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新护航中国企业“走出去”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12-25 16:37 来源: 人民网
【字体: 打印本页

    12月24日,在国务院召开的常务会上,李克强强调,要加大金融支持企业“走出去”力度,促进出口升级产业升级。

    此举背后意义深远,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加大金融对企业“走出去”的支持,既可以推动我国优势和富余产能跨出国门、促进中外产能合作、拓展发展空间,又可以提高我国产品尤其是装备的国际竞争力,推进外贸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制造业和金融服务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是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举措。

    一周前,李克强刚刚结束亚欧三国行,带回数百亿美元大单。在谈及与哈萨克斯坦的合作计划时,李克强分析,中哈两国合作项目包括的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火电厂等都是我们的“富余优质产能”。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内内需不足,但众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很高,希望以此拉动经济、稳定增长。

    “中国的很多产能,虽然对于国内‘富余’,但在国际市场上,则是性价比非常高的优质产能。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对于中国装备‘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李克强说。

    目前,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企业“走出去”不仅可以释放国内过剩产能,更能推动优势产能跨出去国门。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博士谢辉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解决中国产能过剩的根本出路就是让中国产品走出去。从‘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中不难看出,中央正在为化解产能过剩谋求开拓国际市场的新途径。”

    根据中国商务部发布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2个国家和地区的447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749.6亿美元,同比增长21.6%。大量企业走出国门,必然增加对外汇资金供给、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境外投资、海外发行债券、并购、上市等多元化金融产品与服务的需求。人民网“金台观察”栏目对此发表评论称,“尽管成绩显著,但与企业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金融需求相比,中国金融业提供的跨境金融服务还不能够完全满足这些需求。” “在金融尚未铺平国际化道路的背景下,中国企业“裸走”多少会陷入羊入虎口的境地。”

    此外,对于一些大型的基础设施项目,由于投资额大、投资周期长,企业自身的力量往往难以承担,必须充分借助国家外汇储备以及政策性银行、基金的支持。“我们的外汇储备量太大,如果光买其他国家的国债,年底只能赚少许利息,还不如配合运用,支持中国装备‘走出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更好改善民生。”李克强在会议上说。

    在这一共识下,部署加大金融支持企业“走出去”力度,促进出口升级产业升级的政策也就水到渠成。此次常务会通过的具体措施包括简化审批,简化境外上市、并购、设立银行分支机构等核准手续;拓宽投融资渠道,对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应保尽保,鼓励商业银行加大支持重大装备设计、制造等产业链的金融支持,探索境外项目提供贷款新机制,推进外汇储备的多元化运用;加快完善人民币跨境支付和清算体系,放开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市场等。除此之外,会议还强调要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信息、法律、领事服务,强化风险预警防范,从各个方面护航中国企业走向世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曾指出,化解产能过剩的根本出路是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市场创新。此次国务院部署支持企业“走出去”的各项措施通过减少审批程序、拓宽投融资渠道、健全政策体系,既支持了企业面向国际市场开拓发展空间,又鼓励了金融机构产品、服务与商业模式的创新,无疑是对国家新战略强有力的支持。(任风远)

责任编辑: 郭晓婷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