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本土优势”指导下的青岛发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7-01 09:39 来源: 大众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一件载入城市发展史册的喜讯振奋岛城:全国第九个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正式获批,青岛在国家整体发展布局中的战略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城市发展登上更高平台。而在此之前,一系列“大事件”次第登场,举世瞩目:4月22日,中国海军首次承办的西太平洋海军论坛亮剑青岛;4月25日,世界园艺博览会盛装开场;5月17日,APEC贸易部长会议和第二次高官会议隆重举行……

    峰会接踵,捷报频传,写照的是青岛城市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新提升,而建设“国际湾区都市”的青岛梦想,也顺理成章照进了现实。

    对“国际湾区都市”,青岛这样表述:充分依托世界级湾区资源,对标同处北纬36度线的美国旧金山、日本东京、韩国釜山等世界知名湾区城市,建设与海洋强国战略相匹配的国际化城市,力争到2030年国际化达到迪拜级水平。

    “国际湾区都市”的宏伟目标,为解读青岛近年来的发展提供了贴切角度。正如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所总结:“国际湾区都市”是2010年以来青岛“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本土优势”指导思想和发展成果的必然落脚点。正是近年来青岛推进城市转型、产业升级、全面改革开放带来的城市实力跃升,为“国际湾区都市”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它也是新起点、新升华:青岛将更自觉地在全球座标体系中寻求更大突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好地发挥领头雁、火车头的作用,为山东省、全国作出更大贡献。

    开启都市之大

    将陆地和海域全部纳入规划范围,形成东岸老城区,西岸、北岸新城区的品字状分布格局,海湾型大都市框架破壳而出

    “大青岛”城市格局横空出世,是近年来青岛给人最具冲击力的第一印象。从这个意义上讲,“国际湾区都市”对城市发展格局的定位,最直观地体现了世界眼光与本土优势的结合,是青岛近年来寻求城市“蝶变”的精髓所在、点睛之笔——

    以世界眼光观照:横穿胶州湾的北纬36度线,是一条“含金量”极高的线。线周围,分布着全球最著名的四大湾区城市:美国旧金山和纽约、日本东京、韩国釜山。靠海而生,凭湾而兴,是它们向青岛昭示的美好图景。以东京为例,仅东京湾100千米海岸线的临港经济带,即贡献了日本1/3的经济总量。

    而结合青岛的本土优势,不难生发出“彼可取而代也”的豪气:青岛陆域面积12000平方公里,置之于国内各大都市都不遑多让;胶州湾水域面积362平方公里,资源一流,潜力巨大,出色的港航能力举世瞩目。海洋科研大学院所云集,让诸多国际知名湾区都市望其项背。

    2011年以来,正是着眼于争胜全球的出发点,青岛邀请刘太格、吴良镛等大师密切参与,启动了新一轮全域城市发展空间战略规划,在城市历史上首次搭建起海湾型大都市的整体框架:遵循“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理念,将11282平方公里陆地和12200平方公里海域全部纳入规划范围,形成东岸老城区,西岸、北岸新城区的“品”字状分布格局,海湾型大都市框架破壳而出。随着胶州湾变身“内湖”,青岛开启了“都市”之大,在历史上首次具备了世界知名大城市品格。

    纲举而目张。“大青岛“框架的确立和实施,给城市带来的巨变迅疾而有力,短短几年间,城市面貌破茧成蝶——

    整体布局。围绕胶州湾的都市核心区,10个外围次中心城市和新城组团、50个左右重点小城镇和1000个左右新型农村社区依次展开,全新城镇体系有序建设。

    城市辐射。启动对青岛“母亲河”大沽河规模宏大的综合整治行动,进而以大沽河为中轴,滨海蓝色经济发展带、青烟威综合发展带和济潍青综合发展带三带展开,南接鲁南、联结长三角,北接胶东半岛、融入环渤海,向西对接鲁中鲁西,城市辐射服务能力空前强化。

    城市基础设施。以“一环四放射”为基本构架,统筹建设全域范围内城际铁路、快速轨道和交通枢纽:“桥隧时代”“地铁时代”相继到来;铁路客运北站、青荣城际铁路、海青铁路建设高歌猛进,青岛港跻身世界十大港口,青岛机场跨入“千万机场”行列;经过艰苦努力,可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比肩的胶东国际机场规划选址尘埃落定,20多年的城市梦想一朝成真……东北亚国际航运综合枢纽雏势初现,为国际大都市构建起强健筋骨。

    最重要的是,“大青岛”带来的空间资源的充分利用,直接引发了城市生产力的强力喷发:以蓝色硅谷核心区、西海岸新区和红岛经济区三大新发展区域为例,去年合计实现海洋生产总值516.8亿元,占全市的39.3%,为青岛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极。而仅仅西海岸新区,就担负着在不久将来“再建一个新青岛”的重大使命,能够成功获批国家级新区,亦可谓功到自然成。

