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务互动>> 权威访谈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本公答问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8月11日   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请介绍一下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和发展趋势?

  答:联合国规定,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7%以上,都标志着进入老龄化国家或地区的行列。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43亿,占总人口的11%,2020年将占17.2%,2050年将占31%。

  记者: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答:我国老龄人口绝对值为世界之冠,占世界老龄人口总数的20%,占亚洲的50%。到2050年,我国老龄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

  高龄化趋势显著。统计资料表明,2000年我国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有1343.4万,占总人口的1.07%。预计到2020年,中国80岁以上高龄老人将达到3067万,占总人数的2.15%。

  未富先老。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基本上在5000至1万美元,我国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尚不足1000美元。

  “空巢”老人迅速增加,“三代同堂”式的传统家庭越来越少。

  农村出现大量“留守老人”,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很多老人生活无保障。

  记者:对老年人口增多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压力,能否做一具体分析?

  答:我国退休人员每年以6%的速度递增,而全国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缺口不断扩大。研究表明,要应对2030年的人口老龄化高峰,战略储备资金至少要达到25000亿元。

  据卫生部统计,老年人消耗的卫生资源是全部人口平均消耗卫生资源的1.9倍。2004年,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比上年增长31.6%,老龄化是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我国约有3250万老年人需要不同形式的照料和护理,约有5%的老年人有入住养老机构的愿望,而发达国家每千名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50张,我国2004年仅为8.4张。全国约有1/3以上的城市街道办事处和不到一半的社区居委会没有建立老年服务机构和设施,农村乡镇更少。这也证明在这方面创造就业机会的潜力极大。

  记者:我国老龄工作取得哪些成绩?

  答:一是我国城镇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基本建立。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7607万人,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基本做到按照足额发放。涵盖老年人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健全,4300多万离退休人员享受社会医疗保险。以老年人为重要保障对象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农村实行家庭赡养、土地保障和社会扶持相结合,“五保”供养制度进一步完善,381.5万“五保”老人得到很好的照顾。社会救助、老年人优待工作力度不断加大。部分地方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已有5500万农民参保,约250万参保农民开始领取养老金。

  二是积极推进老年政策法规体系建设,老龄事业的发展有了较好的制度保障。

  三是建立健全老龄工作组织网络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相结合的老龄工作组织网络。

  四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提出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教,反映了老年人的基本需求,充分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五是狠抓养老服务基础建设。积极探索建立以家居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

  六是大力推动老年文化体育事业。

  记者:如何关爱老年人?

  答:关爱老年人,政府主导是关键。一是经济保障,包括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经济收入、生活开支等;二是健康状况,包括身体状况、营养状况、心理卫生等;三是精神文化生活,包括文化教育、体育运动、情趣爱好、感情需求等;四是生活环境,包括居住条件、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

  关爱老年人,社会关注不可或缺。各行各业各部门各单位在考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把老年人的事考虑进去,共同营造全社会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

  关爱老年人,家庭关爱最直接。

  关爱老年人,老年人先要关爱自己。(李晓清)

 
 
 相关链接
· 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 农村老龄化水平超过城镇
· 图表:人口老龄化已影响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长