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期,深化改革承载经济新期待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03-04 09:53 来源: 光明网
【字体: 打印本页

时值两会,经济议题不出意外为各方所热议。随着GDP增速从2012年起开始回落,中国告别过去30多年平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长。如何适应这种新常态,正引发着广泛的思考。 

  众所周知的是,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乃是指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种变化,意味着我们过去赖以为系的发展模式与实践经验,时至今日已经不足以继续发挥原本的效用。一个广泛的共识在于,为了适应新常态,必须为中国经济寻找新的动力、锻造新的引擎。

  唯有改革,深度的改革,才可为中国经济创造新的动力。这既包括对一系列体制机制的加以改造,来释放制度红利,从而提高经济体的整体效率;也包括,理念的刷新与角色的重塑,特别是通过简政放权来“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事实上,种种改革举措,无一不是对现实需要的回应和引导。为了匹配新的市场形态、消费偏好、产业特征,展开全方位的变革,实乃应有之义。

  借助改革之力,首先是为了弥补经济的结构性缺陷,从而化解产能过剩,寻找新的增长点。但从长远来看,一揽子的改革举措,根本目的还是为了促成经济运作方式,以及市场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升级。只有经由改革塑造出更具效率、活力和创造性的市场环境,才能为经济增长找寻到长久的动力。

  在相关表述中,“开启双引擎”,被定位成应对新常态的可行策略。一方面“打造新引擎”,也即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民智民力,增进大众福祉,实现人生价值,推动社会纵向流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另一方面则是“改造传统引擎”,重点是指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要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公平竞争环境……“双引擎”一说,显然旨在凝聚政府与市场、官方与民间的合力。

  “双引擎”概念,意味着中国经济驱动方式的根本性变化: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如果说过去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依赖于生产要素的密集投入,依赖于大投资、大项目的带动与牵引,那么“新常态”下经济则更要依靠市场主体、民间社会的贡献。职能部门所要做的,就是创造环境、打造平台,给个体和企业以参与、实现和分享的公平机会。民间被压抑的创富热情,势必会在新的经济周期内,被释放、被转化和善用。

  中国经济的未来支撑,离不开改革所产生的制度红利,离不开一个健康环境内草根一族的努力。通过改革开启双引擎,通过双引擎驱动经济,这是一以贯之的逻辑。我们期待着,经此而后,一个更为规范且宽松、更为现代而多元的经济形态,将承载起更多期待。(然玉)

责任编辑: 张倩倩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