    这种强力释放,不仅利在眼前,更功在长远。近两年,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与国内同类城市相比较,青岛却“逆袭”意味明显: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27.9亿元,增长21.1%,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稳居次席。今年一季度,全市实际到账外资9.02亿美元,增长20.2%,跃至15个副省级城市之首。

    成就都市之强

    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精耕深蓝,力争建成面向国际的财富管理中心城市,初步实现“制造青岛”向“服务青岛”的转型

    产业是城市的命脉。任何一个城市发展目标的确立,都必须将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居于中心位置。近年来,青岛“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本土优势”的产业发展要求,必然落脚到围绕海湾、海岛、海岸线、陆地等空间资源的充分利用与开发上,与环湾型国际都市的建设目标相得益彰。

    不久前,我国首艘深水铺管起重船“海洋石油201”从青岛海西湾扬帆起航,在荔湾3-1气田与我国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胜利会合,实现在南海的深水作业。

    “‘海洋石油201’是我国海洋石油工业‘深水战略’的又一实质性成果。”参与“海洋石油201”建造的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宝洁说,这是世界上第一艘同时具备3000米级深水铺管能力、4000吨级重型起重能力和DP-3级动力定位能力的深水铺管起重船。它的投入使用,大大推动我国海洋能源开发从浅海走向深海。

    精耕深蓝,是青岛市“蓝色跨越”的一个缩影。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新起认为,十八大“建设海洋强国”的部署和山东省蓝色战略的实施,加之湾区得天独厚的天赋异禀,是青岛最大的本土优势。正是立足这样的高度,青岛将“蓝色引领”作为城市争胜于国际名城的重要战略取向,经济“底色”走向浓重的深蓝。

    在青岛的理解中,海洋科研优势,使青岛甚至与旧金山、东京和悉尼相较也占有先机。因此,青岛蓝色战略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一开始就具备恢宏的国际视野,具备争胜全球的雄心壮志。作为近年来全市重大战略的蓝色硅谷的打造,可作最好注脚:2011年,青岛全面启动蓝色硅谷建设战略,在即墨鳌山卫拉开了建设世界级海洋科研中心的帷幕。几年下来,这个几年前还不为人知的小镇,迅速崛起为我国海洋科研渊薮,几十个国字号研究院所和大学相继入驻;世界第七大海洋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投入运营;身为“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母港的国家深海基地,正在建设世界第五大深海基地……市蓝办主任任振刚称,这里将建成全球最重要的海洋科技中心,成为青岛蓝色经济发展的“高性能发动机”。

    抢占蓝色产业制高点,青岛的产业竞争力得到迅速提升。以全市四大优势蓝色产业为例,水产种苗和水产品加工,“黄海1号”中国对虾等9个新品种培育成功,水产品加工出口额占山东省的35%、全国的8%;海洋生物医药,形成产值过亿元的海洋生物医药企业10多家,多个海洋类新药取得一类新药证书;海洋新材料,建成总体配套的舰船涂料研制生产线,产品占全国军用市场份额的60%,海藻纤维、海洋高分子材料等新材料势头迅猛;船舶和海工装备,我国第一套自行研制设计生产的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首装远洋油船,国内首艘300米饱和潜水母船完工并投入使用……近几年,青岛蓝色产业一直保持着近20%的高速增长,到2020年,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占比将四分天下有其一。

    服务业发展水平,决定着城市融入全球城市体系、分享国际分工利益的能力。纵观国际大都市的发展历程,产业结构“软化”是其共同路径。从这个角度看,这是青岛“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对照下最刺目的短板。市发改委《青岛建设国际城市标准与发展战略研究》直指软肋:以国际化都市所应有的最低标准,青岛服务业占比也相差10个百分点以上。正视差距,是为了奋起直追。近年来,青岛产业升级的力度增大,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体系初见端倪。

    今年2月,开春见喜:《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获国家正式批复,这标志着青岛市承担起中国财富管理先行先试的历史使命。根据规划,试验区将探索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财富管理体系,力争将青岛建设成为面向国际的财富管理中心城市。

    “试验区花落青岛,是对青岛全力推进金融业发展的回报。”青岛金融办主任白光昭告诉记者,此前,青岛已连续3年召开全市金融工作会议,作为行业性会议,开会频次之高、规格之高,史上未有。2013年,青岛颁布实施了金融发展促进条例,成为继上海、深圳之后第三个出台地方性金融法规的城市。在“举全市之力”的推动下,近两年金融业一路高歌:2013年,全市新引进德意志银行等金融机构15家,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6.1%,实现了本外币存贷款规模首次山东省第一、金融业增加值增速全市各行业第一。金融业后来居上,跻身支柱产业行列。

