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身管家”让致富有奔头 踏雪听牧民讲“幸福事”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01-25 16:09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打印本页

“贴身管家”让咱致富有了奔头——青海牧区踏雪听牧民讲“幸福事”

新华社西宁1月25日电(记者 党周 张涛 王大千)随着气温下降,青海湖上的冰层厚了,岸边草原辽阔而寂静。在湖北岸俗称“冬窝子”的冬季放牧点,65岁的藏族老人兰木周吉扫去牛羊暖棚上的积雪,隔着玻璃看大口吃奶的小羊羔,笑容舒展了脸上的皱纹。

刚刚过去的2014年是兰木周吉的“幸福年”。通过新任的驻村社情民意党建信息员牵线搭桥,他不仅享受了政府提供的健康体检、房屋翻修等服务,还优先领取了低保金,新建了牛羊暖棚,以往等救济没指望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兰木周吉的变化,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广大牧民的一个缩影。

在这个少数民族占72.5%的重点牧业县,近年来社会经济各方面取得巨大进步,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困难。县委副书记高志国说,有的村干部文化素质不高,接触外界信息少,难以胜任开展党员教育和牧民实用技术培训的重任,需要新生力量当助手。

另外,越来越多的牧民改变千百年来游牧生活实现定居,但仍难以适应“小城生活”的新环境。他们烧惯了牛粪,不会用煤炉太阳灶,买了家用电器不会用。还有就是牧区地域辽阔,基层警力不足,治安管理面临难题。

着眼于解决这一系列问题,2012年以来,刚察县基于政府购买服务的思路,从本县范围内选聘近200名大学生和农村优秀青年,担任社情民意党建信息员、游牧民定居小区管理员、驻村警务员。参照大中专生见习岗位报酬待遇,每人每月落实工作补贴1000元和生活补助600元,并按照现行政策规定纳入养老、失业、工伤和医疗保险范围。

“我们就是群众生产生活的‘服务员’。”刚察县泉吉乡扎苏合村社情民意党建信息员刘永祥说,他在村里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兼村团支部书记,每个月都要对牧民“家访”,把全村220户、934人的家庭信息、健康状况、产业项目等详细登记,并针对每户家庭不同的困难需求写出调研报告,上报乡政府加以解决。

扎苏合村支书扎西公保说,过去发低保金,总有村民怀疑村干部优亲厚友。按照刘永祥的建议实行倒排序,同等经济条件的家庭,村干部亲戚往后排,这样一实行,村里的反对声音一下子消失了。

“以往有困难找亲戚邻居,现在有难事第一个想起的就是驻村信息员。”丈夫因病早逝,独自供养3个孩子上学的吉尔孟乡向阳村农民杨秀梅说,是驻村信息员主动上门服务,帮她家办成了低保、贫困学生助学、特困妇女救助等。

游牧民定居小区管理员的角色更像是“贴身管家”。大学生冯玉清是瓦彦新宅小区的一名普通管理员,不仅会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而且掌握一些日常藏语。他告诉记者,一有闲暇就上门为小区牧民手把手教一些日常家务,如何整理屋子、摆放家具、操作家电、做饭、炒菜等,经过一段时间指导,牧民们已基本学会了现代的生活常识。越来越多的牧民学会了算账理财,逐渐从牧区人转变为城镇人。

记者踏着积雪实地走访发现,各定居小区都按标准配建了200平方米以上的文化活动室,建起了休闲娱乐文化广场。在小区管理员的倡导下,居民组建锅庄舞表演队,丰富了定居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加强牧区治安防范能力,刚察县公安部门还对驻村警务员通过藏汉双语进行了警务专项培训。

为提高牧民致富本领,引导他们一切围绕提升生活质量来想问题、办事情,“三大员”利用自身优势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走进哈尔盖镇的一户“牧家乐”,记者看到,整洁的客房内沙发、电视、热水器等设施齐全,厨房明亮清洁,清香的奶茶在火炉上冒着热气。主人乔旦太说,他通过村信息员介绍去县里参加了技能培训,做的藏餐味道好,客用被褥每天换洗,客人们都竖大拇指。夏天的旅游旺季,他家一天可以为10个游客提供食宿,按每人每天80元消费计算,4个月总共收入超过10万元。

“刚搬进定居小区时,对是不是有事干、有收入存在不少顾虑,害怕坐吃山空,今后没有保障,长期住不下去。”沙柳河镇牧民垮布加说,是小区管理员在逐门逐户调查时主动问到了他的困难,后来把像他一样有致富愿望的牧民都集合在一起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他和妻子学成后申请了政府贴息贷款开公司,专门制作藏族特色的帐篷,去年的订单超过了11万元。

刚察县“三大员”服务基层制度实施以来,这个县已调解矛盾纠纷800余起,侦破治安案件500余件,为牧民代办、解决家庭困难上千件,帮助1000多名牧民参加唐卡绘画、藏服缝纫、藏餐烹饪等技能培训后实现就业,得到了牧民一致好评。

责任编辑: 戚轩瑜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