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开发由"提钾"向"多元化工"延伸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8月19日 11时10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西宁8月19日电(记者 吕雪莉 骆晓飞)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一期项目整个流程打通,已经进入了试生产阶段;综合利用二期部分装置进入联动试车,有望于年内打通整体工艺流程;金属镁一体化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超过146亿元……随着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一系列循环经济建设项目的推进,中国最大的盐湖——察尔汗盐湖资源的开发逐步迈进了精细化工时代。

    总面积5856平方公里的察尔汗盐湖是中国最大的钾镁盐矿床,其各类资源总量达601亿吨。2005年以来,在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项目“青海百万吨钾肥工程”的基础上,为了实现盐湖产业可持续发展,青海先后启动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一期、二期和金属镁一体化项目,利用柴达木盆地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盐湖资源,实现石油、天然气化工与盐湖化工的结合,建设中国西部首家石化工业与盐化工基地。

    “2011年投资了107个亿,去年投资了106个亿,今年的投资计划也是106个亿,综合利用项目累计投资已近500亿元。”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汪贵元介绍,在钾肥主业的支撑下,察尔汗盐湖的资源开发已经形成多元化工产业链。

    据介绍,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察尔汗实施的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一期项目在满足国家有关设计规范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12个化工装置联为一体,开创了目前中国乃至世界化工装置串联密切度的纪录;而综合利用二期投产运行后,柴达木盆地将能够自主生产几乎所有的化工基础原料。

    “盐湖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实施,不仅仅让产业链得到延伸,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更为重要的是,这些项目的实施过程为进一步开发柴达木盆地盐湖相关产业积累了经验、技术和人才资本。”汪贵元说。

 
 
 相关链接
· 高速公路在柴达木盆地戈壁深处延伸
· 郝鹏在柴达木盆地的茫崖 冷湖 大柴旦地区调研
· 我国首家太阳能光热发电项目在柴达木盆地建成
· 青海拟在柴达木建设我国最大连片枸杞种植基地
· 寄语十八大: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者新愿景
· 荒野探宝走青春--柴达木盆地地勘队见闻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