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经济贸易>> 非公经济
 
热点聚焦:香港怎样为中小企业提供良好创业环境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12月03日   来源:人民日报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其创造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出口总额和上缴税收,分别占全国的58.5%、68.3%和50.2%,中小企业还提供了城镇就业人口75%以上的就业机会,并吸纳了75%以上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但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怎样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府应当如何作为?本报今天刊登香港特区政府的一些做法,供相关各方参考。  ——编 者

    用政府资助的钱参展、用免费资讯服务提升自己、用公共技术支持提高产品品质、用公营机构发布的市场信息和研究成果开拓市场……只有5个人的香港希宏礼品公司,成立七年已小有成绩:如今,特区政府举办活动找它们订货,VISA卡、马爹利酒等大公司也都是它们的客户。

    在香港,制造业100人以下、非制造业50人以下的企业属中小企业。目前,香港中小企业已近27.7万多家,占企业总数的98%以上,希宏礼品公司的创业故事是香港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现状的一个缩影。

    开设一家企业平均只需11天,70%以上的中小企业无需交税

    香港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美国传统基金会连续第13年将香港评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其发表的报告这样写道——“在香港,开设一家企业平均需要11天,大大低于48天的世界平均水平,企业开业手续简便,营商规管简单,劳动力市场灵活,服务业发达。香港还是世界上税率最低的地区之一,而独立和廉洁的司法体系,令香港成为保护产权的典范。”

    企业交给政府的所有费用包括每年105元的公司周年申报费和2600元的商业登记证年费。至于税收,香港实行简单低税制,所有企业只需缴纳利得税,即纯利的17.5%,下一年度税率还将降低1个百分点至16.5%,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在香港28万家公司中,只有7万家须交利得税,大约65%的利得税来自缴税最多的800家公司。约20万家中小企业无需交税,占中小企业总数的70%以上。

    政府对贷款申请额的一半提供担保,拓展市场还可拿到市场推广基金

    对于大多数财力有限又无抵押品的中小企业来说,融资问题是个“老大难”。为此,特区政府2001年拨款19亿元,推出“中小企业资助计划”,成立信贷保证计划、市场推广基金和发展支援基金等,帮助中小企业取得融资、拓展市场。政府在2005年又补充拨款3亿元,2008年还要再拨5亿元。到今年8月,实质受惠中小企业超过4.8万家。

    一家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小公司,从2002年起每年都用市场推广基金参加展会,到现在8万元额度已用完。企业主王先生说:“我们通过展会找客户,但租展位、布展、交通等花费很高,政府的基金每次可以资助一半开支,对我们很实用。”

    同时推行的信贷保证计划对中小企业的帮助更大。政府对中小企业贷款申请额的一半提供担保,每家企业最多可接受400万元贷款的担保。目前参与计划的商业银行超过40家。工业贸易署助理署长戴淑饶认为,计划促进了中小企业与银行的紧密关系,改变了银行贷款的“砖头文化”传统,即不用楼宇作抵押,而是看财政表现、管理素质和业务前景等更加科学客观的贷款指标。

    成立生产力促进局,教中小企业如何赚钱,帮他们成长壮大

    嘉瑞公司是香港金属铸压行业的领先者,成立时不到20人,现在已超过3000人、年利润过亿元。早在20多年前的成立之初,嘉瑞就向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学习精密压铸模具制造技术,镁合金压铸及先进表面处理等技术,令其实力大增。公司行政总裁姜永正说:“嘉瑞从小到大,离不开生产力局的帮助,直到今天还在环保等项目上与他们合作。”

    生产力促进局被业界称为中小企业的“技术支持中心”。在他们的长期帮助下,很多企业从不知名的小厂一路发展壮大成为行业翘楚。这里有28个研发中心、10个实验室、近300位各行业专业顾问,每年为上万中小企业提供涵盖生产科技、信息科技、环境科技及管理系统等范畴的广泛服务。

