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水利部举行全面建立湖长制新闻通气会

2019-01-26 11:37 来源: 水利部网站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1月24日,水利部举行全面建立湖长制新闻通气会,副部长魏山忠出席。他指出,目前,全国已全面建立湖长制,按时完成了中央确定的目标任务。下一步要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推动河长制湖长制从“有名”到“有实”转变,做到名实相副。

魏山忠指出,一年多来,在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湖长制体系逐步建立健全。组织体系方面,在1.4万个湖泊设立省、市、县、乡四级湖长2.4万名,其中,85名省级领导担任最高层级湖长;此外,还设立村级湖长3.3万名。制度体系方面,各地按照实施湖长制有关要求,进一步完善河长会议、信息共享、信息报送、工作督察、考核问责和激励、验收等配套制度,增强了制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责任落实方面,各地各部门将湖长制纳入河长制工作体系,统一部署安排,统一推进落实,统一检查考核。各级湖长召开湖长会议,实地巡湖调研,加强部门协调,务实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因地制宜实施湖泊管理保护专项行动,着力改善湖泊面貌。湖泊面貌改善方面,在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基础上,根据湖泊管理的特殊重要性,在湖泊实施湖长制,对湖泊进行更为严格、更有针对性的管理保护,取得初步成效,干净、整洁、生态、美丽的湖泊景象逐步显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魏山忠强调,全国已全面建立河长制湖长制。水利部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总体思路,适应人民群众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的新要求,围绕“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的治水新思路和“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指导督促地方压实湖长职责,细化实化目标任务,聚焦管好“盆”和“水”,推动湖泊面貌持续改善。

魏山忠强调,河长制湖长制下一步有五个方面重点工作。一是紧紧盯住“务实”两字,精准发力,打好河湖“清四乱”攻坚战,2019年年底前基本完成集中清理整治。二是指导加快湖泊管理范围划定工作,科学编制河湖岸线保护利用规划、采砂管理规划,严格湖泊空间管控。三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统筹协调湖泊与入湖河流的管理保护,建立“一湖一档”,编制“一湖一策”,对湖泊实施精细化、网格化管理和系统治理。四是建立完善河湖监管体系,健全常态化暗访机制,强化问题整改和责任追究,指导地方加强湖长考核和考核结果应用,进一步督促湖长履职尽责。五是按照全国水利“一张图”思路,进一步完善河湖管理信息系统,指导各地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打造智慧河湖。

通气会上,魏山忠副部长就湖长制总体目标、激励考核机制建立、如何加强河湖监管等方面的问题,回答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媒体记者的提问。


会场


水利部河长办主任、河湖司司长祖雷鸣

水利部河长办主任、河湖司司长祖雷鸣: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水利部湖长制新闻通气会,根据中央要求,2018年年底要全面建立湖长制,到现在工作进展如何,社会广泛关注。今天水利部专门召开新闻通气会,由魏山忠副部长介绍全面建立湖长制的情况,并回答各位记者朋友关心的问题。参加今天通气会的还有水利部办公厅、水资源管理司、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水利部宣教中心及水利部河长办的有关负责同志。

下面,首先请魏山忠副部长介绍有关情况。


水利部副部长魏山忠讲话

水利部副部长魏山忠: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2017年12月26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18年年底前在湖泊全面建立湖长制。目前,全国已全面建立湖长制,按时完成了中央确定的目标任务。下面,我简要介绍有关情况。

一、总体进展情况

一年多来,在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湖长制体系逐步建立健全。

组织体系方面。在1.4万个湖泊设立省、市、县、乡四级湖长2.4万名,其中,85名省级领导担任最高层级湖长。此外,还设立村级湖长3.3万名。

制度体系方面。各地按照实施湖长制有关要求,进一步完善河长会议、信息共享、信息报送、工作督察、考核问责和激励、验收等配套制度,增强了制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责任落实方面。各地各部门将湖长制纳入河长制工作体系,统一部署安排,统一推进落实,统一检查考核。各级湖长召开湖长会议,实地巡湖调研,加强部门协调,务实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因地制宜实施湖泊管理保护专项行动,着力改善湖泊面貌。

