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第14集团军炮兵团鲁甸救灾开展基层活动记事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9-04 18:25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打印本页

    新华社云南鲁甸9月4日电(记者 刘永华、向辉、王德思)云南鲁甸抗震救灾期间,被誉为“乌蒙铁军”的陆军第14集团军某炮兵团与地方基层党组织开展共建活动,5名团党委常委进入受灾最严重的5个行政村党总支担任副书记,28名营党委委员担任各自然村党支部副书记,207名党员加入151个村民党小组,军地联合决策、资源共享、科学用兵,有效提升了救灾效率。

    “基层党组织是矗立在抗震一线的坚强战斗堡垒,是救灾军民的‘主心骨’。”某炮兵团党委书记、政委朱江说。

    “军地必须拧成一股绳”

    8月3日下午,正在野外驻训的某炮兵团接到抗震救灾命令,700余名官兵迅速集结赶赴灾区。

    4日4时,部队赶到火德红镇,镇党委书记臧尓方握着朱江的手说:“你们来了,我们就有救了!”

    当时,全镇房屋倒塌严重,许多群众被压埋,红石岩村大面积被堰塞湖吞没……

    “军地必须拧成一股绳,形成救灾合力!”朱江与臧尓方达成共识,立即作出部署:部队分为三路,由镇村领导当向导,立即到受灾最为严重的王家坡村、李家山村和南筐村展开紧急搜救。

    由于山体塌方,前往李家山村的路完全中断,官兵翻越塌方体非常危险,镇党委副书记保德富和64岁的老党员李天富带领官兵走一条地图上没有的山林小道,很快把部队带进了村里。

    红石岩村有10名群众被困,情况非常危险。团长陈勇拿出地图和指北针,对村党总支书记蒋先林说:“赶快把受困群众的居住地标出来,我们去救!”

    “我们一起去!”蒋先林和村里的12个壮小伙站了出来,与30名官兵一同出发。他们手拉手翻过3座大山,闯过6处塌方体,将被困群众背了出来。

    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分别负责军地指挥的朱江和臧尓方决定相互融合,实行统一领导。

    经上级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军地相关领导批准,军地基层党组织共建活动很快展开。部队按照团党委常委编入党总支、营连联建村支部、党员结对加入党小组的模式,实现军地基层党组织无缝对接。

    “事实证明,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救灾效率明显提升。”臧尓方说。

    “我们都是你的兵”

    8月5日凌晨,军地召开第一次联席会议,明确工作重点:抢救生命、打通道路、转移群众。

    由于地震造成的山体垮塌,牛栏江红石岩水电站段形成巨大的堰塞湖,水位不断攀升,严重威胁下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政委,你们参加过汶川地震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有经验。”挂钩这个镇的副县长胡小兵向朱江表态,“大灾当前,我们都是你的兵,听从你的指挥。”

    经过周密计划,朱江下定决心:挺进堰塞湖搜救!

    堰塞湖暗流涌动,湖面漂浮物横冲直撞,两边山体陡峭,不时有滚石滑落。16名军地党员搭乘2艘冲锋舟,冲过漩涡急流、避开漂浮物,成功转移出16名群众。

    在南筐村下大坪社,7名空巢老人不愿意走,就要留在自己家里。官兵立即向社长夏举波请求支援。

    “大叔大妈,解放军给我们搭好了帐篷,做好了饭菜,还安排了医生,等房子修好了我们再搬回来。”夏举波和战士们挨家挨户做工作。82岁的邓继平老大爷扔下家当,拄着拐杖对其他老人说:“走,我们跟着解放军走!”

    为了保证堰塞湖如期泄洪,120多名官兵和群众冒着余震、飞石、暴雨等危险,3小时紧急运送2.4吨炸药;有些偏远山村运输车无法通行,军地党员聚在一起想办法,组建起摩托车运输队、背篓运输队,用“蚂蚁搬家”的方法把救灾物资运送到群众手中。

    72小时黄金救援期内,炮兵团负责的8个片区23个自然村100个点位,在681名军地党员的带动下,共抢救轻重伤员150余名,转移安置群众3400余人,抢运救灾物资1000余吨。

    “一定要让群众过上好日子”

    为了安置好受灾群众的生活,军地决定合力组建“红旗社区”。

    “一定要让群众过上安稳的日子,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联席会议上,军地领导统一了思想,迅速展开行动。镇领导动员土地户主割收庄稼、征集大型机械平整场地;团党委拿出2万元专项经费集中采购工具,官兵搬运水泥、沙石硬化地基,连夜搭建帐篷……

    2天后,一座占地2400平方米,融集中居住、文化娱乐、生活保障、办公管理于一体的“红旗社区”拔地而起,163名原来分散居住的受灾群众迎来乔迁之喜。6天后,一对新人在“红旗社区”举办了婚礼。

    “‘红旗社区’建好后,其他分散居住的受灾群众纷纷要求享受同等‘待遇’。”臧尓方笑着说。目前,军地已联手建好8座“红旗社区”,可集中安置3000人。

    8月18日,炮兵团官兵回撤营区。离别时,军地领导紧紧相拥,共同约定,3年之后,再回到并肩战斗过的地方看一看。

    “‘乌蒙铁军’和我们立下3年之约,既是鼓励,更是鞭策。”臧尔方说,“相信,火德红镇的未来必将更加红火!”  

责任编辑: 薛雪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