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南水北调引江济汉工程正式通水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9-27 11:10 来源: 湖北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图为:昨日,船舶在江汉运河航行。(楚天云图航拍中心 陈勇、熊源、赵融、任天祎 摄)

    9月26日,经过4年多紧张建设的南水北调引江济汉工程正式通水。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党组书记、主任鄂竟平,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湖北省长王国生等出席通水通航活动。

    上午9时26分,位于荆州市荆州区龙洲垸的引江济汉工程进水闸旁,鄂竟平下达通水令,宣布南水北调引江济汉工程正式通水。

    随后,鄂竟平、李鸿忠、王国生共同启动闸门按钮。随着闸门缓缓开启,滚滚长江水涌入运河。作为长江最大支流的汉江从此将汇入长江之水,千百年来“汉水归江”的历史重新改写。

    引江济汉工程是我国现代最大的人工运河和湖北省最大的水资源配置工程。工程连通长江和汉江,穿越长湖,成为湖中之渠。工程进水口位于荆州市荆州区李埠镇,出水口位于潜江市高石碑镇,渠道全长67.23公里。主要任务是用长江水“增援”汉江,向汉江兴隆以下河段(含东荆河)补充因南水北调中线调水而减少的水量,改善该河段的生态、灌溉、供水和航运条件,可缩短长江荆州段至汉江潜江段航程600多公里,对促进湖北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汉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引江济汉工程2010年3月26日开工,今年8月底主体工程全部完成,并于9月12日通过通水验收。干渠通水后,年平均输水31亿立方米,其中补汉江水量25亿立方米,补东荆河水量6亿立方米,相当于在江汉平原增加了一座面积近7平方公里的湖泊,可缓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少水华现象。汉江下游7个人口密集的城区和6个灌区直接受益,惠及645万亩耕地和889万人口。

    今年,为缓解汉江下游仙桃等地的特大旱情,经省委省政府决策,工程在8月8日提前实施应急调水,至8月28日,共调水2.08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旱情,提前49天发挥了灌溉抗旱效益。

    鄂竟平、李鸿忠、王国生一行还在荆州、潜江现场考察了引江济汉工程进口段泵站节制闸、出水闸和兴隆水利枢纽,看望慰问工程建设、管理人员。鄂竟平代表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感谢湖北省委省政府、沿线各级党委政府和全体参建者为南水北调工程和引江济汉工程作出的重大贡献。李鸿忠、王国生希望省、市有关部门,抢抓汉江流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重大机遇,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科学调度管理,加强生态保护,充分发挥这项民生工程、生态工程的综合效益,造福沿线群众,不负中央的关怀与重托。

    湖北省领导傅德辉、王玲、梁惠玲、郑心穗,省政府秘书长王祥喜等出席活动。(记者 张进、黄中朝)

责任编辑: 薛雪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