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突破”托起山西发展之重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6-03-03 09:04 来源: 山西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关于山西经济发展突破口的争论一直存在,像今天这样达成共识并不多见。

纵观经济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不进则退”的浮沉兴衰史。今天,站在发展的十字路口,每一个选择,都将决定山西的前途和命运。

“三个突破”一经提出,不知触动了多少山西人敏感的神经,理性和直觉都告诉我们,山西的未来或许就在这里。

从顶层设计到实施细节,从美好蓝图到具体行动,一年来的实践证明,从科技创新、金融振兴、民营经济三个方面实现突破,是破解山西“立体型困扰”的金钥匙,更是托起三晋“六大发展”战略的坚强基石。

突破之一:改革大幕拉开 科技创新引领经济提质前行

○科技创新城正式启动

○在全国率先建立省级科技管理新体制

○科技进步水平综合指数上升2位,增幅全国第一

“如果要改变世界,先要改变我自己。”印度圣雄甘地的这句名言,对于寻求创新的山西来说,更有着特别的意义。

2015年,山西按下了加快推动科技创新的“快进键”。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全省R&D经费投入152.19亿元;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比上年增长29%,达到8104件;6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25家,比上年增长39.4%,两年翻了近一番;全省科技进步水平综合指数排全国第17位,上升2位,增幅全国第一。

科技创新在哪里兴起,发展动力就在哪里迸发。在密集调研数月后,2015年7月16日,全省科技创新推进大会召开,省委书记王儒林向全省发出了科技创新、全面创新的号令。随后出台的《关于实施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共分为10个部分35条,进一步为山西省科技创新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

六天后的7月22日,作为山西的“硅谷”,承载着山西人创新梦想的科技创新城开工建设,它的目标是要打造山西省创新发展的引擎和世界低碳中心。如今,已完成投资40亿元,中科院、清华大学等35家研发机构先后入驻,首批21个项目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今年1月28日,省政府又出台了《山西科技创新城高端人才支持暂行办法》等4个文件,启动大量资金从人才引进、平台管理、成果转化、设备补助等方面再为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助力。

创新首先是一种理念,它离不开环境、体制和机制的支持。2015年,山西省在全国率先建立省级科技管理新体制,拉开了全省科技体制改革的大幕。

省科技厅厅长张金旺表示,新的科技计划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的出台,标志着山西省基本确立了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离的科技管理新体制。今后,山西省所有有关科技计划将全部归口到科学技术费类进行预算,整合成新的五大类计划,之前由10多个部门管理、分属31个(项)科技计划的管理模式将不复存在。按照整体设计、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原则,山西省将用两年多时间稳步推进这项改革,到2017年全面实施科技计划管理厅际联席会议制度,科技计划统一由科技管理平台和科技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管理。

资源有限,创新无限。煤炭产业走出困境,根本要靠创新。2015年,山西省组织120余名专家,历时半年,全面修订了煤层气、煤电、煤化工、煤焦化、煤机装备、煤基新材料等6条煤基产业创新链2015版。从中找出了影响、制约全省煤基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节点,凝练出了一批重大科技项目,面向国内外公开招标,解决现代煤化工、节能减排、煤基产业链延伸等方面的关键技术难题。目前已有28个项目取得关键性技术突破,为煤炭产业“六型转变”提供了科技支持。

羊年的甜蜜意犹未尽,猴年的红包扑面而来。近日,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印发《山西省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试行)》,期待中的科技创新券政策正式实施。创新券主要用于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购买创新服务、开展技术合作等给予支持,采用网络认证的电子票据模式,每个企业每年申请补贴额度为20万元以内。

突破之二:融资逆势上扬 金融振兴支撑实体经济走强

○108 个制约问题92.5%以上得到解决

○各类融资创历史新高,直接融资首超间接融资

○山西金融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挂牌

曾经执金融界牛耳的晋商,一直是山西人的骄傲。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谈起金融,除了历史,我们剩下更多的是无奈。

把金融振兴作为突破口,不只是山西人对于金融的特殊感情,更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金融活则经济活,金融兴则经济兴。有着晋商文化的深厚积淀,山西金融振兴的前景值得期待。

2015年5月29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金融振兴推进大会,吹响全省金融振兴的“集结号”,掀开山西省金融改革发展的新篇章。同年6月8日《关于促进山西金融振兴的意见》出台,对山西省产业转型升级、解决企业资金短缺、应对经济下行、推进金融发展做出了战略部署。

与此同时,省长李小鹏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门研究解决金融领域的突出问题。据了解,全省共收集了108个制约金融机构发展的困难和问题,经过近8个月的协调推动,重点突破,解决率达到了92.5%以上。在解决金融机构共性问题的基础上,还逐行“打包”解决金融机构的个性问题,逐家对接解决困难,进一步优化了金融生态环境,有力地提振了金融机构支持山西发展的信心。

2015年,在全国融资总量同比下滑情况下,山西省社会融资呈现出总量上升、结构优化、成本下降的良好局面,共实现各类融资4498.83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多增257.75亿元,完成全年融资计划的107.12%,金融业增加值占到了全省GDP的8.9%,融资总量逆势多增有效满足了全省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

