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高法司法解释要求6类减刑假释案件必须开庭审理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02月22日 21时37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2月22日电(记者 杨维汉)减刑、假释作为重要的刑罚变更措施,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最高人民法院22日对外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这个总共29条的司法解释自今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介绍。这部司法解释严格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积极推动减刑、假释案件审理程序公开、规范,对正确适用法律办理减刑、假释案件,维护刑罚执行的公平公正,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据了解,最高人民法院于2009年开始正式启动这部司法解释的起草工作,并进行了深入调研,广泛征求相关意见。减刑、假释制度改革也是中央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以及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确定的重要任务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建立减刑、假释审理程序的公开制度,严格重大刑事罪犯减刑、假释的适用条件”。

    这位负责人介绍,长期以来,人民法院审理减刑、假释案件主要采用书面审理方式,这既不利于人民法院科学判断罪犯是否符合减刑、假释的条件,也不利于充分保护罪犯的合法权益。对减刑、假释案件依法实行开庭审理,可以避免人民群众对减刑、假释审理工作“暗箱操作”的疑虑,也可以使人民法院在审理减刑、假释案件时,听取刑罚执行机关、检察机关、罪犯本人以及同监区罪犯等多方面的意见,确保减刑、假释案件的公平公正,增强司法公信力。

    这位负责人同时指出:“鉴于目前人民法院普遍存在案多人少的矛盾,要求所有减刑、假释案件一律开庭审理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司法解释选取了现阶段人民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社会关注度较高、司法实践中也容易出问题的6类减刑、假释案件,明确要求必须开庭审理。

    这6类减刑、假释案件分别是:因罪犯有重大立功表现提请减刑的;提请减刑的起始时间、间隔时间或者减刑幅度不符合一般规定的;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或社会关注度高的;公示期间收到投诉意见的;人民检察院有异议的;人民法院认为有开庭审理必要的。

 
 
 相关链接
· 云南减刑假释案新规:27日首次面向社会公开审理
· 四川全面试行减刑、假释案件裁前公示和听证程序
· 山西省依法适当放宽对未成年犯的减刑、假释条件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