湖泊面貌改善方面。在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基础上,根据湖泊管理的特殊重要性,在湖泊实施湖长制,对湖泊进行更为严格、更有针对性的管理保护,取得初步成效。有的地方实施生态补水,改变湖泊常年干涸状况;有的地方实施退圩还湖,有效增加湖泊水面面积;有的地方实施水岸同治,湖泊水域岸线恢复自然形态,水质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生物生态生境明显改善;有的地方建设亲水生态岸线,弘扬中华文化,打造老百姓休闲娱乐的湖泊公园,干净、整洁、生态、美丽的湖泊景象逐步显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全国已全面建立河长制湖长制,下一步,需要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推动从"有名"到"有实"转变,做到名实相副。

水利部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总体思路,适应人民群众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的新要求,围绕"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的治水新思路和"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指导督促地方压实湖长职责,细化实化目标任务,聚焦管好"盆"和"水",推动湖泊面貌持续改善。

一是紧紧盯住"务实"两字,精准发力,打好河湖"清四乱"攻坚战,2019年年底前基本完成集中清理整治。

二是指导加快湖泊管理范围划定工作,科学编制河湖岸线保护利用规划、采砂管理规划,严格湖泊空间管控。

三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统筹协调湖泊与入湖河流的管理保护,建立"一湖一档",编制"一湖一策",对湖泊实施精细化、网格化管理和系统治理。

四是建立完善河湖监管体系,健全常态化暗访机制,强化问题整改和责任追究,指导地方加强湖长考核和考核结果应用,进一步督促湖长履职尽责。

五是按照全国水利"一张图"思路,进一步完善河湖管理信息系统,指导各地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打造智慧河湖。

我就简要介绍这些情况。下面,我和我的同事们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祖雷鸣:

谢谢魏山忠副部长,下面进入答问环节。

光明日报记者:

魏部长好,我是光明日报的记者,刚才您介绍了现在共设立省市县乡四级湖长2.4万名,村级湖长3.3万名,也取得了一些成效。请问,能不能介绍一下具体湖泊改善的案例?建立湖长制具体要达到怎样的目标?谢谢!

魏山忠:

我们在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基础上,根据湖泊的特殊重要性和自然禀赋特点,在湖泊实施湖长制,对湖泊实施更严格、更有针对性的管理保护,在组织体系、制度建设、责任落实方面都取得明显的成效,有很多的湖泊面貌已经开始改善。

比如:云南开展抚仙湖“百日雷霆行动”,着力实施关停拆退、镇村两污治理,面源污染防治,入湖河道综合整治等措施,使得抚仙湖的水质常年稳定保持在I类。

贵州省实施草海保卫战三年行动,采取污水处理、调水补水、退耕还湖等措施,消除了上游重度污染区黑臭现象,有效遏制草海水质恶化趋势,生境质量进一步提高。据观测,草海鸟类在逐步增加,初步观测已由228种鸟类增加到246种。

湖北省积极开展水域空间清理,实施退垸还湖、退渔还湖,退了17.6万亩。

云南省在滇池,突出源头防治,标本兼治,社会共治。特别是探索建立了入湖河流生态补偿机制,在考核断面上设定考核指标,考核指标不达标时,由上游对下游实施补偿。近年来,滇池水质企稳向好。2016年全湖水质由劣V类好转到V类,据生态环境部通报的情况,2018年滇池为轻度污染,并由2017年的中度富营养好转为轻度富营养。

当然,在湖泊实施湖长制还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就是要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维护河湖健康生命,促进河湖功能永续利用。

新华社记者:

请问,下一步湖长制怎样发挥作用?在激励和考核约束机制方面有什么计划?谢谢!

魏山忠:

湖长制主要在三个方面发挥作用:

一是提供制度保障。湖长制是中央部署全面推行河长制之后,在加强河湖管理方面的又一次重大制度创新,为加强湖泊管理保护、改善湖泊生态环境,维护湖泊健康生命,实现湖泊功能永续利用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二是落实保护责任。建立健全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明确谁来管的问题。截至2018年底,全国1.4万多湖泊设立省、市、县、乡四级湖长2.4万名,有85名省级领导担任最高层级湖长,在村一级设立3.3万名湖长,湖泊从过去“没人管”变成现在“有人管”。

