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晨:推动城市园林功能的全面释放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6-03-09 17:40 来源: 国务院参事室
【字体: 打印本页

推动城市园林功能的全面释放

国务院参事  刘秀晨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以园林绿化为代表的生态建设也同时前行。所有把园林绿化放在重要位置的城市,走到今天都会看到给城市带来的巨大红利,从而获得城市发展的主动权。

现代园林的生态、休憩、景观、文化和减灾避险五大功能的定位,已经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其中“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和“生物多样性”的基本理念,在这些功能中占据主导地位。

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唯一的主动手段。世界三大生态体系包括森林、海洋和湿地草原。通过国土绿化和城市绿化所获取的绿量,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吐故纳新,给地球带来的生态支持几乎成为改善生态的唯一手段。城市只有通过大绿量和好绿质才能有效地改善生态。这正是中国所有城市绿地率不能少于30%(现在大概都在35%以上)的基础依据。

城市绿地的休憩功能显而易见。过去公园是城市的“奢侈品”,因为公园太少,大部分还要收费。今天公园已经成为大众健身和消遣的必需品、“消费品”,绿地已经变成散步、健身、歌舞、恋爱和与孩子共享天伦的依恋空间。到绿地里休憩已经成为家庭工作之外的第三种生活方式。

园林是城市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城市文化的深厚是人们阅读一个城市最好的体验,他代表着城市的精神、身份和骄傲。有些园林本身就是城市文化。北京的天安门广场、颐和园、杭州的西湖、长沙的橘子洲头、还有屈原、鲁迅、昭君以及那美丽的珠海渔女哪一个离得开园林呢?

景观几乎成为园林的代名词。它与美丽、生机、深邃和自然紧密相连。城市行道树郁郁葱葱,作为城市“绿色的裙衣”占据了城市空间的主要视野,是城市景观重要的主旋律。具有城市名片之称的综合公园、广场、河道和绿地不仅是解决百姓休憩的归宿,同时把人们融化在绿色空间中,陶冶体验着自然美。

园林是城市避险的开敞空间。唐山和阪神地震以及北京的非典,多种城市灾害都向人们提示着园林空间的避险功能。不少大城市已经把它纳入城市避险空间的规划。这一功能还没有得到普遍认同,更加应该给予关注。建筑密度过大、楼层过高、交通拥堵等城市病已经为城市灾害预埋了太多的潜在危险,城市绿地空间几乎成为避险的唯一选择,各类规划都应拿出用绿地来解决城市避险的招数。

近年来,城市绿化隔离带、楔形绿地、绿廊、绿道、绿心等不仅形成强势的绿色空间,城市人因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提升,也大大增强了文化自信,人的气质风貌在新园林中变得豪迈、自律和热爱家园。人的情感在不经意中得到升华,城市园林环境在改变着人,这种改变是悄悄的、不经意的,又是革命性的。

   

简历: 

男,回族,1944年2月生,山东济宁人。九三学社社员。曾任北京市园林局副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第九至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作。2006年2月被聘任为国务院参事。(简历来源:国务院参事室网站)

 

 

责任编辑: 吕佳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