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整改情况限期报,决不允许“走过场”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7-16 21:47 来源: 新华网
【字体: 打印本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国务院出台政策措施推进情况督查汇报并部署狠抓落实与整改,强调要强化责任、真抓实干、务求实效。(7月16日 中国政府网)

    从5月30日做出决定,到6月6日正式发出通知,到6月25日至7月5日8个督查组分赴中央27个部门单位和16个省(区、市)开展实地督查,再到7月10日前,各督查组将督查报告上报国务院,涉及19个方面共60项内容的国务院出台政策措施推进情况全面督查工作已经完成大半,目前剩第三方评估仍在进行中。总的看,地方和部门推进各项政策措施取得积极进展,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督查作为鞭策、推进工作的一种手段,其目的不是为了肯定成绩,而是要发现问题。这次督查的规格之高、涉及部门之多、内容之具体细化是前所未有的,被许多人称为是“一次无缝的、立体的和全方位的督查”。这次督查所遵循的原则、采取的方式也较以往更为严格、科学、审慎,既督地方、也督部门,既有各级政府的自查与实地检查、又要引入第三方评估和社会评价,还在中国政府网上开展了“问卷调查”,让整个督查更接地气,能更快地了解政策措施在各地的落实情况,听取来自一线的呼声,及时发现问题和线索,从而推动问题的解决。

    通过这次全面督查,也确实发现了不少问题。比如,不少金融政策遇“梗阻”,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突出;银行惜贷现象普遍,部分企业利润抵不上银行利息;银行的一些防风险措施,实际上变成对实体经济的“卡脖子”规定,反而加大金融风险;甚至出现了一些银行工作人员联手“高利贷”进行“寻租”牟利的现象。再比如,简政放权的政策措施在部委及省级政府部门推进的力度比较大,市县两级却“基本感觉不到”,监管越位、服务缺位问题比较突出;有些行政审批下放之后,一些中介机构扮演了“二政府”的角色;等等。

    发现问题后怎么办?这次的国务院常务会给了指令:既要依法依规追责问责,又要列出清单,明确时限、落实责任、逐项整改,兑现承诺。需要细化配套措施的,要限期出台;落实条件不完全具备的,要促进尽快到位;协调机制不健全的,要抓紧建立机制、明确责任人,同时加快完善相关法规制度。会议还进一步明确:整改情况要限期报告国务院,决不允许“走过场”,确保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到位。这也是对此前“国务院决不发空头文件”的再次重申。

    由于此次督查时间较短,又是以“明查”为主,在一些问题的调查上是否被“打埋伏”,一些看到听到的情况是否是“权宜之计”,也是人们非常关心的。而这些问题的答案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查证,需要细水长流式的调研考察,甚至需要“暗访”。因此,常态化的督查机制是非常必要的。此次会议明令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在建立督查长效机制上用心下力,加强上下联动和工作协调,建立第三方评估制度,接受社会评议和监督。

    只有及时发现问题,切实解决问题,打通政策出台实施的“最先一公里”和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破除中间“肠梗阻”,我们的各项政策措施才能畅行无阻、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造福人民,我们才能取信于民,为今后发展打下更好、更长足的基础。(安传香)

责任编辑: 王洋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