三是解决湖泊的突出问题。聚焦“盆”和“水”,实施系统治理,针对突出问题,实施治乱、治病、治根“三治”。首先,对“湖盆”集中“清四乱,对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四乱”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清理整治。第二,坚持水岸同治,制定“一湖一策”,针对水环境、水生态问题系统“治病”。刚才介绍有很多地方已经取得成效。第三,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源头上治理水污染、水生态损害的问题,科学地“治根”。

激励和考核约束机制方面。

第一是加强鼓励激励。国务院已经将河长制湖长制实施情况纳入到30项督查激励措施之一。水利部会同财政部组织对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推进力度大、河湖管理保护成效明显的省份给予资金奖补。地方也有一些好的做法,江西、浙江等省份对工作突出的河长湖长、相关单位进行表彰奖励。

第二是强化考核引导。各个地方根据中央的要求,建立健全考核问责机制,加强河长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中央文明办将河长制湖长制进展和河湖管护成效纳入到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

第三是严格责任追究。一是实行湖泊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对造成湖泊面积萎缩、水体恶化、生态功能退化等生态环境损害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二是水利部通过暗访督查、通报约谈、挂牌督办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督促地方整改,严格责任追究。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各地共问责河长湖长4624人次,力度非常大。

人民日报记者:

当前,“水利行业强监管”是我们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请问,在强监管上,下一步工作措施是什么?如何与湖长制制度更好衔接?

魏山忠:

机构改革后,新一届水利部党组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3月14日关于水安全的重要讲话精神,开展广泛讨论研究,提出“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在刚刚结束的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鄂竟平部长强调,推进新时代水利改革发展,要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上面。

“强监管”是对人的行为进行管理,是社会管理,一直以来,基础较为薄弱。因此,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以“强监管”为重点。“强监管”主要从法制、体制、机制三个方面入手,建立一套务实、高效、管用的监管体系。

第一是法制方面。建立完善水利监管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标准规范、实施办法等制度体系,明确监管内容、监管人员、监管方式、监管责任、处置措施等,划出河湖管理等领域的监管红线,使法规制度“长牙”“带电”,真正有威慑力,这方面我们正在加大工作力度。

第二是体制方面。要明确水利监管的机构、职责和人员编制,建立统一领导、全面覆盖、分级负责、协调联动的监管队伍。水利部专门成立了水利督查工作领导小组,对督查工作实行统一领导。河湖司等司局分别负责相关重点业务的督查,对河湖管理,还专门设置河湖中心作为监管支撑。各个流域机构专门组织督查队伍,各省也要建立相应的督查队伍。

第三是机制方面。建立内部运行的规章制度,确保监管队伍能够认真履职尽责,顺利开展工作。通过运用信息化手段搭建覆盖水利各业务领域的信息互通平台,实行问题清单管理,实现发现问题、认定问题、整改督办、责任追究的有效衔接和闭环运行。

强监管,重点是以河湖监管为突破,作为监管的重中之重。

央视记者:

近年来河湖都有了湖长和河长,请问,下一步工作重点是什么?

魏山忠:

实施河长制湖长制,关键要“有实”。2018年底以前,全面建立了河长制湖长制,实现了“有名”,下一步,重点推动“有名”到“有实”转变,真正推动河湖面貌改变。

第一是要能够尽快地见成效。要打好河湖“清四乱”攻坚战,紧盯务实、精准发力,开展“清四乱”专项行动。边查边改,边改边查,2019年底前基本完成集中清理整治的任务。

第二是加强河湖空间的管控。治乱、治病、治根,需要久久为功。下一步,要加快河湖管理范围的划定,明确“盆”的范围,落实空间管控的边界。要科学编制河湖岸线保护利用规划,严格水域空间管控和岸线功能分区管理。

第三是要积极推进系统治理。就是前面讲的治根。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指导各地统筹协调湖泊与入湖河流的管理保护,编制落实“一河一策”、“一湖一策”,明确河湖管理保护的问题、目标、任务、措施、责任五个清单,实施系统治理。

还有两项保障措施。

第四是强化监督检查。要建立务实高效的监管体系,健全常态化暗访机制,强化问题整改和责任追究,指导地方加强河长湖长制考核和考核结果应用,进一步督促河长湖长履职尽责。

第五是推动信息化建设。要按照全国水利“一张图”的思路,构建河湖智慧监管平台,提升河湖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水平。将来所有河湖、全部问题都在一张图上,挂图作战,对图销号,建立智慧管理体系。

我们想,通过这些措施,久久为功,河长制湖长制一定会从“有名”到“有实”。

法制日报记者:

您刚才提到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我们了解,这也是去年水利部部署的重要工作,社会比较关注。请问,这项工作具体进展如何,下一步重点工作是什么?谢谢!

