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求是》文章:气象灾害如何防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3月01日 10时17分   来源:求是

    我国是世界上受气象灾害影响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强度大、频率高。新形势下,不断提高我国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灾多灾重的复杂形势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气象灾害呈多发重发趋势。据统计,最近30年,全球86%的重大自然灾害、59%的因灾死亡、84%的经济损失和91%的保险损失都是由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引起的。21世纪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很可能进一步加剧,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率也可能增加。这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会带来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金融市场波动,乃至威胁社会稳定和地区安全。世界气象组织在《世界气候状况年度临时声明》中指出,2012年全球各地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北半球尤为明显,主要表现为热浪、干旱、洪水和低温。现实情况表明:无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威胁都不可忽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气象灾害造成的影响和损失都不可低估;无论是冬春还是夏秋,极端气象灾害都有可能发生。

    我国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越来越大,气象灾害的社会敏感性越来越强。我国的气象灾害占各种自然灾害71%左右,种类多、分布广、频率高、强度大、损失重。近10年,全国平均每年因气象灾害死亡2000人左右,经济损失2000亿元左右。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更加向城镇集中,经济社会活动流动性加大,由此带来的社会孕灾环境将更加脆弱敏感、承灾体将更加暴露易损、致灾因子将更加复杂多样,同样的极端天气事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将比过去要大得多,甚至会严重影响政府公信力。例如,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2007年山东济南“7·18”特大暴雨等极端天气事件,都因导致城市“瘫痪”和人员死亡而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近期,我国大部分地区接连出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引发交通瘫痪和交通事故多发、电力供应中断和供暖供电供气中断;持续出现的雾霾天气,污染大气环境,严重影响铁路公路民航水运等各类交通,成为社会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总的看,气象灾害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广,气象防灾减灾也不再是单纯的专业技术性工作,正日益成为社会公共事务。

    防灾减灾成效显著,形势依然严峻。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应对气象灾害的措施也越来越具体规范,工作力度越来越大。气象部门坚持以人为本和公共气象服务方向,强化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和防御能力建设,逐步建成了立体化的综合气象灾害监测网,气象灾害的监测手段、水平、精度、效率得到极大提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更及时,发布渠道更多样,发布范围更广泛。5年来,全国因气象灾害造成死亡人数较上一个5年减少了近2000人,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比例由1.22%降低至0.91%。但是,我国气象防灾减灾仍存在一些矛盾、问题和困难。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发展越来越复杂,应对防范气象灾害的难度在增大;经济运行和人民生活对交通、通信、能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应对防范气象灾害的广度在扩大;顺应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和谐社会的新要求和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应对防范气象灾害的深度在加大。

    二、防灾减灾的体系建设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构建气象防灾减灾的综合体系,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保驾护航。

    建立完善组织体系。强化气象灾害预警服务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综合协调职能。建立形成各地政府统一领导、综合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有效联动的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强化各级政府在气象防灾减灾的组织管理协调、发展规划制定、政策法规建设、公共财政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和减灾队伍建设中的作用,切实将气象防灾减灾纳入地方发展规划、政府绩效考核和公共财政预算之中,建立具有地方编制的气象防灾减灾机构。建立完善气象防灾减灾绩效考核、督察督办和责任追究制度,引导各级气象防灾减灾机构和队伍充分发挥其职能和作用。

    建立完善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加强监测预报,实现精细预报到乡(镇)、自动观测到乡(镇)。加强预警发布,实现预警信息发布入户、防灾提示到人,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和资源共同解决预警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问题。大力运用电视、手机短信、网络、电话等信息传播手段,不断扩大气象预警信息覆盖面。加强风险评估,实现风险调查到村(社区)、规避风险到人。开展全国气象灾害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研究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和临界致灾条件,开展气象灾害风险区划、风险评估,强化重大工程建设和区域经济开发等项目的气候可行性论证,不断提高气象灾害评估水平。建立气象灾害风险转移机制,发展天气指数保险,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和市场机制减轻气象灾害损失。强化各级政府的气象防灾减灾责任意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灾害风险管理和应急管理水平。加强科普宣传,提升社会公众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和能力。

    建立完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打破过去封闭的部门行政管理模式,构建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和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配合、高效联动。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自救能力,推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灾害管理,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气象防灾减灾,切实改变气象灾害防御中强政府、弱社会的局面。

    建立完善法规体系。积极推进分灾种的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出台。加强各级各类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制(修)订工作,不断提高预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加强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应急管理、风险管理的标准制(修)订工作,提高防灾减灾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

    加强保障能力建设。加强对我国气象灾害的科技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的应用。培养高素质气象防灾减灾专业人才,多渠道发展气象灾害防御队伍。加强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志愿者和乡镇、社区、乡村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按照“谁受益,谁投入”的原则,大力建设专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充分发挥气象灾害保险和再保险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作用,以及金融保险行业对气象灾害受灾单位和群众的救助、损失转移作用。(作者: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  

 
 
 相关链接
· 中央气象台天气会商如期举行 郑国光向职工拜年
· 气象局召开老同志新春座谈会郑国光向老同志拜年
· 郑国光赴湖南省气象预警中心看望慰问气象职工
· 郑国光要求江西省气象局科学谋划气象事业发展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