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三季度GDP增速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10-20 10:46 来源: 金融时报
【字体: 打印本页

    三季度中国官方GDP数据的靴子终于落地。国家统计局10月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487774亿元。分季度看,三季度GDP增速为6.9%。

    尽管这一增速为2009年二季度以来首次破7,但并不出人意料。早在具体数据尚未公布之前,各家机构对此已经热议纷纷。乐观者仍认为7%以上增速可保,悲观者则认为三季度增速可能降至5%,而大部分人士预测经济增速在6.7%~6.9%之间。

    实际上,不仅是刚刚公布的三季度GDP增速为各界所关注,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速走势乃至整个“十三五”规划期间中国年均GDP增速也受到世界瞩目。尽管对于具体数字仍存在分歧,但各方均已大体达成共识:接下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增速将难以与此前长期高达9%~10%的平均增速相媲美,日趋放缓已经成为客观事实。其中,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公司新兴市场部门负责人鲁奇尔·夏尔马等悲观者表示,未来几年,中国经济的持续性放缓可能会将全球经济增速带到他所认为的2%临界值以下,并声称“中国可能很快就会向世界输出鞋子、玩具等之外的另一种东西:一场衰退”。

    但是,仅仅盯住经济增速这一指标来预判中国经济的发展,未免有失偏颇。事实上,仔细分析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前三季度宏观经济的各项数据可以看出,当前6.9%的经济增速与此前规模扩张模式下的经济增速不具有可比性。表面上,我国经济面临着增长速度的换挡期,从本质来看,则是我国主导产业的更替升级、区域发展的再平衡与新旧发展动力的转换正在持续进行。

    首先,经济增速换挡背后是主导产业的更替升级。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4%,比上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0.8个百分点。可以看出,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崛起势头喜人。

    从统计数据来看,扣除价格因素后,2001年至2013年,我国服务业年均实际增速达到10.6%,而过去10年我国服务业每增长1%,可带动经济增长0.43个百分点。初步测算,未来几年服务业仍有可能保持年均实际增速10%,也就是说,每年消费将会带动GDP增长4个百分点左右,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不仅如此,服务业的发展还将吸纳众多就业人口。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达到38.5%,成为最大的“就业稳定器”,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70%~80%左右的就业占比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据测算,在我国,服务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带来100多万个新增就业岗位。随着服务业主导经济格局的形成,2020年服务业领域就业人员有望达到4亿人,占总就业人员的50%。

    其次,经济增速换挡背后是区域发展的再平衡。

    据国家统计局有关专家介绍,尽管近年来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速度较快,但东、中、西部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其中,中部和东部地区的经济实力约有5年差距,而西部和东部则相差10年。

    可以预期,随着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经济增速逐渐饱和,中西部地区将凭借后发优势获得更快发展。而这一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水平逐步“拉平”的过程,也是我国释放改革开放红利的过程,同时,也将成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一大引擎。

    再次,经济增速换挡背后是新旧发展动力的转换。

    近两年来,决策者一直高度重视大力扶持小微、初创企业发展,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视为带动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不熄引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还在数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双创”的重要作用。从实际效果来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大众创业热情,扩展了就业空间,也带动了就业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结构性矛盾突出的情况下,近一年来,我国的失业率却稳定在5.1%左右。

    此外,在新旧动力转换的过渡时期,中央还通过打造“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目前,上述举措已见成效。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至9月,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达到10.4%,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高出4.2个百分点,新产品像新能源汽车都在翻倍增长。与此同时,新业态的崛起也不甘落后,网上零售额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在过去两年连续高增长的基础上,同比增速高达36.2%。

    由此可见,在主导产业更替升级、区域发展再平衡、新旧增长动力转换的过程中,我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至6.9%,但同时也把即将消失的“人口红利”、“资源红利”转变为“技术红利”、“创新红利”。可以预期,随着发展目标和落点从规模扩张向不断提质增效、推进结构调整、转换发展动能调整,我国经济将获得更具可持续性的发展。(马梅若)

责任编辑: 方圆震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