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甘肃"节"味浓:灯光亮化"缩水"农村"光盘"如故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2月14日 17时49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兰州2月14日电(张钦 段斌朝)彩门、灯笼少了,但年味不减;手头宽裕了、办年货阔气了,但“光盘”悄然成风。新春期间,甘肃省定西市、白银市等地一股节能、节俭的春“节”新风扑面而来。

    “今年过节无彩门,节能年味一样浓。”有着“中国药都”美誉的定西市陇西县,几十年来形成了春节各个繁华路段竞相搭建彩门的传统。但记者最近走遍这座县城,难觅彩门,只是在有着800多年历史的鼓楼周边,挂着十来盏不大的灯笼,与古建筑相得益彰。在兰州、白银等地,曾经光彩夺目的灯光亮化工程,今年都不同程度“缩水”了。

    “今年县城不但没有大规模张灯结彩,除夕晚上的烟花也少了许多,很多单位都没有放烟花。但今年的年味并不淡。”陇西县城鸡肉批发商田小军说,年关前后,他家的生意比往年红火,买鸡肉的人不仅多,购买量也大。

    一些居民反映,去年陇西药市党参收购价创下每公斤90元以上的历史性高价。药农钱包比往年鼓了不少,腊月办年货时不但大方,还图新鲜。过去不少山区农民一年四季很少吃新鲜蔬菜,年关前后农村集市上却时常可见一整筐一整筐买新鲜蔬菜的农家人。曾在西北难觅踪迹的梭边鱼,成了过年水产热卖品。

    出手大方了,但在定西、白银这片曾经“苦瘠甲天下”的地方,“光盘”依然是经久不衰的时尚。2月13日是大年初四,在江苏省南通市办工厂做生意的马永刚打“飞的”赶到兰州,又从兰州赶回老家陇西县老湾村,家中接风的“盛宴”是几大碗西北杂粮浆水面,一行人来了个“饭扫光”,滴水不剩。

    “与其七碟子八大碗,还不如一碗老娘亲手做的面过瘾。”马永刚说,过年是为了解乡愁,不是为了“面子”。

    “返乡过年的游子,在吃年夜饭、串门拜年中又一次次温习了儿时的节俭教育。”从北京赶回白银市靖远县三滩村过年的徐爱水说,农村人的年货远比前四五年丰富、多样,但农村人的节俭依旧。

    他说,小时候老人经常教育孩子“十粒米,一条命”。现在,富裕了的农村人还会吃干净锅里、碗里所有的米粒,做到“颗粒归肚”。

    “人人碗里都有福气藏,福气就是最后一口面最后一口汤,谁不吃个干净谁就没福气。”在陇西县福星镇酒店村,福星镇干部张继贤面对家里丰盛的饭菜,仍语重心长地教育自己3岁的女儿。

    他说,这是父母从小讲给他听的,他现在仍要讲给孩子听,这是节约教育的“接力”。

 
 
 相关链接
· 节前节约正当时——春节前夕厉行节约见闻记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