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前后关注未成年人安全保护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5-31 15:19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打印本页

预防儿童性侵,如何走出困局?
——“六一”前后关注未成年人安全保护

    新华社北京5月31日电(记者 周慧敏、任会斌、赵瑞希)近日曝出的教师性骚扰学生的案件,再度引发人们对未成年人安全保护的担忧。

    近几年来,针对性侵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时有发生,一再挑战社会公序良俗。究竟是哪些原因,导致性侵未成年人的案件屡禁不止?

    父母监护不到位,指望他人更困难

    今年5月,山东德州赵某因强奸13名幼女被执行死刑;甘肃省陇西县碧岩镇一小学教师刘某因猥亵、强奸8名女学生,于2013年5月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近年来,我国司法机关确立了从重惩处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则,相当一批犯罪分子被重办。尽管如此,仍有魔爪不时伸向稚嫩的“花朵”。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家庭是儿童保护的头道防线。”北京市华联律师事务所呼和浩特分所主任赫志说,现实生活中,确实不少家长或因工作繁忙,或因长期在外地打工,在孩子的监护上陷入有心无力的尴尬境地,这是校园性侵案在偏远农村多发、受害者多为留守儿童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2年到2014年,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小吉场镇南丰小学教师黎某先后性侵学生10多名,多数为留守儿童。

    案发后,一些闻讯赶回家乡的父母悔恨交集。他们说,平日也很想念和担心孩子,可是为生计所迫,每年农忙或春节时才回家几天,把孩子带在身边上学条件不允许,以至于孩子长期处于父母的监护之外。

    近年发生的此类案件中,许多受性侵儿童的家长皆有类似的苦衷。

    “必须加快户籍和教育制度改革,让农民工子女能在父母工作地入学。”呼和浩特市第十九中校长李生贵说,同时也要加大宣传力度,唤醒家长作为第一监护人的意识,使年轻的父母不但要关注孩子的学习、饥饱冷暖,还要关注孩子的情绪、言行等日常变化,确保孩子安全健康成长。

    儿童性教育不够,自我防护能力弱

    当前,我国对未成年人的性教育水平较低,导致儿童普遍缺乏辨别性侵害的能力与自我防护意识。

    “在发达国家,学校防性侵教育比较系统。”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介绍说,日本有“纯洁教育”,瑞典有“爱的教育”,都从幼儿园起向儿童渗透性别、性差异等知识。美国学校专门设“性侵害、性攻击、性暴力和性骚扰”课程,分别针对学前儿童和小学、初中、高中学生。

    相对而言,我们的差距较大。记者在内蒙古、海南、广东等地采访了多所城乡中小学校的学生,他们反映课堂上很少介绍性安全知识。“从小学到初中,老师只偶尔说点生理卫生、青春期保健的内容,什么是性侵害,什么情况下易受侵害,遇到侵害怎么办,都没有听到过。”呼和浩特市三中的几名学生说。

    一些小学校长坦言,性教育在我国刚起步,讲授内容以生理卫生知识为主,不系统不规范,尤其是缺乏对性侵害辨别、防护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更多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连粗浅的性教育也是空白。

    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段会冬说,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多数家长不好意思甚至忌讳跟子女谈涉及性的话题。此外,从学校到家庭,教育多以提高学习成绩为主,忽视儿童身心全面发展。

    “正是瞅准了这种懵懂无知,不法分子才敢下黑手。这些孩子被侵害或受诱惑,往往因为害羞、惧怕,不敢告诉身边的人,由此被犯罪分子长期要挟与侵害,”段会冬说:“家长和学校最好以日常的言传身教,将有关知识交给孩子,帮助他们提高辨别能力,树立防护意识。”

    社会道德下滑快,校园安全漏洞多

    甘肃陇西县小学教师刘某从2011年9月开始作案,侵害的女生最小的10岁,最大的只有13岁。

    一名11岁的受害女生回忆说,从她上四年级开始,每次考试结束后刘某让学生一个个去办公室领卷子,她们就知道“老师就要干那个了”。直到2012年6月,才有家长发现孩子饭量锐减,精神恍惚,反复追问后,刘某的真实面目才被揭开。

    广东韶关曲江区一小学体育教师潘某,从2012年9月起开始猥亵女学生,一直到2013年5月才有家长察觉,此时已有20名学生受侵害;安徽潜山县余井镇一小学校长杨某,从2001年起开始作恶,12年后才被人偶然发现,此时他已性侵学生9名……

    近年发生的校园性侵案件,普遍存在受害学生多、侵害持续时间长的特点。赫志说,一些案发地公安、教育等部门长时间毫无察觉,每次案情浮出水面才被动介入,反映出一些基层治安保护的缺失。不管事后对犯罪人惩处多重,其给孩子造成的伤害难以弥补,如何防患于未然,亟待引起关注。

    “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社会道德下滑较快,学校和教师队伍也日益受到侵蚀,导致安全管理出现漏洞较多,于是不法分子将黑手伸向了孩子。”

    李生贵举例说,部分学校对教师资格、作风品行等把关不严,在农村地区此类问题尤为突出,埋下不少隐患。另外,犯罪分子利用或制造与孩子独处的机会作案,隐蔽性较强。

    李生贵等人说,教育部门应根据留守儿童规模大、性侵案件频发的特点,修订教师行为准则,增强其约束力。“英国等国家规定教育人员不得与异性儿童单独相处,否则吊销其执照或给予更严厉的惩罚,这对我国有借鉴意义。”

    专家建议,在严把教师从业资格的同时,中小学教职员工选拔、考评过程中,应加入不良品行记录一票否决、社会评价调查、心理健康测试等内容,以净化教师队伍。

    与此同时,公安、教育、民政等部门应有所作为,建立常态防控机制。此外,还可以发挥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的作用。“各个环节都行动起来,编织全方位的社会防护网,让孩子们远离侵害。”段会冬说。

责任编辑: 肖磊涛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