同样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全省共实现直接融资2522.75亿元,占社会融资总量的56.08%,是间接融资的1.25倍,直接融资首次超过间接融资,融资结构逐步优化。其中,通过银行间交易市场发行的非金融企业信用债券2281.79亿元,占到融资总额的50.72%,融资成本较低的债券融资超过新增贷款265.71亿元,成为山西省融资的“主渠道”。

实现金融振兴,山西最大的短板在资本市场,最大的潜力也在资本市场。2015年,山西省资本市场取得重大突破,通过建立券商协调机制,对接600多家入库企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资本市场业务培训,夯实了资本市场发展基础。永东股份、东杰智能2家企业成功上市,全省上市企业达到37家,股票融资同比多增229亿元。“新三板”挂牌企业更是从2014年12月初只有1家,增加到2016年1月底的33家,当前这些数字仍在不断刷新。

规模小、实力弱、布局散一直困扰着山西省地方金融企业发展。 在酝酿近一年之后,山西金融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终于在2015年12月16日挂牌,其涵盖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股权、资产、产权、再担保、基金、投资和互联网金融等各个门类要素,成为一个功能齐全、平台完善、起点较高的综合金融控股公司。

2015年,山西省保险业异军突起,险资入晋步伐持续加快。全省累计实现保费收入553.81亿元,同比增长26.87%,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快7.2个百分点,保费规模居全国第16位,保费增速位居全国第5位。保险机构在山西省新增8项债权投资,新增投资额172.7亿元,是2014年全年投资额的3.83倍,累计投资额556.46亿元,较2014年末增长45%。

突破之三:信心强活力增 民营经济彰显生力军作用

○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同比增长36.8%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到全社会的60.8%

○民营经济“待批项目大起底”启动

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中最富活力、最具潜力、最有创造力的力量,抓住了民营经济就抓住了山西发展的关键。

去年,省经信委的一份报告显示,与中部其他五省及周边省区相比,全省中小企业户数、经济总量、万人拥有中小企业户数均排在后位。

是什么导致山西省民营经济的差距?有经济学者认为,除资源型产业先天缺陷外,发展环境不优、政策落实不力、审批效率低下是第一制约。

2015年9月1日,全省民营经济发展推进大会召开,打开了破解民营经济九大难题的通道。之后不久,《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对外发布,这份极具含金量的指导意见和政策措施,几乎覆盖了一个企业发展从头到尾的全部政策链条。

其实,从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以来,改革脚步就未停歇,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和出台了70余项重大改革制度性文件稿和制度性文件。与此同时,山西省工业减负“60条”、促进工业稳定增长“19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精准发力。省政府部门和单位精简权力事项5343项,精简率达63%,保留的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减少到409项,目前除国家规定必须由省级政府核准的项目外,全部下放市县,省级核准类项目减少幅度超过50%。

改革释放的红利很快显现,2015年全省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9.3万户,同比增长36.8%。值得一提的是,新登记的第三产业企业数量达到58424户,同比增长25.06%,明显高于第一产业企业和第二产业企业的增长量。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353.3亿元,占到全社会总投资的60.8%,这些投资多数集中在高科技产业、农业、旅游文化业、金融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

投资主体增加、投资数额增长、投资结构优化,这些都表明山西省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民营经济的活力得到释放,民营企业家信心明显增强,民营经济呈现百花待放态势。

如何才能把“醋葫芦”变成“宝葫芦”?从品牌形象店,到电商平台,再到直销模式,水塔集团正在构建一个宏大的新营销工程。据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两年,水塔集团将在全国200个地市1000个区县建设山西老陈醋体验店。“十三五”期间,将辐射带动1万余农户,户均增收5万元,营业收入将突破100亿元。

去年以来,山西省越来越多的民间资本开始进入养老服务领域。“阿姨,您好,这里是幸福汇老年养护服务有限公司,请问您现在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助?”成立于2015年5月7日的居家养老服务云平台——“关护通”智能养老服务中心,目前已免费发放了1.6万余台“关护通”智能终端机。

去年,吕梁市瞄准社会资本精准发力,放开政府公共事业投资领域,面向社会公布69个PPP项目,总投资930亿元,国家发改委选中47个向全国推介,一大批涉及供水、供电、垃圾处理、公路建设、医疗、旅游等领域的PPP项目成为投资吕梁的新热点。

日前,省委、省政府又决定在全省开展民营经济“待批项目大起底”活动,推进民营经济项目审批进程。对属于本级办理的,限时办结,对需要上报的,限时报出,对不能办理的,限时告知,并帮助已投产但手续不全的民营企业加快完善和办理相关项目手续,确保符合条件的项目尽快开工建设。

所有美好的事物,都不是可以迅速完成的。如何发挥好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金融振兴的支撑作用、民营经济的生力军作用,实现“三个突破”之间的良性互动,为“六大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回顾一年来走过的道路,荆棘与鲜花、坎坷与辉煌相伴左右,然而前方总有惊喜在等待着我们。

“三个突破”的提出及实践,将开启山西未来发展的新通道。

“道路决定命运。”让我们拭目以待!(记者 杨珏 左燕东)

责任编辑: 陆茜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