取得积极成效。

16、就业、社保等民生工作进一步加强

    2010年,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一)多方面采取积极措施扩大就业。大力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家庭服务业发展,引导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增强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鼓励民间投资,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

    (二)完善和落实促进就业政策措施。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加强基层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岗位拓展、创业引领和就业服务计划,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实施加快小城镇建设、发展县域经济政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支持资源枯竭地区发展接续产业,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中央财政安排就业专项资金433亿元,并向新疆、西藏、青海、甘肃等地区和灾区重点倾斜。继续实施并完善“援企稳岗”政策,全年减轻企业负担和增加补贴330亿元。

    (三)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颁布《社会保险法》,重新修订《工伤保险条例》。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全国838个县(市、区、旗)和4个直辖市的大部分区县开展试点,覆盖面达到24%。出台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的意见。积极推进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门诊统筹,基本解决800万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的医保问题。试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制度。

    (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和提高社保待遇水平。截至2010年底,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5673万人、43206万人、13376万人和16173万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分别达到2311万人和5228万人。连续6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

17、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2010年,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有序推进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成效持续显现。

    (一)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扩面提标成效明显。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32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到8.36亿。基本医疗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各级政府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基本医保基金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稳步推进。全国60%左右的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始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价格平均下降30%左右,安徽、江西、陕西、甘肃等8省(区、市)率先在全省范围内推开。规范基本药物采购机制和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文件先后出台,基本药物制度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加强。中央支持近900个县级医院、1620个中心乡镇卫生院、1228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11250个边远地区村卫生室建设。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全面启动实施。

    (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迈出新步伐。向城乡居民免费提供9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继续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五)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全面启动。按照上下联动、内增活力、外加推力的原则,国家确定的16个重点联系城市和各省(区、市)确定的试点单位全面启动试点。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文件正式出台,促进多元办医格局的形成。

18、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一)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快推进

    2010年,颁布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事业较快发展。

    一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改造薄弱学校,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继续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启动偏远贫困地区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试点。农村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提高了100元。继续对中西部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费补助。深入实施教师绩效工资政策。

    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继续推进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将中职学校的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免学费政策范围。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改革。

    三是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保持普通高校招生规模相对稳定,新增高校招生计划向中西部倾斜。扩大应用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强化本科教育教学,推进“211工程”、“985工程”建设。提高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平均标准每生每年1000元。

    四是积极推动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贯彻落实新疆、西藏及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藏区等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有关政策,加强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育、内地民族班建设和民族院校建设。

    五是加快化解学前教育问题。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启动中西部地区农村幼儿园建设试点,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着力破解“入园难”问题。

    六是支持特殊教育发展。加大力度支持中西部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二)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2010年,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

    一是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不断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安排中央投资超过50亿元,如期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十一五”建设目标。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已覆盖全部行政村和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各级服务点基本覆盖90%的行政村;建设约2.6万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基本实现乡乡有文化站的规划目标;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全年放映电影超过800万场次,基本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公益服务目标;农家书屋覆盖全国40%以上的行政村。公共文化服务渠道和方式进一步拓展。全国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已有1743家向社会免费开放;各地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送书下乡、送戏下乡等活动常态化;各地在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社会化方面做出了很多积极探索。

    二是文化产业蓬勃发展。认真落实《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推动文化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转变。着力培育骨干文化企业,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上市融资,文化企业规模快速提升。手机电视、网络电视、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产业发展迅猛,预计2010年数字出版产业规模超过900亿元。产业总体规模和实力不断提升,北京、上海、广东、湖南、云南、湖北等多个省市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当地国民经济比重已超过或接近5%,成为当地经济发展支柱性产业。

    三是文化创作生产空前繁荣。文化产品品种数量极大丰富,文化精品不断涌现。2010年电影故事片产量达到526部,电视剧产量超过1.4万集,电视动画片22万分钟,涌现出《唐山大地震》、《毛岸英》、《江姐》等众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优秀作品。

    四是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文化贸易不断扩大,2010年前10个月,我国核心文化产品出口90.2亿美元。在第26届法兰克福书展上实现版权输出的重大突破,引进与输出之比为1:1.46。主流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初步建立覆盖全球的新闻采编播发网络。

    与此同时,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发展,竞技体育运动硕果累累。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切实履行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加大对群众身边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力度,2010年新增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器材10000多套,建设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体育公园、健身广场及其他全民健身场地20000多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扎实推进,“十一五”期间累计建成农村体育健身场所23万处,有力推动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全年运动健儿在22个项目中获得108个世界冠军,8人5队15次创15项世界纪录。在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共获得199枚金牌、119枚银牌、98枚铜牌,奖牌总数416枚,第八次蝉联金牌、奖牌总数第一。在温哥华冬奥会上取得了5金2银4铜的好成绩,实现了重大突破。

1   2    3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链接
· 发展改革委李朴民解读计划报告
· 新华社3月17日受权全文播发计划报告、预算报告
· 计划报告、预算报告提请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