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国概况
 
中国民族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来源:国家民委

  二、56个民族的认定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历代统治阶级推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甚至把许多历史上早已公认的民族都说成是汉族的宗支,致使许多少数民族隐瞒、更改了自己的族称,中国的民族成份一直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实行民族平等政策,保障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权利,激发了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长期被压迫的许多少数民族纷纷公开他们的民族成份,提出自己的族名。到1953年,汇总登记的民族名称有400多个。为了使我国各少数民族真正实现民族平等,充分享受民族平等和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利,充分发挥各族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民族识别。

    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大体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经过深入细致的实地考察和科学研究,这一阶段首先认定了(包括历来公认的)蒙古、回、藏、满、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侗、瑶、白、哈尼、哈萨克、傣、黎、傈僳、佤、拉祜、高山、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羌、撒拉、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鄂伦春、保安、裕固、塔塔尔等38个少数民族。

    第二阶段:从1954年至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在第一阶段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把民族识别工作引向深入。本阶段对上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的所剩族体名称(183个)进行逐一研究,新确定了15个少数民族,即土家、畲、达斡尔、赫哲、仫佬、布朗、仡佬、阿昌、普米、怒、崩龙(后改名为德昂)、独龙、京、毛难(后改名为毛南)、门巴;同时,将普查中自报的74个族体分别归并到已确定的53个少数民族中。

    第三阶段:从1965年至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这一阶段中,1965年认定了西藏珞瑜地区的珞巴族,1979年认定了云南基诺山的基诺族。至此,我国民族大家庭的成员增加到56个。

    第四阶段:从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至今。本阶段的民族识别工作除继续为一小部分族体的认定进行调查研究外,主要进行民族成份的恢复、更改和某些族体的归并工作。据统计,自1982年以来,全国恢复、更改民族成份的人数在1200万人以上。

    我国民族识别工作的顺利进行,解决了民族工作中一个艰巨而复杂的问题,为党和国家制定民族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中国民族政策   精彩老照片集锦

 中国政府有关民族事务白皮书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国有关民族问题的法律法规

 中国民族自治地方  中国陆地边境县(旗)、市(市辖区)一览表

 中国牧区、半农半牧区县、旗一览表  中国民族贸易县(旗)、市一览表

 民族自治地方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一览表

 全国民族自治地方社会发展  全国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节日  中国各民族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法

 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阶段   中国各民族文字类型

 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09年3月)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链接
· 民族教育
· 国家民委主任:贯彻中央精神要把握八个问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个人推荐名单公示
· 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成功实践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兼职委员单位和部分兼职委员有关问题的复函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