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国概况>> 中国简况
 
2013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2月20日 16时20分   来源:湖北日报

    二、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建议

    未来五年,是我省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综观国际国内大势,“四期并存”、“五局汇聚”,为湖北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创造了新优势。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为湖北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强大推力;我国经济进入中速增长期,为湖北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赶超提供了良好条件;区域发展由东部地区“一马当先”进入“西高东低”转换期,提升了湖北的重要战略支点地位;我省发展进入黄金增长期,改革开放的棋局轮到湖北,转换的经济格局凸显湖北,国家的重大布局器重湖北,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的谋局引领湖北,中气十足的势局激活湖北,使我省的综合优势更加明显,累积潜能加速释放。尽管前进道路上还会遇到新的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做好结合文章,就一定能够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在创造性的实践中奋力开拓富民强省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黄金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主题主线、深化改革开放、突出自主创新、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实施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在新的起点上奋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努力建设富强、创新、法治、文明、幸福湖北,为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今后五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升。到2017年,生产总值突破4万亿元,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3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85万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的位次进一步前移。经济结构明显优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幅跃升,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6%。努力实现在中部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改革开放水平明显提升。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大开放的格局进一步形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探索速度与质量并重、经济与社会同步、生产与生态协调的发展模式。区域创新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前八位。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总数达到200家以上。

    ——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升。以公共教育、公共文化、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基本社会服务为重点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就业更加充分,每年新增城镇就业60万人以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40万人以上。到2017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1年;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6.7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分别增长1.3倍和1.4倍。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生态文明效应明显提升。“两型”建设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加强湖泊和湿地保护,彰显“千湖之省”水资源环境优势。建成一批国家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强市(县)。到2017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战略支点功能明显提升。尽快把湖北建成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奋力向工业强省、农业强省、科教强省、文化强省跨越,努力增强自主创新示范功能、“两型”社会引领功能和对外开放服务功能,加快完善支点框架,增强支点实力,释放支点效应,走在中部地区崛起前列。支持武汉市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升战略支点功能;支持襄阳、宜昌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其他区域中心城市加快发展,夯实战略支点基础。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重点是,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的重大部署,加快推进富强、创新、法治、文明、幸福湖北建设。

    (一)坚持“四化”同步,加快建设富强湖北。坚持扩大总量与优化结构并重,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一是高昂工业化龙头。提升支柱产业。重点推进“两计划一工程”,到2017年力争千亿元产业增加到15个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1.5万亿元。加快新型工业化基地建设,促进产业聚集发展,形成50个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发挥桥梁建造、工程设计等优势,推动建筑业向万亿元产业迈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旅游、文化、金融等产业增加值超千亿元,现代物流业增加值突破2000亿元。壮大市场主体。培育形成一批拥有自主品牌、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千亿元集团和百亿元企业,力争到2017年全省过千亿元的企业达到6个,过500亿元的企业达到10个,过百亿元的企业达到50个以上。二是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继续推进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力争粮食生产能力达到530亿斤,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5%。充分发挥荆门“中国农谷”、荆州“华中农高区”等现代农业示范区的作用。重点推进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到2017年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5∶1以上。三是强化城镇化支撑。实施《湖北省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规划》,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形成以城市群为主体,“一主两副”为引领,区域中心城市为支撑,县城和中心镇为节点的现代城镇体系。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增至15个左右,中小城市增至50个左右,3万人口以上建制镇增至100个左右。城镇化率达到58%。完善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四是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基本建成覆盖全省、多网融合、安全可靠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发展信息产业,重点推进软件、信息传输、数字内容、电子政务等领域的发展,建设“数字湖北”。依法加强信息管理。五是完善基础设施体系。统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大力实施防洪抗旱排涝灌溉和生态民生水利工程,构建安全稳定清洁的现代能源保障体系。

    (二)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建设创新湖北。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使湖北真正成为创新型经济蓬勃发展、创新人才加速集聚、创新活力充分释放的自主创新高地和内陆开放高地。一是培育创新创业文化。树立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倡导创新文化,营造创业文化,培育商业文化,弘扬开放文化。建设科技类博物馆群,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加大对创新创业典型的宣传和表彰。二是创新体制机制。基本建成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于一体的区域创新体系。加快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形成“工程化管理、项目化推进、立体化运作、综合化考评”的科技管理新机制。加快发展科技金融,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激励、转化机制。三是扩大开放合作创新。大力推进经济技术国际化,瞄准大企业、大财团和高端人才,引进海内外资本、智力、技术与先进管理等创新资源,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机构落户湖北。推动国际创新园、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全省服务外包年均增长20%。四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力支持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创新载体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三大工程和知识产权战略。到2017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3%,形成一批综合竞争力居全国前列的百亿元级高新技术企业。

    (三)坚持依法治省,加快建设法治湖北。全面落实法治湖北建设的各项目标和任务,重点抓好法治政府建设这一中心环节。一是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进一步加强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的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积极构建职能集中、管理规范、上下协调、运行有效的综合执法体系。二是推进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化。依法维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劳动者就业和收入分配权益,依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加强文化建设、社会管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三是促进司法公正。支持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为司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创造良好司法环境。落实中央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各项措施,规范司法行政行为,提高司法公信力,更好地发挥司法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制度,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四是推进全民守法。深入开展以宪法为核心、以“六五”普法为载体的全民法制宣传教育,推进多层次法治创建活动,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

    (四)坚持先进文化引领和“两型”带动,加快建设文明湖北。重点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为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生态支撑。一是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提升精神驱动力。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弘扬荆楚人文精神,争做“爱国守法、崇德守信,和善开明、务实敬业,敢为人先、追求卓越,语言文明、举止优雅”的湖北人,让现代文明之花在荆楚大地绚丽绽放。二是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文化影响力。加强重大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到2017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以上。三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生态承载力。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加生态产品供给。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构建人水和谐的水生态系统。整合开发生态旅游资源,打造灵秀湖北。全面改善和优化城乡人居环境,让人民群众喝上洁净水、呼吸清新空气、享受优美环境。突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的带动作用,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扎实推进文明湖北建设“十大行动”,打造精神高地、建成文化强省、建设美丽湖北。

    (五)坚持富民导向,加快建设幸福湖北。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让全省人民生活得更加富裕、更加安全、更有保障、更有尊严。确保公共财政投入的75%以上用于民生。一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二是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三是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保持物价总体稳定,使老百姓从增收中真正得到实惠。四是统筹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全体职工和城乡居民,工伤、失业、生育保险覆盖全体职业人群。加大对弱势群体帮扶力度,社会救助体系、社会福利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建立健全以廉租房、公租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农村危房改造,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五是进一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继续推动“健康湖北全民行动”。确保解决1500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六是着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努力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完善社区管理体制和服务网络,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经过五年的努力,实现省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十个确保”目标。

    “五个湖北”,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富强湖北是基础,创新湖北是动力,法治湖北是保障,文明湖北是品质,幸福湖北是目的,五者统一于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伟大实践,统一于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历程。推进“五个湖北”建设,必须以更大的政治智慧和勇气,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开放,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要始终把改革开放贯穿到“五个湖北”建设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管理和生态文明领域的体制机制创新,聚合正能量,激发新活力。“五个湖北”建设,贯穿了中央对湖北发展的总要求,把握了时代发展的主旋律,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新期盼。只要我们奋发有为、不懈奋斗,一个更有实力、更具活力、更富魅力的新湖北必将展现在世人面前,全省干部群众一定要有这样的精神追求和能力自信!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