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演出好,不愁没观众”——一个农村业余小剧团的演出故事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01-26 16:54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打印本页

新华社长春1月26日电(记者褚晓亮、赵梦卓)数九寒冬,滴水成冰。但只要一听说山杏艺术团的流动演出大巴要来了,村民们便早早地去抢一个看戏的好位置。大巴走到哪里,都会点燃寒冬里的“一把火”,所到之处欢歌笑语,掌声不断。而让剧团团长刘思潭和团员们从心里喜悦的,还有他们这个业余农村小剧团终于摆脱多年来的“难以温饱”而“不差钱”了。

说起山杏艺术团,在有着全国“二人转之乡”美誉的吉林省东辽县可谓无人不知。这个农村业余小剧团已走过30多年的风雨历程,如今,成了县二人转演出的顶梁柱。2014年,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山杏艺术团也越发“火热”,他们新招收年轻演员20多名,重新购置演出服装和先进的灯光音响设备,演职人员的演出条件、节目质量和演出能力大大提升。

“一路走来,我们亲眼见证了改革开放后农民对文化生活的饥渴。也正是他们的需求,支撑我们一直坚持到现在。”年近七旬的刘思潭在访谈中和记者讲得最多的就是农民的文化需求。

新演员、新设备、新气象,山杏艺术团在改革中调整思路,将国家政策方针的宣传与文艺创作结合起来,既增加了收入,又起到宣传作用。记者在演出现场看到,他们与计生系统合作创作的小品《计生情暖我家》、歌伴舞《风雨计生人》等用简洁的歌曲、活泼的表演引来农民观众的阵阵掌声。

山杏艺术团的前身为东辽县渭津镇业余农民小剧团,1982年由农村教师刘思潭一手创办。“一开始本来是为响应上边的号召建的,但后来因为不挣钱其他乡镇的都黄了,但我坚持要把它办下去。主要是农民太喜欢了。”

回忆起剧团当年演出时的场景,刘思潭眼里闪过一缕光芒。“十里八村的都追着来看演出,有坐马车的、有走路的,有时候一天得演三四场,好多村抢着让我们去演。”

上世纪80年代时,渭津镇共24个村,每人每年交0.2元用来看戏,折合每场戏的收入仅为30元。演出条件艰苦,没有钱购买乐器,剧团里的二胡盒是大伙亲手做的,服装道具都很简陋,用村民的话说“看外表不像是唱戏的”。

“我们走村窜屯,入户演出。一元钱一顿饭都吃不起,就每个人带点白菜、大萝卜等,轮番做饭,晚上住在农民家里。”刘思潭说,送戏下乡时在各村屯之间转场都要雇用农用车、马车或牛车。为了省钱,通常演员都和舞台、道具挤在一个车里。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在无编制、无稳定的工资保障、福利保障等前提下,剧团的生存更是面临巨大的挑战。每场戏门票2元钱一张,勉强够演出的成本,个人基本赚不到钱。

由于没有专业演出车,对于几吨重的钢木结构舞台,演员们每装卸一次的时间都要超过演出的时长,有时一天转场几次,大家累得筋疲力尽,晚上就睡在学校教室的课桌上。

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剧团也没有解散,他们的坚守终于迎来了春天。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由财政资金对送戏下乡等予以补贴,加上自己闯市场,小剧团逐步发展成了生机勃勃的国有独资艺术院团——东辽县山杏艺术团。2014年,山杏艺术团收入近百万元。谈及其中的秘诀,刘思潭说:“农民需要丰富的精神食粮,只要演出好,不愁没观众。”

责任编辑: 姚杰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