魏山忠:

2018年7月,水利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了全国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对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河湖管理保护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清理整治,发现一处、清理一处、销号一处,推进河湖面貌改善。

半年来,各个地方按照要求,边查边改,边改边查。截至目前,根据各地上报的数据,共排查出5万多个“四乱”问题,已经整改销号约3万个。

下一步,水利部将按照“水利行业强监管”总基调,把全国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作为强监管的标志性工作和重要抓手,指导督促各地深入推进,到2019年底基本完成集中清理整治任务。

人民网记者:

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请问,水利部开展了哪些工作落实中央要求?取得哪些成效?谢谢!

魏山忠:

谢谢你提的这个问题,我在长江委工作30多年,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水利部高度重视长江大保护工作,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总书记在武汉召开座谈会之后,水利部及时提出要实施超常规的措施,采取超常规的力度,取得超常规的成效,重点推进“5+1”工作。“5”是重点推进长江流域水库群的联合调度、河湖岸线管理、入河排污口整治、采砂管理、《长江保护法》的立法。“1”是加快构建全覆盖的监控系统。到目前,成效非常显著。

一是水库群联合调度方面。目前已对长江上中游控制性水库实行联合调度,即对鄱阳湖湖口以上的干支流控制性水库实现联合调度。下一步将实现全流域,包括水库、水闸、泵站等在内的控制性水利工程的联合调度。通过联合调度,既发挥防洪效益,在生态方面也取得很好的成效。最近媒体有报道,2018年三峡发电量超过1100千瓦时,创历史新高。自2011年以来,水利部组织长江委持续开展生态调度。如在上游实施分层取水调度,同时调度水库水量和水温,使其适宜鱼类繁殖,成效非常明显。

二是入河排污口管理方面。水利部组织对长江经济带沿江各地做了非常详细的核查,提出整改方案,积极推进整改。

三是河湖岸线管理方面。第一,联合原国土资源部印发《长江岸线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划定了保护区、保留区、控制利用区和开发利用区,也提出了禁止性、限制性管控要求。保护区和保留区占55.6%,开发利用区占比只有11.9%,充分体现了“共抓大保护”的指导思想。

第二,组织开展长江干流岸线保护和利用专项整治行动。组织专项检查,逐一排查了长江干流溪洛渡以下所有干流岸线项目共5711个,其中涉嫌违法违规的项目2400多个。研究提出了清理整治工作方案,经长江经济带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要求2020年6月份以前完成清理整治任务。截至目前,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各个省市取缔违法违规岸线利用项目280多个。

第三,水利部组织长江经济带11省市开展固体废物专项整治行动,共排查出固体废物点位1376处,目前各地已经基本完成清理整治。

四是在采砂管理方面。水利部组织开展了长江非法采砂整治行动,指导沿江各地开展巡江检查3.5万余次,专项打击3000余次,查扣各类采砂、运砂船1000多艘。长江采砂秩序目前整体上是良好可控的。

还有一个“+1”全覆盖的监管体系,目前也取得初步成效。水利部组织长江委对水资源管理进行动态的监控监测,比如长江委目前已经对长江流域重点工程、重要城市、水系节点、省界断面这四大类重点断面152处实施在线实时监测。要让水资源管理跟过去防汛管理一样,小于生态流量马上要预警、要调度、要督导,使水资源的管理真正体现最严格的管理,体现生态保护的要求。目前已经把现有的视频监控整合在一个平台。最终我们会实行刚刚我讲的这四类断面的全覆盖。

这些工作都在积极推进,这一年围绕长江经济带工作卓有成效,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经济日报记者:

我们在采访时发现,有一些地方河湖污染挺严重的,特别是一些水产大县,它的污染排放物对水体的影响很大。我想问一下,我们在全面建立河长制湖长制的同时,对于这类问题是怎么解决的?谢谢!

