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谈“光棍节”有何深意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10-30 20:55 来源: 一财网
【字体: 打印本页

    “光棍节”走上商业舞台,也进入高层话语圈。10月2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上,李克强总理就谈起即将到来的“光棍节”,并以此强调要培育新业态、新产业、新消费热点。“过去几年,电子商务发展造就的‘光棍节’,掀起了网络购物热潮,是消费增长的一大亮点。”

    这不是李克强第一次注意到光棍节,2013年11月,在一场有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出席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李克强和马云有一段对话。马云当时说:“光棍节是我们创造出来的,今年是第四年。11月11号我们认为是中国消费者日。”李克强则强调,“你们实际上是创造了一个消费时点。”

    当然,如果仔细推敲这段话可以发现问题,那就是“光棍节”其实早已经存在,至少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的校园文化,那时马云还不知道互联网为何物。因此,马云说他们创造了光棍节,那只能说他们成功地把“光棍节”改造成为“购物狂欢节”。李克强的定义才更准确,那是创造了消费时点。

    欧美国家会有圣诞购物季,中国也会有春节购物季,其实没有谁能够创造一个全国性的购物节,不过是顺应了网购的潮流而已。笔者在一年前曾经撰文《双十一是场虚幻的盛宴》提到,双十一“这一天的天量交易额将并不真实的需求放大,不过是把之前和之后的购物需求集中在这一天,数字上放大了10倍而已,人们的真实网购需求并不会放大10倍。”

    光棍节没有圣诞或者春节激发的特定商品,圣诞节会各种圣诞特殊礼品,圣诞卡、圣诞树,春节也会有各式年货,这种商品与节日本身息息相关,之前之后都不太有人会采购,这是扎实的消费。但是光棍节没有这种非买不可的商品,无非是之前之后的日常消费用品集中采购。

    当然,笔者也不否认这种购物的带动效应,确实可以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尤其是看到疯狂的打折广告时。网络购物对于传统实体店的采购既有替代,也有补充,更有激发。只不过,这种光环效应集中在双十一这样的狂欢节日上了。

    李克强谈到光棍节,着眼的也不是那天的巨大成交量,而是看到欣欣向荣的网络购物市场,尤其是网络购物对于快递等上下游行业都有很强的带动作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李克强要求有关部门要考虑,怎么通过信息基础支撑、物流便利化等方面创造条件,推动网络购物的发展。

    在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到:“要深化流动体制改革,清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的各种关卡,降低流通成本,促进物流配送、快递业和网络购物发展。充分释放十几亿人口蕴藏的巨大消费潜力。”如今,这些承诺正在逐渐兑现。

    网络购物的兴旺,不仅为广大消费者带来便利,还创造了数以千万计的就业创业岗位。尤其是网络没有边界,人们可以就近上班,不需要背井离乡去找工作。哪怕是远在中西部的小乡村,只要有信息网络、物流网络连通,那么货物与钱款的流动也会源源不断。

    今年9月,在出席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致辞时表示,中国经济每一回破茧成蝶,靠的都是创新。他畅想13亿人口中多达8、9亿的劳动者都动起来,投入创业创新和创造。能够让这一设想变成现实的,目前一个最好的方式就是网络创业,哪怕是开个网店。

    网络购物所带动消费市场的活跃,也在深刻地改变中国的经济结构。因为长期以来,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我国的投资、出口增长都不错,比重也较高,但是消费却增长乏力。近三年,我国的消费率虽然逐年小幅回升,2013年达到49.8%,但仍然低于投资的贡献率54%。

    要知道,发达国家的消费率一般都在60%以上,美国甚至达到80%左右,这种消费率也支撑着经济的独立健康的发展。中国的消费增长还是具有较大的潜力,尤其是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正是从这些角度看来,李克强提到“光棍节”并不只是看好某家电商的生意兴隆,而至少是有三重深意:一是网络购物方便了广大消费者,给大家带来前所未有的购物体验;二是网络购物的发达大大降低了就业和创业的门槛,让普通劳动者有了改善生活、实现梦想的机会;三是网络购物促进消费的扩大和升级,优化经济和产业结构,为中国经济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田享华) 

责任编辑: 康丽琳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