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文章里的共赢期许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6-18 11:10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正在访问英国的中国总理李克强,6月16日在英国主流媒体《泰晤士报》发表署名文章,题为“中英正走在共赢的道路上”。这篇文章,自然而然地受到了中英两国媒体乃至国际舆论界的关注。

    李克强总理在这篇文章里,以平实亲切的言语,与英国读者进行交流。透过这篇文章,可以看出中国总理对于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也表达出他对推动中英合作的良好愿望。正如文章的标题已经指出的,发展两国关系的一个关键词是“共赢”——中英两国需要“共赢”,也可以做到“共赢”。

    李克强此次访问英国,主要目标有三:一是探讨加深多领域的合作的途径;二是消除双方之间存在的一些误会,以及更好地展示中国;三是向英国取经学习。这些目标,都与两个国家未来的进步密切相关,也与中国总理所期许的“共赢”目标相契合。

    众所周知,因为此前双方外交方面发生的某些插曲,导致中英关系有一些别扭,存在着一些误会。这些误会不必回避,也不能回避。消除误会最好的办法,就是开诚布公、坦诚相见。中英两国关系总体良好,不能因为某些误会而影响大局。否则,其后果是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

    中国总理率领庞大的代表团访英,也意在向这个老牌工业发达国家学习。英国具有资金雄厚、科技领先、管理经验丰富等优势,这是中国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也是需要中国认真学习的。如在创新方面,中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英国技术创新能力强。中英之间有条件在投资和贸易合作的基础上,推动形式多样的创新合作。

    值得关注的是,在李克强总理访问英国的三大目标中,探讨加深多领域合作的途径列为第一目标。多领域的深入合作正是双方能够实现“共赢”的必由之路。国际舆论最近一再以中英关系的“压舱石”和“稳定器”,来比喻双方深入拓展经贸合作的重要性。在这个方面,中英之间确实彼此需要。深化经贸合作乃是“共赢”之举,而非零和博弈。

    从中国经济自身发展来说,需要以更开放的姿态,推动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总理此次在《泰晤士报》发表的文章中,对中国经济实现适当的增长目标表达了信心。这种信心自然是建立在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分析和经济发展基本面的判断之上的。当然也要看到,中国经济确实面临着一定的下行压力。化解这些压力,不仅需要靠内部改革与奋斗,也要靠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深化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包括与欧洲的传统工业强国英国。增进合作,同样会有助于英国经济的发展。

    中英两国都是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国家,都对人类文明进步有重要影响。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经济互补性很强、合作潜力巨大。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此前曾介绍,李克强此次出访期间,中英将签署40多项商业协议,涉及能源、投资、高科技、金融等多个领域,总金额超300亿美元,为历年之最。英国欢迎中国投资,毫无疑问。双方的合作并不止于此,中国拥有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人力资源,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将释放出巨大的市场潜力,也会给英国企业带来更多商机。

    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14年1至5月,中英双边贸易总额同比增长约22%,增速居同期欧盟主要国家之首。这样的数据,验证了一个事实,即中英经贸关系正处在最活跃和最富有成果的时期。中英双方当抓住有利时机,在包括经贸领域的诸多方面向纵深处推动合作。中国总理所期许的“共赢”,也必定会引发共鸣,并助益于英国的发展与进步。(汪晓波)

责任编辑: 郭晓婷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