    上世纪60年代,香港本地制造业以家庭经营的小工厂为主,技术落后、效率不高,1967年生产力促进局应运而生,其宗旨就是促进业界提高生产力,有效运用资源。“一直以来,中小企业是我们的主要服务对象,通过发展新技术及新能力,我们帮他们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进而提升竞争力。”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总裁冯永业说。

    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生产力局都可以提供支持和帮助,但他们只开发引进新技术,不大量生产产品。“我们不会涉足生产过程,教中小企业如何赚钱,帮他们成长壮大,是我们的任务也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冯永业眼中的生产力局定位清晰。

    职业训练局每年得到政府资助近20亿元,每年培训16万多名学员

    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也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劳力成本过高,专业培训不足,往往是中小企业面对的两大难题。

    在劳动力成本方面,香港发达的服务业正好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支援,让店小钱少的中小企业即使员工少也能运转良好。正如香港大学经济学副教授肖耿分析的那样:“服务业占绝对优势的产业结构让香港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令寸土寸金的香港商业交易成本很低。”

    在人才培训方面,职业训练局是全港最具规模的专业教育培训机构。“全日制36星期课程学费全免,每月提供津贴4000元”,报纸上,职训局的这条广告格外显眼。此举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熟练技术人才。

    当然,能如此“优惠”的课程并不多,但政府大力支持职业培训却是事实:每年得到政府资助近20亿元的职业训练局,每年为超过16万名学员提供职前和在职课程。同时,还专为中小企业推出各行业专门技能的短期培训课程,以及管理、资讯科技系统顾问服务。

    创业新人可得到“导师”指点,碰到问题还可请专家“门诊”

    在全球化的信息时代,能否及时充分获取信息对中小企业来说至关重要。特区工业贸易署的中小企业资讯中心在资讯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全面协助。从创业所需各种手续、牌照信息,到各方面可能提供的帮助等等资料,只要是有关中小企业运营的信息,这里几乎都有。中心还专门购买了多个电子商业资料库的使用权,免费开放给中小企业使用。

    “营商友导”和“问问专家”更为贴心。“营商友导”计划的导师都是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和高级行政人员,学员是初出茅庐的创业新人。学员在营商上遇到难题,导师耳提面命,分享见解及经验。“问问专家”计划则针对中小企业亟待解决的某些具体问题,由中心请来的专家进行“门诊”。

    2005年参加“营商友导”计划的李先生当初想发展立体像卡片,在每张成本2元多的名片,印上立体照片。导师听后认为想法很有创意,但成本过高,生意难做。“导师循循善诱,悉心分析,并建议我在环保方面发展。所以我用半年时间学习和准备,最后选择旧车胎循环再用,将旧胎加工,制成地毯,出口欧美等地。”7年来,700多位初次创业者像李先生一样受益。

    香港贸发局每年为企业举行350多个产品及服务推广活动

    尽管市场风云变幻莫测,中小企业开拓商机亦“求助有门”,香港贸易发展局会随时“鼎力协助”。这一专责推广香港对外贸易的公营机构,通过遍布全球的42个办事处,协助企业拓展商机。

    每年350多个产品及服务推广活动,其中包括在香港举办的18个世界一流的贸易展览会,吸引了38万多名国际买家;商贸资料库收集全球200多个国家的60万家公司的资料,涵盖买家、出口商、制造商及服务公司,及时处理超过800万宗商贸配对查询;1400次面对面的商贸咨询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实用信息和建议;编印超过100份覆盖各市场、各行业的研究报告……

    留意并参加贸发局组织的展会、购买和详读贸发局的市场研究报告,是卢先生经常要做的事情。“最近有俄罗斯市场的研究报告,我的产品刚好卖到俄罗斯,正想多了解那里的文化和市场,就买来看看,收获远超100元的定价。”卢先生笑言,做生意不能等政府帮助,既然政府愿意投放资源,中小企业当然要主动利用这些资源,“只是花时间和小小金钱,却常常能得到大帮助,为什么不呢?”  (记者 刘韬)

 
 
 相关链接
· 山东省中小企业工作会召开 李建国、姜大明信贺
· 中国首只中小企业集合债券成功发行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