    观察近两年青岛各行业发展,不难发现,增速居前列的,几乎都是服务业:除了金融,去年的港口吞吐量、航空旅客吞吐量分别增长10.4%、15.2%;旅游业总收入增长16.1%,服务外包、文化产业衔枚疾进……近3年间,青岛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45.4%升至50%以上,在全市经济中首唱主角。按当前发展势头,到2016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将达53%,初步实现“制造青岛”向“服务青岛”的转变。

    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是现阶段经济发展主题,对于立志在全球产业体系中争夺高端分工的青岛更是如此。近年来,围绕产业布局优化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青岛频频打出组合拳:启动城市历史上最大的老城区企业搬迁行动,截至目前,全市列入搬迁计划的110家老企业中,已有90余家启动搬迁,到2016年将全部完成搬迁、转型或关停,青岛工业因此将全面“变脸”;以化解产能过剩为突破口,培育十条工业千亿级产业链,目前,产值已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75.4%;以创新驱动推动提质增效:2013年,累计投用孵化器320万平米;引进各类人才11.5万人,增长22.5%,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172%,授权量增长26.5%,增幅均居副省级城市首位。

    倒逼改革开放

    最大限度与国际标准接轨,敢啃硬骨头,成为全国同类城市中行政审批项目最少、行政效率最高、行政成本最低、行政过程最透明的城市

    青岛发改委《青岛建设国际城市标准与发展战略研究》,逐条列出了国际化城市的标准及其差距,青岛建设国际化都市的战略选择与行动计划历历在目。

    回顾近年来的青岛发展,不难得出结论:与“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本土优势”指导思想一以贯之,青岛打造“国际湾区都市”,都在强调以国际化视野和标准全面提升城市运行水平,从而确保青岛不仅成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更要在改革开放上走在全国前列。因此可以说,“国际湾区都市”目标的提出,既是青岛近年来改革开放的必然归宿,也是倒逼全市改革开放的强劲动力。

    乘坐高铁到青岛北客站,走出车站回首望去,整个车站建筑宛如一只海鸥振翅高飞,迎接五湖四海的宾客。

    这座山东省最大的铁路客运枢纽站,几年前由于土地权属复杂等原因,一度面临工程停滞、推迟通车的困局。转机出现在2012年,青岛全面推行行政审批“容缺受理、容缺审查”的创新性改革,难题迎刃而解,峻工甚至比预计时间提前了近1年。

    在青岛对国际都市的发展“对标”上,第一条就是“法制城市”建设。近年来,青岛不断加大制度创新和法治政府建设力度,将行政审批改革作为重要切入点,其力度如“删繁就简三秋树”:2012年,全市审批事项由原来的468项精简清理至272项,削减幅度达33.8%;审批程序上,2012年5月通过串联改并联、分阶段管理、审批要素集中等措施,审批提速30%;随后再次推行“容缺受理、容缺审查”创新性改革,使审批速度至少再提高30%。目前,青岛已成为全国同类城市中行政审批项目最少、行政效率最高、行政成本最低、行政过程最透明的城市之一。

    最大限度与国际标准接轨,青岛的改革敢啃硬骨头:《全市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2013年全市改革工作要点》明确提出了今后3年10个重点领域、30项重点改革任务,以及2013年亟需突破的15项具体改革任务,时间表、路线图清晰备述。当前,各项改革紧锣密鼓:加快市属国有企业改革,推进股权多元化;理顺重点发展区域管理体制,强化完善经济发展功能;加快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林权确权和流转制度改革……

    青岛一系列“走出去”的动作引人关注:推动前湾保税港区与迪拜自由贸易区建立友好工业园区关系,支持海尔、海信等大企业到韩国大田研发特区、美国旧金山湾区硅谷等地建立境外研发中心……这几个合作地区,都是青岛列为追赶目标的国际湾区都市——以开放带动内部创新的意图明显。

    近年来,一条更为主动的开放之路引领着青岛开放型城市格局向前疾行:启动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建设,发布《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建设纲要(2013-2020年)》,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东北亚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城市;随着我国第一个自贸区在上海挂牌成立,青岛积极探索发挥保税港区地理政策优势,第一时间着手启动面向日韩的自贸区申请工作;立足“国际湾区都市”坐标系,青岛正在抢抓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这一重大机遇……

    对外开放的每一次骐骥一跃,都引领着青岛这座城市驶入一个新纪元。近年来,对外开放的迅猛势头对此作了有力证明:2013年,青岛累计实际使用外资487.7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779.1亿美元,占山东省进出口总值29.2%,经济外向度高达60.3%,常年位列“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10强榜单……

    青岛,向着国际化都市的目标,全力冲刺!(记者 宋 弢 通讯员 陈春雷 闫 杰)

责任编辑: 司徒宇乾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