魏山忠:

这些问题是由于发展过程中没有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长期累积形成的。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既要高度重视,但是也要有充分的耐心。通过发挥河长制湖长制的优势,久久为功,一定是能够解决的。下一步具体采取这样一些措施:

第一,坚持问题导向,编制“一湖一策”方案,针对湖泊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第二,大力推行国家节水行动等,强化源头控制,节水减排、节水减污,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

第三,因地制宜,实施底泥清淤,生物净化、水系连通、生态修复、调水引流等综合措施来治理水污染。

至于水产品养殖引起污染排放,破坏水环境问题,确实在一定时期、某些地方比较突出。但是我们调研了解到,也有一些非常成功的经验。比如,2018年我专门去了浙江德清,了解到那里采用种草养虾、稻虾共生等生态养殖的模式,通过建设生态渠道、沉淀池、过滤池、沼气池、人工湿地等尾水处理设施,实现养殖尾水达标排放,既改善水环境,又提升虾的品质。德清县的下渚湖街道,青虾养殖已经实现年产值1.36亿元。

由此可以看到,只要真正重视了河湖生态保护,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是能够实现双赢的,这也是“两山理论”的充分体现。

央广记者:

请问湖长制的管理和河长制有什么区别?对湖的管理难度是什么?

魏山忠:

这是一个很专业的问题,湖泊跟河流相比确实有特殊性。集中体现在五个方面的特点,这也是我们管理湖泊的难点。

一是河湖关系复杂,湖泊的管理保护需要与入湖的河流通盘考虑。

二是湖泊内部水体连通,断面不易确定,准确界定沿湖区域保护责任比较困难。

三是河湖的水域岸线和周边都普遍存在种植、养殖、旅游开发等活动,管理保护更加重要,管理不当就会导致无序开发。

四是湖泊水体的流动相对缓慢,营养物质及污染物容易富集,遭受污染后,治理难度大。

五是湖泊遭受破坏对环境影响较大,管理保护必须更加严格。

正是基于湖泊这些特殊性,对湖泊的管理保护与河流相比有明显不同。

一是设立最高层级湖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对该湖泊的管理保护负总责。

二是要注重河湖统筹,湖泊最高层级的湖长要统筹协调湖泊和入湖河流的管理保护工作。

三是对湖泊实行网格化管理,由湖泊所在行政区分级分区设立湖长来具体负责。

四是强调治理保护的整体性,要求“一湖一策”方案必须以整个湖泊为单元编制,再把具体任务落实到各个区域。

中国日报记者:

各地有很多河长、湖长陆续上岗,如何确保他们在其位谋其政,并能真正履行他们的职责?

魏山忠:

在其位谋其政负其责,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具体怎么做?水利部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河长湖长履职尽责。

一是强化责任落实。河长制湖长制不是挂名制,而是责任田。要把河湖保护责任切实压到各级河长湖长的肩上,明确职责和履职标准。要将“清四乱”作为检验河湖面貌是否改善,河长湖长是否称职的底线要求,严格实施河长湖长考核和责任追究,强化责任落实。2018年,各地已问责河湖长4624人次。

二是强化监督检查。建立务实、高效、管用、全覆盖的河长制湖长制督查体系。以暗访为主,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及时准确掌握各地河长湖长履职和河湖管理保护的真实情况。

同时,强化问题整改和责任追究。2018年6月以来,水利部组织了两轮河长制暗访,覆盖了全国31个省份全部设区市,督促各地对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

三是强化公众参与。水利部河长办已经设立了监督电子邮箱,曝光台马上会上线。各地也通过设立监督举报电话、电子问政等方式强化公众参与,我们非常欢迎记者朋友对发现的问题,向各级河长办反映。我注意到,人民日报经常会有这方面的报道,我们都进行了核查,属实的进行了问责。

祖雷鸣:

大家还有什么问题?

央视记者:

咱们明确了四级湖长2.4万名,村级湖长3.3万名,可不可以认为就是设立了五级湖长5.7万名,为什么要分开统计呢?

魏山忠:

设立省市县乡四级湖长是中办、国办《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的。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水利部已经发文要求设立村级河长湖长。农村河湖甚至小微水体的管理非常重要,现在很多地方已经在这方面有很好的经验。下一步,我们将努力推动将河长湖长体系延伸到村,打河湖长制实施的“最后一公里”。

祖雷鸣:

谢谢魏部长!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今天的新闻通气会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宋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